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碳中和远景下钢铁行业如何变挑战为机遇?

来源: 网
时间:2021-03-25 11:00:57
热度:

碳中和远景下钢铁行业如何变挑战为机遇?碳中和 碳排放 钢铁行业大气网讯: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占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在2030

碳中和 碳排放 钢铁行业

大气网讯: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占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将面临从碳排放强度的“相对约束”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约束”。如何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动力?日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召开钢铁行业碳中和圆桌对话会,邀请国内外企业、专家围绕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必须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动力!”在研讨中,钢铁企业代表们传递出的是,碳减排已经在行业内形成共识。钢铁企业正在积极谋划,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统筹谋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行动方案,推动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关注一:钢铁行业已经开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新征程

目前,安赛尔米塔尔、中国宝武、韩国浦项、日本JFE、河钢集团等诸多国际知名钢铁企业均已发布碳减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世界钢铁协会安全、技术和环境部部长安德鲁·珀维斯用“雄心壮志”为这些钢铁企业的举措点赞。

而在中国,目前各大钢铁企业都在加快研究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在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看来,“这标志着钢铁行业已经开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发展战略新征程。”

世界钢协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表示,中国已经开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促进钢铁行业脱碳,已经有不少钢铁企业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为钢铁行业做了表率。

在讨论中,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当前,加强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需要。

其实,“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多措并举,积极探索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可谓是成绩斐然。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建辉介绍说,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进污染物深度治理减排的同时,广泛开展碳足迹与碳素流过程优化探索,率先实施大规模深度治理项目并实现全工序超低排放,引领行业进入世界环保先进行列。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介绍说,河钢集团在张家口地区率先启动建设全球首例富氢气体直接还原示范工程,从分布式绿色能源利用、低成本制氢等全流程进行创新研发,探索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途径。

关注二:未来将面临低碳转型的巨大压力

“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将来潜力很大,但是将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欧训民高度概括了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严峻现实。

“目前行业形成一个共识,钢铁行业碳减排面临巨大挑战。”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邢奕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在讨论中,与会者列举了当前钢铁行业推进碳减排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高炉、转炉为主的长流程结构、低碳或零碳技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等问题都是影响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因素。

欧训民分析说,我国的钢铁产业盘子大、规模大,将来低碳减排必然要求对这些存量进行消化,会带来资产的搁置或者提前退役;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以长流程为主,未来如果涉及低碳化的改造难度比较大,而且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方面,包括氢冶金、碳捕集等低碳技术或者零碳技术应用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挑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二是成本的问题。”欧训民补充道。

“目前,在政策激励和过程性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冶金评估部张承舟认为,政府和市场都要发力,才能保证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

邢奕以目前我国粗钢发展现状分析道:“当前粗钢产量从以往爆发式增长已经进入到了相当稳定的平台期,产能不会大幅度地削减,相反可能还会稳中有升。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从顶层设计着手,减少碳素燃料和还原剂使用,从根本上解决碳减排的问题。”

因此,钢铁行业推进碳减排事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等方方面面,事关产业链重构,是一个系统工程。

关注三: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共同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

“中国钢铁产能占全球的50%,但是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不是强国,碳减排为中国钢铁行业‘由大变强’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主任王宗爽说。钢铁行业应该如何将碳减排挑战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从高速增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呢?

与会学者针对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政策支持、碳中和路径研究、钢铁行业深度脱碳面临的挑战进行充分研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专业意见和建议。

“加强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创新,通过创新和探索新的生产工艺,开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例如减碳技术、氢还原技术、电解技术和负排放技术。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层面,发挥政府、企业和金融等部门的联动作用,从政策、规范、技术等各个层面予以保障。”邢奕建议说。

“将减污降碳有机结合,从技术储备、工程示范和产业投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展工程示范。”欧训民建议说。

“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业要制定碳排放控制要求、行业低碳评价标准、行业排放清单编制规范、行业低碳技术指南及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相关标准,通过这些标准促进行业准确了解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和特征,提供低碳技术路线供给,低碳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路线的供给,示范引领行业低碳排放。”王宗爽建议说。

应该说,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阵风,而是全行业的一场持久战,需要总体谋划,科学推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