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加强土壤修复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来源: 网
时间:2021-07-12 11:02:22
热度:

加强土壤修复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土壤修复 土壤污染 气候变化环境修复网讯: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文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范围的扩散,并给修复管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

土壤修复 土壤污染 气候变化

环境修复网讯: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文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范围的扩散,并给修复管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果带来安全风险。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区域地下水位的抬升或持续干旱等,从而威胁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长期风险管控和动态监控等人工措施的有效性。

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土壤污染修复、管控和长期监控等技术的潜在影响、适用性和工程实施效果研究。当前,我国尚未系统开展土壤修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在技术方案制定、工程实施和长期风险管控等方面尚未系统考虑气候变化对污染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管控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工作的推进,预计未来5年土壤污染修复产业规模会逐步扩大,土壤修复工程尤其是长期风险管控的案例会大幅增加。过去十多年,国内曾发生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土壤污染,比如,西南地区有色采选导致下游农田重金属污染显著增多;在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的一些地方,由于局部强降雨等气候灾害导致下游河道和沿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在污染地块修复技术方案制定和评估、工程实施的应急保障基础建设以及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达标等方面,都缺少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比如,在上海、宁波、武汉、南京、天津等地,都出现过极端天气对土壤修复工程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

因此,迫切需要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可能给土壤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带来的潜在影响,从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增强土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开展专题研究,尽快建立评估和应对机制。在技术储备方面,研究土壤修复与气候变化的交互机制与弹性修复策略。开展气候变化对土壤修复工程和技术的潜在影响和危害分析,从修复技术储备和工程实施角度建立综合评估基础能力,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修复工程和管理对策,研究提高修复弹性的土壤修复策略和工程技术。在评估体系方面,重点关注长期风险管控工程,飓风影响区域土壤修复工程基础设施,沿海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地下水水位波动等类型的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评估技术方法与工具。在修复技术筛选和方案编制方面,重点加强对极端天气影响修复效果的防范措施,细化修复装备与技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适用性预测分析,关注修复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等。

提出评估和应对方案,纳入“十四五”工作。气候变化对土壤修复效果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在未来是显性可预期的,气候变化影响对土壤修复技术筛选和技术适用性评估是土壤修复策略是否可行的重要考量内容。建议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土壤修复相关技术和政策机制创新研究。推动相关研究从数据基础、信息分析方法、评估工具、管理规定等方面提供支撑。地方层面应评估分析辖区内土壤修复和风险管控可能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并制定系统的应对策略方案。重点区域编制土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应急预案,系统评估重点区域土壤修复施工可能遭受的气候变化影响,相关工作任务应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推广典型案例,增强土壤修复弹性。建议梳理近年来遭受极端天气或水文变化等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壤修复工程案例,评估现有修复技术和施工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不足和重点关注要素。在沿海地区、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容易遭受飓风和暴雨等影响的区域,开展土壤修复工程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典型试点案例研究。在西南地区开展山洪等强径流可能导致的历史遗留尾砂、酸性矿井水、河道底泥等对下游农田和村庄的污染事件防控风险分析试点案例研究。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针对气候影响可能对土壤修复工程,尤其是对植物修复和长期风险管控工程的影响,开展评估与应对试点案例研究。分区域、分类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储备、评估体系和工程示范案例研究,系统加强国家提高土壤修复弹性的案例和技术储备。

制定技术规范,纳入评估监管体系。建议研究提出土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土壤修复和风险管控应对气候变化在单个地块和区域尺度的评估技术指南和应对技术导则。在一些遭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或频发的区域,建议制定防止气候变化导致土壤污染加剧或突发事件导致土壤污染扩散的专项任务清单,将土壤修复和风险管控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和保障纳入日常生态环境监管内容。从经济政策、行政管理、工程技术等多角度综合施策,减少气候变化对土壤修复效果的负面影响,提高土壤修复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降低气候变化可能给土壤修复事业带来的损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