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2018-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北极星环保网讯:影响因素分析一、有利因素(一)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在其官方
北极星环保网讯: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对外发布《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物质能发展规划目标为: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50万千瓦,沼气发电50万千瓦;生物天然气年利用量80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600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万吨。
据估算,到2020年,生物质能产业新增投资约1,960亿元。其中,生物质发电新增投资约400亿元,生物天然气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产业新增投资约180亿元,生物液体燃料新增投资约180亿元。
(二)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秸秆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原材料,由于密度低、体积大,原材料收购成为制约生物质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材料分散在广大农村,收集储运费用贵,人力成本上涨,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家要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率,有利于生物质能发电行业规模收购原材料,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生物质资源的季节性、分散性与生物质能利用的连续性、集中性的矛盾。
(三)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主要是农林业废弃物,存在着季节性强,收集运输困难的问题。树枝等林业废弃物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收集工作量大。建立科学稳定收、储、运体系是保证生物质直燃电厂稳步发展、安全供应的物质基础。政府推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展中国特色的“林油一体化”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利于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降低采购成本,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政策偏向于光伏发电及风能发电
在政府“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精准扶贫,在政府的提倡下,近年来,我国水电装机持续增加,风电、光伏新增装机量双双位列世界第一。相对于光伏、风电的炙手可热,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备受冷落。而且,在以往的政府政策中,政策稳定性、延续性差,鼓励性、号召性政策偏多,具体配套细则和落地政策缺乏,火电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愿意让出火电电量空间,导致可持续能源发电上网电量被限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的发展。
(二)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仍处于发展初期,受限于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型企业主体较少,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成功开拓高价值商业化市场。纤维素乙醇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尚未突破,急待开发高效混合原料发酵装置、大型低排放生物质锅炉等现代化专用设备,提高生物天然气和成型燃料工程化水平。
(三)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体系的缺少缺失
因为缺乏缺少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体系,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程度和产业规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而且市场乱象频出,一些发电项目借生物质能源的名头,一边拿着国家的电价补贴,一边偷偷烧着煤炭,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四)城镇化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新能源发电的综合效率
城镇化率提高显著带动能源消耗增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测算数据,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大约增加6,000万吨标煤的能源消费,而由于短期内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格局难以得到根本改观,新能源也难以成长为能源消费的主力军,城镇化所面临的“高碳锁定”的局面难以破解,加之城镇化率提升引起财政资金吃紧,而对新能源政府补贴则始终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城镇化率提升可能进一步恶化新能源发电的财政补贴缺口,导致新能源发电效率难以提升。
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预测
截至201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030万千瓦。我们预计,2018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91万千瓦,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56%,2022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860万千瓦。
原标题:2018-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预测分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