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造价控制的分析及探索

来源: 网
时间:2020-02-06 09:03:05
热度: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造价控制的分析及探索水处理网讯:摘要:有效的控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有序、科学的开展并持续发展下去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工程

水处理网讯:摘要:有效的控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有序、科学的开展并持续发展下去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控制角度对海绵城市各个阶段造价层面的控制要点、原则进行分析及探索。

关键词:海绵城市;造价控制;控制要点

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而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对“海绵城市”的肯定。随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国务院办公厅也于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相关部署。而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1月1日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也于2016年7月18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而有效的控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有序、科学的开展并持续发展下去先决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我们从造价控制原则、海绵城市与传统建设项目造价对比、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案例分析等方面来阐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要点。

1 造价控制原则

1.1 建设期工程造价可控原则

众所周知每每在建设工程领域使用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期,其工程造价往往会较传统建设项目相比会陡然升高。而究其原因在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此生产厂家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大规模使用的前期,回收其研发、推广期所投入的一次性成本,从而导致市场价格远远大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成本。因此我们在建设期应大量收集市场真实情况,分析材料、技术、工艺的实际价值,测算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造价指标并对比传统项目的造价指标。同时,根据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过度设计的情况。如:某小区在总平下地下室顶板上设置蓄水块,原设计该蓄水模块底标高在地下室顶板上150mm处,即根据该设计方案,需在蓄水模块底标高处先行回填约80mm土方,此设计经济性较差。根据蓄水模块的特性其模块结构尺寸可予以调整,在保证蓄水体量的情况下,可将底标高调整至地下室防水刚性层上,减少不必要的覆土及二次开挖的工程量。

1.2 使用期维护、维修费用可控原则

“海绵城市”概念的核心是“渗”、“蓄”、“净”,同时实现该核心功能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交付即实现的功能。所以在建设初期需考虑到使用期的维护、维修等因素,避免前期的盲目建设导致后期维护、维修产生大量的经济浪费。根据以往案例,实现后期的“蓄”与“净”的功能及工艺已经相当成熟,而对于“渗”来说,往往在使用前期较为顺利,但在使用2~3年后,其渗的功能及效果就大为减弱,还有项目在使用5年后,其渗的功能就完全失去了。这也导致接下来的“蓄”与“净”的功能无用武之地。根据分析相关案例,我们找到了导致该问题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透水混凝土及透水管道中的局部孔隙被泥砂堵塞,丧失了渗透的功能。同时如需对堵塞进行清理,其费用较高、效果不好,所以我们需要在建设前期及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以上因素。如:某市政项目,原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而该路段多为挖方路段同时人行道紧临绿化高边坡。如按原设计施工,随在交付前期其透水性能可以保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绿化高边坡经过雨水的冲刷,必然会将大量的泥砂带到人行道上导致透水混凝土中的局部孔隙被泥砂堵塞,影响透水性能。对此,在图纸会审过程中,经多方论证及优化,将人行道透水混凝土变更为抗压透水铺装板并在绿化高边坡下部设置线型排水沟,沟内设置沉砂池及透水盲管,从而降低了后期泥砂堵塞透水孔隙的可能,也为后期透水性能下降需更换局部面层创造了条件。而该项变更虽增加了建设期工程造价,但结合后期“海绵城市”功能的实现及使用期维护、维修费一并考虑的话,其变更后的设计更为经济。

1.3 量化控制尺度原则

在国家、地方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推广的根本目的为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持续发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所以我们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时切不可盲目建设,一味的扩大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而是需要科学的设置建设规模、量化建设标准、建立相关的尺度标准。如:小尺度排水系统,注重源头径流调蓄,设置调蓄设施;中尺度排水系统:针对城市洪涝标准内雨情,通过中小河道、雨水管道、泵站提标改造、增设行泄通道、调蓄区、蓄涝区;大尺度排水系统:针对超常雨情合理考虑等。同时,需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按需设计,切忌盲目追求规模化、体量化、标准化建设,从项目建设的源头有效的控制造价。如:某市住宅小区总平建设项目,其总平占地面积约1万2千平米,而原设计中考虑了3个1500m³的蓄水模块。根据查询,该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97mm,即该总平项目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0764m³、日降水总量为29.49m³。在不考虑渗透的损耗率及雨水的回收率的情况下,需要连续下雨152天才会将3个蓄水模块装满。可见,该设计方案过于保守并且未掌握尺度原则,导致资源的浪费及造价的增加。

2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与传统建设项目造价对比

2.1 材料价格的对比分析

mmexport1580885763316.jpg

2.2造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mmexport1580885768144.jpg

2.3 对比情况及延伸分析说明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与传统建设项目在建设期的造价上均略有增加。但如果我们将使用期的蓄水二次利用一并纳入考虑、分析,那对比的结果又会大不一样。假设:某宅小区总平其蓄水二次利用功能在无维修、无维护的情况下能正常使用10年,按年平均降水量为897mm,在综合考虑渗透的损耗率后其有效的回收率按60%,那理论上其在正常使用10年的情况下每平米能有效回收雨水5.382m³,按目前城镇居民平均自来水3.03元/t,每平米蓄水能节省16.3元。由此可见虽然在建设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与传统建设项目的造价上均略有增加,但从长远来考虑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经济性优于传统建设项目。

3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探索

3.1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众所周知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所以在项目的决策更应该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同样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特点,我们应该从项目建设所在地、建设所处位置、建设规模及标准、建设规划方案、拟用设备方案等五个方向来控制工程造价。而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我们更应该做到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择优选择最佳建设方案,合理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同时深入的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避免项目的盲目建设与过度建设。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的灵魂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设计是否合理对控制造价具有重要影响。据相关资料统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90%,因此,项目的造价控制关键点除了决策阶段就是设计阶段了。但长期以来,建设工程的设计均是由设计单位独自完成,其完成的设计文件所关注的重点均为满足先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要求等,并未将造价控制作为关注的重点,同时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并无项目投资审查机制,导致设计单位没有压力,控制造价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笔者认为应该引入价值工程原理,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支柱,以系统管理为指针,将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相结合。同时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可向两端进行延展,一端通过设计工作的深入,细化投资决策阶段规划方案的工程造价,更正因规划方案不详细导致的工程造价对比误差,另一端可通过设计工作的进行,设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

3.3 引入BIM技术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重点为进度管理、设备及材料的管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竣工计量管理,而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新兴的信息管理工具,它能让设计、建设、管理统一在同一个平台中工作,可以使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显著的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造价风险。比如:运用BIM对拟建项目的可视化虚拟漫游,可以直观的发现图纸中各个专业的问题;运用BIM平台可以使进度款的审核更为高效、准确;运用BIM5D施工模拟可以有效的模拟计算出各个时期资金、材料、人力的使用情况,从而有效的安排资金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

3.4 充分引入市场竞争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是在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而其新型的材料及工艺必然在推广及应用的前期存在市场垄断或市场竞争不充分,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虚高。对此,我们应该从建设主管单位开始,充分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针对关键性材料及新型施工工艺在招投标阶段予以重点关注,并根据建设项目自身情况合理的设置招标控制价。同时鼓励材料生产厂家对新型材料、新型施工工艺的研发,从源头减少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

4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大家在项目实施、项目运维过程中去探讨和解决,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相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推广和标准化的实施必然是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

原标题: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造价控制的分析及探索(成都市工程造价协会 2019年优秀工程造价学术论文 二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