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奋力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 网
时间:2020-11-07 09:02:08
热度:

奋力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董战峰大气网讯: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对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董战峰

大气网讯: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下一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这是我国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后针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谋划,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定力、方向和动力。

“十四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巨大压力。绿色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处于高位,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简况》显示,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尚未达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仍不足一半,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仅为53.1%,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同时,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在制药、化工、造纸等高风险行业企业集聚的沿江、沿河、沿海区域,水环境受体敏感性高,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突出。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差距。

复杂的国际形势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挑战。当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结构调整转型的压力随之加大。2019年,全国粗钢、聚乙烯、水泥、平板玻璃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13.3%、6.1%、6.6%,传统高耗能行业出现规模扩张现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期,受疫情防控、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叠加影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脚步坚定不移,如何实现“绿色复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重大挑战。

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定绿色发展定力,突出“三个治污”。“十四五”要坚持原则不能改、方向不能变、力度不能减、标准不能降,坚持三个“不动摇”,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不动摇。着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坚持“五个精准”,包括问题、时间、区位、对象以及措施的精准。在把握好战略定力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是要抓好两个协同,即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协同。抓好臭氧和PM2.5协同的核心问题是抓住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同时加大氮氧化物的减排幅度。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臭氧污染继续加重。从区域整体水平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均未能达标,且臭氧污染加重是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超标天数最多的首要污染物。针对夏秋季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和秋冬季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气,要科学实施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措施。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及PM2.5污染较重的非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大力推进重点区域农村清洁取暖、散煤清零,巩固提升“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对臭氧污染较重的地区,加强夏秋季VOCs治理,推进建设适宜高效的VOCs治理设施,对处理效率低下的治理设施实施升级改造。应稳住臭氧浓度或略有下降,同时保持PM2.5浓度持续下降,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减污与减碳综合防治,稳步有序推进地方二氧化碳排放梯次达峰。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统筹编制“十四五”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等规划计划,统筹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的减污治污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方面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作协同增效,切实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和水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建立源头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加强核安全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核与辐射安全。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各地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全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总体平衡,布局趋于合理。从完善危险废物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环境应急响应、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强化政策及制度保障,建立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强化危险废物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美丽中国建设支撑保障。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治理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健全领导责任体系方面,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在健全企业责任体系方面,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在健全全民行动体系方面,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在健全监管体系方面,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司法保障,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在健全市场体系方面,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强化环保产业支撑,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在健全信用体系方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企业信用建设。在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加强财税支持。

作者:董战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