首页 > 88betway88

一份“战报” 解读苏州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来源: 网
时间:2021-08-16 11:00:32
热度:

一份“战报” 解读苏州垃圾分类治理现状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 苏州固废网讯:《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至今一年多。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新常态”的这一年多里,一座座因地制

垃圾分类 厨余垃圾 苏州

固废网讯:《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至今一年多。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新常态”的这一年多里,一座座因地制宜建设的清洁屋在全市各个小区落户;公共场所、各类单位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完备、宣传氛围浓厚;“三增一减”(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量增,其他垃圾量减)趋势明显。而在各区域努力提升生活垃圾投、收、运、处水平的过程中,时有所见的“回潮”现象也成了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

一、“数”变化见成效

小区100%实现“三定一督”

日收处厨余垃圾占27.4%

“以罚促分”重拳出击>>

今年二季度,全市共出动执法力量113613人次,教育劝阻违反规定不规范分类投放行为119586起,督促整改77528起,行政处罚单位、个人83204起,罚款金额4635590元。

源头分类力量配强>>

截至目前,全市4882个小区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三定一督”,覆盖率达到100%。按照撤桶并点的要求,全市共取消10多万个零散的垃圾桶点位,因地制宜建成了1.37万个清洁屋。

通过有效的宣传督导,目前,已有信息化计量的“三定一督”小区日均厨余垃圾分出率超过了40%。

立足“三定一督”管理的常态长效,市级层面正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星级小区评定工作,首批“五星小区”共45个,“四星小区”共146个。

分类收运队伍壮大>>

按照“不同人员、不同车辆、不同要求、不同去向”这“四不同”要求,各地纷纷增加了生活垃圾收运频次、收运线路、收运队伍和收运车辆。当前,全市配置收运车辆8421辆(可回收物465辆、有害垃圾240辆、厨余及餐厨垃圾1914辆、其他垃圾5802辆),完善“易丢丢”等互联网+垃圾分类平台应用,建立上门收支队伍18支。

终端处置能力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成运行,日处理能力14300吨;9座厨余(餐厨)垃圾大型集中处理设施和245座小型分散式处理设施,累计日处理能力4905吨,其中,今年新增餐厨(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为1960吨;共有6处建筑(装修)垃圾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年处理能力505万吨,比去年新增年处理能力180万吨;12座可回收物大型分拣中心、33个园林绿化和大件垃圾处置点也同步有序运行,全方位确保生活垃圾的全量无害化处置。

上半年,全市日收运收集处置厨余(餐厨)垃圾5323吨、有害垃圾1.31吨、可回收物1058吨、其他垃圾14093吨,厨余(餐厨)垃圾占比约27.4%。

宣传引导再掀热潮>>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17521场。“垃圾去哪了”终端处置和垃圾分类科普知识专题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09万人次;“生态研学与低碳生活”——垃圾探秘之旅;制作垃圾分类小游戏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吸引近3万人次参与;组织开展的主题海报征集大赛共收到作品738组,征集平台阅读量超过126万人次。

同时,全市共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78个,为引导公众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学好垃圾分类知识扩展了新阵地。

二、点读特色模式

因地制宜推行创新做法

优化经验实现文明变革

常熟市:建立“365”督导体系精准突破

今年以来,常熟市在辖区内建立推行了“365”督导体系。其中,“3”即三个薄弱区域重点查,城区小区“一对一”、灰黑榜小区“回头看”、农村区域“周抽查”,精准提升整改实效;“6”即“六个一”机制,一天一督查、一周一简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排名、双周一例会、双月一点评,不断分析问题追求突破;“5”即五股力量,整合第三方全面查、专班重点查、专职督导员网格查、城管局机关夜查、执法巡查力量,织密发现端,并划定“小区80分、自然村70分”底线,公布每周“红灰黑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太仓市:“智慧眼+随手拍”严查治理不规范

通过与公安部门深度合作,太仓市城管部门以人工检索加信息化比对、视频流直接抓取等形式,逐步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非投放时间的信息化监管,突破执法取证难、误时投放人员定位难等执法瓶颈。精准定位误时投放人员信息,开展上门宣教执法。

同时,太仓市开设了“随手拍曝光台”,鼓励广大市民百姓一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通过城管家微信公众号,市民可随手拍下误时投放、不分类收运、收运抛洒滴漏等问题,由城管部门快速派送查处。

昆山市:公共机构落实“属地+行业”双线监管

昆山市开展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再提升行动,每月明确一个行业领域,落实“属地+行业”双线监管,“管区域管垃圾分类、管行业管垃圾分类”氛围日益浓厚,全市1112家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94家党政机关垃圾减量率超5%。

吴中区:“线上+线下”物业、社区、执法管罚联动

吴中区在城南街道等部分区域探索推行了物业、社区、执法“管罚联动”机制。同时与各板块签订委托执法协议,在区级执法平台上落实网上办案、实现全程监督,细化违法处罚程序,统一处罚裁量基准,统筹部署专项执法行动,将垃圾分类规范与协同执法相结合。

相城区:“优等生”小区以奖代补形成“背推力”

相城区分五个等次,对“三定一督”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季度综合考核。对于工作成效卓越的“优等生”,对每个投放点位奖励400-1000元,用以奖代补的模式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获得感”,形成长效动态管理机制“背推力”。

姑苏区:启动街巷片垃圾分类试点整体提升

近日,姑苏区开展了街巷片先行试点垃圾分类工作,以便快速、有序推进街巷、开放式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工作。姑苏区选点充分利用了现有街巷公共卫生间或附近建设24小时投放点,由公共卫生间管理员兼任督导员及保洁员;利用街巷闲置公房改建定时集中投放点,用于厨余垃圾的定时投放、存桶、洗桶等;将原有垃圾亭改建成封闭式投放点或智能投放点。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平台实现全链条管理调度

苏州工业园区正大力推动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搭建投、收、运、处全过程监管体系,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提供指标研判和数据指导。湖东社工委等处垃圾分类综合监管平台建成投用,实现了对辖区社区、分类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全面监管和统一调度。目前工业园区有277个小区已安装人脸识别监控设备,其中在5个街道(社工委)实现全覆盖。

三、探问题补弱项道

攻坚克难怎能简单粗暴

收运处置力量亟待跟上

1、小区源头分类两极分化情况突出有的靠第三方“一包了之”

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环节,做得好的居民小区准确率、分出率高;但也有少数小区做得不理想,居民误时投放、随意乱扔“回潮”突出,存在小区环境脏乱差的状况。

针对一些市民群众不了解、不支持、不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问题,少数基层街道、社区缺乏专业知识、经验做法,靶向宣传、化解矛盾能力弱,有的通过第三方一包了之,群众性基础工薄弱。

此外,一些城中村、企业、商住楼、商业街、沿街店面、无物业小区等分类工作也还不到位。

2、部分地区分流分类运力不足做不到“一天两收”

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环节,一些地区收运体系基本建成,但分流分类体系运力不足,对比“一天两收”的要求差距较大,滞留厨余垃圾发酵生味引发投诉。像一些非居民区尤其是部分沿街商铺、单位、公共场所就存在这样的情况。

3、一些区域垃圾处置出现“垃圾等设施”的窘境

今年以来,尽管全市整体加大了垃圾终端处置能力建设力度,但对照生活垃圾“零填埋、零外运”的目标,一些区域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厨余(餐厨)垃圾终端处置出现“垃圾等设施”的窘境;标准化的大型可回物分拣中心还一个都没建立等。

4、行业管理部门有文件制度却缺少跟进督导

“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但个别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和管理制度,却未能采取措施跟进督导,行业管理没有做到“到边到底”。同时,有的单位分类知识普及未到位,参与程度低、投放准确率低,行为习惯还未养成。

四、接续提升清单

垃圾收运处依标准执行

奖惩结合促进共建共治

小区评“星级”发布“红灰榜”

下半年,以街道(镇)为单位,全要素、全覆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全市将继续推进“星级”小区评定工作,落实奖惩措施,调动物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各地也将把区域评价向街道(镇)评价延伸,推行月度“红灰榜”,综合运用推进会、点评会、协调会等形式,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用好“互联网+”提升收运能力

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资源的集中整合汇聚,下半年,市级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将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功能。全市各地将继续创新应用互联网收运,进一步推广使用“易丢丢”“962030”等互联网+垃圾分类平台功能应用,提升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的上门收运服务能力。

出台并施行低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

接下来,我市将构建更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各地也将着力配置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低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将出台,各地通过择优引进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兜底承担覆盖本区域的可回收物(含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工作。

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管将有依据

下半年,苏州市垃圾分类配套制度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修订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管办法,制定推动性强、导向性明的以奖代补奖励制度,加大对厨余(餐厨)、低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补贴政策的研究,制定《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形成一套设施配置、收运处置等一体化地方性标准等。

原标题:一份“战报” 解读苏州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