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贵州省《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 年修订)》发布!

来源: 网
时间:2020-09-19 09:02:20
热度:

贵州省《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 年修订)》发布!重污染天气 大气污染防治 贵州大气网讯:大气网获悉,贵州省《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 年修订)》正式发布,详情

重污染天气 大气污染防治 贵州

大气网讯:大气网获悉,贵州省《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 年修订)》正式发布,详情如下:

企业微信截图_20200918151637.png

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0 年修订)

制定单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二〇二〇年九月

目 录

1 总 则

2 环境概况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监测与预警

5 应急响应

6 应急保障

7 预案管理

8 附则

9 附件与附图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函》《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应急减排措施修订工作方案》《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明确各级预警措施减排比例,实施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推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在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的同时,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降低重污染天气影响。进一步完善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指导各县(市)政府(管委会)科学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准开展绩效评级,细化应急减排清单,夯实应急减排措施,严禁“一刀切”。不断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区域应急联动,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发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

(4)《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 号);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6)《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

(9)《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

(10)《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3]106 号);

(11)《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 号);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 113号);

(13)《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014]1461 号);

(14)《关于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2 号);

(15)关于印送《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函(环办大气函[2018]875 号);

(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17)《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2017 年);

(18)《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国办发[2014]21 号);

(19)《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黔府发[2018]26 号);

(20)《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 版);

(21)《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 年修订)

(22)《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黔环应急指[2020]1号);

(23)《贵州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黔环大气应急指[2020]1号);

(24)《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南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黔南府发[2018]16 号);

(25)《黔南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6)《黔南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7)其他专项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黔南州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应急响应工作。

1.4 预案体系

本预案为《黔南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各各县(市)政府(管委会)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基础,与州直有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县(市)政府(管委会)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县(市)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等共同组成黔南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各县(市)政府(管委会)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地区实际,修订所辖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结合本预案,制订具体应急行动方案。工业企业和单位按规定编制细化至具体生产线、生产工艺的应急操作方案,做到“一厂一策”,并向社会公示。

1.png

图 1 黔南州重污染天气预案体系图

1.5 基本原则

属地管理,区域统筹。黔南州重污染天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州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各县(市)政府(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完善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机制。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意识、底线行动,夯实减排清单,科学制定减排措施,切实发挥减排效应,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

科学预警,及时响应。加强大气污染源监控,做好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日常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完善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响应体系,提前发布预警,减缓污染程度。

绩效分类,差异管控。全面开展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工作,严格落实差别化管控要求,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对不涉气生产工序、生产设备不采取强制性停限产措施,严禁“一刀切”;确保同一区域、同一行业内,同等绩效水平的企业减排措施相对一致,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整体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措施可行,有据可查。科学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工业企业减排措施以停止生产线或主要产排污环节(设备)排放污染物为主,不可临时中断的生产线或生产工序,提前调整生产计划,确保预警期间能够落实减排措施。

安全第一,强化落实。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应充分征求应急管理部门意见,在安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各地要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分工,厘清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程序,实施奖惩并举,确保监测、预报、预警、响应、督导检查等应急工作各环节有据、有序、高效执行。

2 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或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东经106°12′-108°18′,北纬25°04′-27°29′之间。东西跨经度2°06′,直线距离207.9公里。南北跨纬度2°25′,直线距离269.4公里。州境最南端距北回归线(北纬23°27′)1°37′。州境内南部的荔波县距海岸(广西防城港)390公里,是贵州省距海岸最近的地方。全州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

2.2 气候气象

黔南州地理位臵特殊,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多样,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明显,具有高原山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

2.2.1 气候特点

(1)季风气候显著

自治州地处东亚季风区,南部边缘距海(广西防城港)直线距离360公里,是贵州省距海最近的地区。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受到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尤其在夏季,几乎全被暖气团占据,即使在冬季,来自南海偏南暖湿气流也可控制达7-8天。冬季在来自北方的冷干气流影响下,州内各地气温降低,形成阴寒持久,甚至出现凌冻天气。春、秋季节,冬、夏季风互相转换,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势均力敌,且常交汇于滇黔和黔桂之间,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全州各地经常云雾笼罩,阴雨绵绵。

在季风的影响下,自治州雨热同期。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给自治州带来充沛的雨水,使之成为全省的多雨区之一。在正常年份,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夏季风开始影响,州内各地先后进入雨季。6月中、下旬,为夏季风盛行期,是全州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期。11月下旬,夏季风减弱,冬季风盛行,是全州降水量最少时期。

季风活动的结果,使黔南州四季冷暖变化很大,呈现骤冷骤热的高原天气特征。每年秋末,常因一次强冷空气侵入,而使气温剧烈下降;冬末,强大的西南暖流北上,使州内各地气温明显升高。

(2)气候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黔南州西部、北部高(平均海拔1000-1200米),东部、南部低(平均海拔800-600米),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因此气候复杂多样。既有寒冬绵长的高山地带,也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丘陵、低山、盆地,在南部还有炎炎长夏,几乎全年无冬的河谷低地。地形、地势的差异导致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黔南州南北纬度相差2°15′,但却分属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三个不同的气候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有罗甸县境内的河谷低地,北亚热带分布于西北部海拔1300-1500米的高、中山地区。在各气候带内,由于地势、地形、纬度和季风的影响,州内各地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东部三都和西部长顺,纬度几乎相同,但长顺比三都地势高,年均温则相差2.9℃。南北气候相差也较大,南部罗甸在“谷雨”前后即可入夏,而北部瓮安,要到“夏至”以后方才进入夏季,前后相差4个节令,在地势较高的高山地带,则更要推迟1-2

个节令。冬季则相反,北部山区“立冬”以后可见霜雪,进入寒冬;南部河谷低地却要在“冬至”以后才稍有寒意,前后相差3个节令。州内海拔高度不同地区,四季存在明显差异。海拔千米以上地区,冬长夏短,千米至500米地区,四季分明;500米以下地区,长夏无冬,秋春相连。

自治州虽地处高原,但由于纬度较低,距海较近,每年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带来充足的热量,因而热量丰富。全州无霜期平均为292天。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大致在280天以下,瓮安最短,为263天;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为300天以上,罗甸最长,达334天;海拔1000-500米地区为290天。

(3)阴雨天多,日照少,云量多

春季和秋季,正是冬夏季风的过渡转换季节,由于贵州高原特殊的地形地势,冷暖气流常遇于滇黔和黔桂地区,并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州内阴雨天多,持续时间长。全年有一半以上日子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上,其中春、秋的小雨和毛毛雨的日数占降水日数的50%左右。

州内大部分地区日照度在30%左右;贵定最小,为23%左右;罗甸最大,达34%左右。一年中,冬季日照率最小,在20%左右,春、秋季大致相等,日照率20%-25%。夏季日照百分率最大,达5%-45%。

2.2.2 气温与降水

(1)气温

年平均气温:全州年平均气温13.6℃-19.6℃,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递增。州内有两个低温中心,一是地势偏高,位臵偏北的瓮安,年均温13.6℃;二是地势较高(海拔1000米),地形南北开敞的独山,年均温15℃。高温区为南部河谷低地罗甸19.6℃和东部三都18℃、东南部荔波18.3℃。年平均气温南北之差6℃大于东西之差2.9℃。

季、月平均气温:冬季:以1月为代表。1月均温:瓮安2.9℃,罗甸10.1℃。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于东西温差。春季:以4月为代表。除北部瓮安平均气温不足15℃外,其余地区均在15℃以上,其中南部罗甸达21.1℃,此气温为全省此间最高气温。夏季:以7月均温为代表。南北气温相差不大,仍以罗甸27.0℃最高,西部长顺最低23.0℃,其次为北部瓮安23.1℃,东部三都为26.7℃。秋季:以10月为代表,此间气温除北部瓮安14.6℃外,其余地区均在15℃以上。

(2)降水

降水量及地区分布:自治州是贵州省多雨地区之一,年降水多在1200毫米以上。全州有两个雨区,一是东部多雨区,包括都匀、独山、荔波、三都等县,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以上,其中都匀达1400毫米以上。二是西部多雨区:包括长顺县、惠水县的一部分,年降水量达1300毫米,长顺接近1400毫米。除两个多雨区以外,北部的瓮安、福泉、贵定、南部罗甸、平塘、惠水等地,年降水量在1100-1200毫米。龙里的降水量为1097毫米,是全、州降水最少的县。

降水的季节分配:自治州降水突出地集中在夏季盛行的4-9月,夏季(6-8月)为降水集中季节。此期间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41%-51%;春季(3-5月)约占25%-31%;秋季(9-11月)占约18%-22%;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约占4%-8%。4-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0%。

2.2.3 气候带与气候分区

(1)气候带

根据气候带指标和考虑自然植被、物候特征,自治州实际上存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

南亚热带:包括罗甸县中部及南部地区,即该县红水河及其各支流河谷地带和山间陆谷地,海拔250-500米,面积2032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约为罗甸县总面积的2/3。

中亚热带:除上述的南亚热带和西北边沿小片北亚热带以外,州内大部分地区属此带。海拔400-1200米,面积22415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85.5%。

北亚热带:位于西北边沿的山原地带,包括瓮安县的西南部、福泉县西部、贵定及龙里二县西北部和长顺县的北部等地区。海拔在1300-1500米以上。面积约1750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7%。

(2)气候分区

根据“全国气候区划”指标和全州热量、水分的分布状况,将全州划分为以下五个气候区:

①温热夏湿冬干区:包括州内整个南亚热带范围,年均温19℃-20℃,最热月(7月)均温27℃以上,最冷月(1月)均温在10℃以上。夏季较炎热且持续长达6个月左右,冬季温暖短促(约10-20天)。无霜期(平均值,下同)330天以上,冬季极少雪凌天气。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大部集中于夏季,5-8月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8%以上,冬春两季降水稀少、多干早,干湿季比较明显。日照较多,居全州之冠,年日照时数达1500小时以上,百分率34%,比州内各县多加0-500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3.5℃,日均温基本上终年稳定在5℃以上(其持续期长达362天),年总积温达7100℃,≥10℃积温6477℃(持续期近300天),热量条件可满足双季稻(双季玉米或双季高粱)+小麦(油菜)或蔬菜十中稻小麦一年三熟连作的要求。适宜发展对热量条件要求高的甘蔗、夏橙、香蕉、艾粉、黄红麻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以及其他亚热带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如油桐、油茶、茶树、板栗、核桃、花生、芝麻等。区内山地草场资源丰富,多数牧场四季常青,产草量高,牲畜越冬条件优良,宜建设以养牛、山羊为主的商品畜牧基地。

②温暖湿润区:位于州境东南部,包括三都全县、都匀市的东南部、荔波县东北部以及独山县东部深切的河谷地带,海拔400-800米,年 均 温 16.5℃-19℃ , ≥0℃ 积 温 5800℃-6900℃ , ≥10℃ 温 积4900℃-4900℃。年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27%-28%,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均次于温热夏湿冬干区。雨量丰富,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春雨较早,春早不突出。区内大部地区稻(玉米)十小麦(油菜)一季两熟,接茬时间充裕。都柳江、樟江河谷坝区可实行双季稻+小麦(油菜),一年三熟。区内丘陵坡地宜发展柑橘、油桐、油茶、茶树、板栗、花生、芝麻、黄红麻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及经济林木,由于气候、土壤适宜,极宜杉木生长。

③温暖春干区:位于州境南部,包括荔波县大部以及独山、平塘、惠水、长顺等县的南部和罗甸县的北部等地区,海拔400-900米,气候与温暖湿润区基本相同,唯冬春降水稀少,干早较重。

④温和湿润区:位于州境中部及北部,包括瓮安、福泉、贵定三县的大部以及惠水县北部,长顺县中部,平塘县、都匀市的西北部,独山县中部和北部,龙里县东南部等地区。海拔900-1250米,年均温14℃-16℃,最热月均温23℃-24℃,最冷月均温3℃-5℃。≥0℃积温4900℃-5500℃,≥10℃积温4000℃-4500℃。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光能资源较差,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日照百分率23%-29%,无霜期260-280天。春季多冰雹,夏季多暴雨。农作物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一年可两熟。本区北部如瓮安、福泉、贵定、龙里等市县是烤烟的主要产区,也适宜茶树、漆树、油桐、松、杉等经济林木和用材树种生长发育。

⑤温凉湿润区:本区位于西北部边沿山地,海拔1300-1500米以上,包括瓮安县南部、福泉市西部、龙里和贵定两县西北部及长顺县北部等地区。区内是州境热量条件最差的地区。年均温在14℃-13℃以下,最热月均温在20℃-22℃,最冷月均温在1℃-2℃,极端最低气温可达-9℃以下,≥0℃积温4500℃-4800℃,≥10℃积温在4000℃以下。无霜期250-260天。夏季凉爽,冬季较冷,雪凌较重。春季冷暖变化大且多冰雹,秋季阴履寡照多绵雨,农作物须套种,一年两熟。

2.2.4 灾害性天气

(1)旱灾

干旱在州内主要分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以夏旱范围广、危害大。春旱,每年3-5月发生。西部、南部较重,东部、北部较轻,低海拔地区和较高海拔地区严重。南部的罗甸、荔波,由于春温高,蒸发量大,雨季晚,故春旱较频繁。夏旱,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俗称“插手干”即正值插秧期间的干旱;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的称“洗手干”即插完秧后的干旱;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的称“伏旱”也 叫“苞苔旱”、“打苞旱”。据多年资料统计,全州平均每10年有7-8次不同程度的夏旱发生。其中以“伏旱”较为常见,平均两年有一次; “插手干”每5年有1次;“洗手干”每10年有l-2次。从干旱的程度统计,每4-5年约有一次大旱发生;每3年有一次中旱发生;小旱几乎年年都有发生。据新中国建立后30年的气候资料统计,严重的夏旱发生于1959、1962、1966、1971、1972、1975、1978、1981、1985年,以1972、1978、1981、1985年的夏旱范围广,危害严重。

(2)洪涝灾害

涝灾在州内多发生于每年的5-8月,其中以6月出现洪涝灾害最多。洪涝灾害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北部较少,南部、中部较多。

(3)雹灾

自治州由于以山地为主,为冰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多雹地区之一。一般每年平均发生2-3次,最多年份可达10次左右。西部、北部冰雹最易发生,南部的荔波、罗甸、平塘较少发生。云雾山一带,是州境的多雹中心。冰雹出现的时间集中于3-5月,此间出现的冰雹,约占全年80%左右,个别年份在2月和其他月份也曾出现。冰雹常常与大风、雷雨相伴出现,雹灾和风灾并发,从而增加了危害程度。

(4)凝冻

本州凝冻发生于寒潮侵袭时。在阴雨绵绵天气中,近地层温度降低到0℃以下,雨滴冻结于近地物和地表。凝冻对农作物,交通邮电的影响很大。是州内冬季主要的自然灾害。

注 : 以 上 资 料 数 据 来 源 于 黔 南 布 依 苗 族 自 治 州 人 民 政 府 门 户 网 站(http://www.qiannan.gov.cn/ztzl/lszt/qnz60znzt/zjqnz/qngk/zrhj/)“黔南概况—自然环境”。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