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首页 > 88betway88
中疾控抢发论文?赵国屏院士:莫用随意“推理”攻击抗疫勇士
来源:
网
时间:2024-08-19 23:37:28
热度:
中疾控抢发论文?赵国屏院士:莫用随意“推理”攻击抗疫勇士近一两天,在全国上下严防新冠病毒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当下,网络和部分媒体平台掀起一波“有防控专家在疫情早期罔顾疫情抢发论文”“论
近一两天,在全国上下严防新冠病毒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当下,网络和部分媒体平台掀起一波“有防控专家在疫情早期罔顾疫情抢发论文”“论文信息与疫情通报信息不一致”的质疑声,矛头直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为此,后者还在1月30日一度被列入微博热搜榜单前列。
截至记者发稿,CDC就网友质疑,对该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作出官方说明。
然而,发表科学论文与疫情防控应如何良好互动,二者之间到底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联系?《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连线了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
“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中国科学报》:发表科学论文与服务疫情防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赵国屏:
发表科学论文的目的是总结和交流,当然,它与一般媒体上的交流有一个不同,就是需要经过同行评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科学性”。
在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的时候,有许许多多“未知”摆在从普通“吃瓜群众”到中央领导面前,中间包括了所有相关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一线的预防医学工作者即疾控中心工作者,和临床医学工作者即医务工作者面前。
四百年前,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如何获得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靠的就是交流情况,并且“科学地”总结经验。
所谓情况,就是第一手数据。但是,它们往往是零散而不系统的,需要专业人员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建立起来(这就有科学性的内涵),成为信息。继而再把信息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验证等“科学方法”建立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在一个新型流行病爆发的初期,很多论文是属于预防医学的流行病学总结,或者是属于临床医学的病例总结,这些总结大多对实时实地的疾病防控与诊治有直接的指导或参考价值,是非常需要及时开展交流的。
因此,在这么繁忙的时刻,发表论文(包括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顶天立地的大事,是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的。
当然,不应该把发表论文本身作为“目的”,也不应该为了发表论文而妨碍了其他要务,而是应该想到如何让论文更有效地为一线疾控与临床工作者服务,如何通过论文让人民群众更深刻地了解疾病的本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应该就是科技部要求“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的核心含义吧!
《中国科学报》:发文章是国内外同行交流、讨论,对于集世界之最强大脑处理疫情非常重要,尤其还有个“国际通报”的意义。但现在舆情好像比疫情还难以防控。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 赵国屏:
这是因为大家不太理解发表论文与疫情上报及措施发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新发传染病防控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人与一般动物不同的关键就在于人是通过“社会”来活动的,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博弈,是通过“工程”来实施的。
因此,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就是一个“社会”如何及时获取一定的相关信息,并如何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及时采用相对合理的工程手段来应对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集成。
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又处于经济快速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老牛拖破车”到高铁普及是在我这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的)的特殊时期,这个决策的艰难程度,对于上亿可思考的大脑来说,既可能是“可想而知”也可能是“不可想象”的!
我的感觉,我们对新发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在2003年之后,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有不少不适应各种新发突发情况的缺陷。而舆论的反映,本质上可以归结到这些缺陷上。
因此,我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大家能够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再一次从根本上完善这个体制。
我初步的考虑,就是这个体制必须是“能动”的,不能是“死板”的;必须是“协同”的,而不是“孤立”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平时”与“战时”联系起来,平时要搞好演练和教育,战时就好办了。
至于思想或者舆论层面的问题,从政府到专业机构及专业工作者(包括科学家),大家都要反思。
然而,在今天这样的时刻,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科学理性思维的方向上迈出一大步,不要用随意的“推理”,去攻击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勇士,而要和他们同舟共济,一起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科学视角如采用不好,其他视角没意义”
在此前的1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对谈中表示,公共卫生人员的决策考虑的就是科学性问题,是一个科学的视角,但政府官员考虑问题并不单纯是科学视角,这只是他们决策的一部分。
“他要考虑政治视角,考虑维稳的问题,他要考虑经济的问题,他要考虑春节老百姓的天伦之乐,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我们说的话往往只是他们决策中采纳的一部分。”曾光说。不过他也强调,科学的视角如果采用不好,其他视角也会没有意义。
赵国屏认为,中国这个国家、武汉这座城市以如此之大的体量,当发生类似新冠病毒肺炎这样重大疫情的时候,并且出现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要想做到科学决策,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他说,即便我们已有SARS、甲型流感等疫情在前,但每次疫情既有可参照经验,又有不可参照的部分。加之我国在SARS以后,虽然建立起一个相对良好的防控体系,但如何把科学研究的结果很好地用于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或者与决策之间进行有效联系,仍是一大难题。因此,出现一些决策上的失当,是可以理解的,更没有必要将CDC发表流行病学论文,与它防控职责的履行对立起来。
CDC回应:及时刊发调查结果有助于共同研判疫情
就在记者截稿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就网友质疑,对该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作出官方说明。
在这份声明中,CDC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初期传播动力学》一文,是由来自CDC、湖北省疾控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该论文“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
CDC官方声明还提出,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
这是一篇回顾性分析!12月中旬还不知道是什么病,病原不清,都是调查四百多例流行病学的推论!Onset的日子都是推测,这个大家没有看明白!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混在一起,高福在回应《第一财经》时表示。
“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该声明称。
下附CDC官方声明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
2020年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
二、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
三、论文是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四、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月31日
(原标题 抢发论文”?赵国屏院士:莫用随意“推理”攻击抗疫勇士)
为此,后者还在1月30日一度被列入微博热搜榜单前列。
截至记者发稿,CDC就网友质疑,对该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作出官方说明。
然而,发表科学论文与疫情防控应如何良好互动,二者之间到底应当建立什么样的联系?《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连线了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
“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中国科学报》:发表科学论文与服务疫情防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赵国屏:
发表科学论文的目的是总结和交流,当然,它与一般媒体上的交流有一个不同,就是需要经过同行评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科学性”。
在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的时候,有许许多多“未知”摆在从普通“吃瓜群众”到中央领导面前,中间包括了所有相关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一线的预防医学工作者即疾控中心工作者,和临床医学工作者即医务工作者面前。
四百年前,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如何获得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靠的就是交流情况,并且“科学地”总结经验。
所谓情况,就是第一手数据。但是,它们往往是零散而不系统的,需要专业人员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建立起来(这就有科学性的内涵),成为信息。继而再把信息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验证等“科学方法”建立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在一个新型流行病爆发的初期,很多论文是属于预防医学的流行病学总结,或者是属于临床医学的病例总结,这些总结大多对实时实地的疾病防控与诊治有直接的指导或参考价值,是非常需要及时开展交流的。
因此,在这么繁忙的时刻,发表论文(包括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顶天立地的大事,是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的。
当然,不应该把发表论文本身作为“目的”,也不应该为了发表论文而妨碍了其他要务,而是应该想到如何让论文更有效地为一线疾控与临床工作者服务,如何通过论文让人民群众更深刻地了解疾病的本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应该就是科技部要求“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的核心含义吧!
《中国科学报》:发文章是国内外同行交流、讨论,对于集世界之最强大脑处理疫情非常重要,尤其还有个“国际通报”的意义。但现在舆情好像比疫情还难以防控。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 赵国屏:
这是因为大家不太理解发表论文与疫情上报及措施发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新发传染病防控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人与一般动物不同的关键就在于人是通过“社会”来活动的,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博弈,是通过“工程”来实施的。
因此,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就是一个“社会”如何及时获取一定的相关信息,并如何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及时采用相对合理的工程手段来应对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集成。
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又处于经济快速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老牛拖破车”到高铁普及是在我这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的)的特殊时期,这个决策的艰难程度,对于上亿可思考的大脑来说,既可能是“可想而知”也可能是“不可想象”的!
我的感觉,我们对新发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在2003年之后,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有不少不适应各种新发突发情况的缺陷。而舆论的反映,本质上可以归结到这些缺陷上。
因此,我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大家能够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再一次从根本上完善这个体制。
我初步的考虑,就是这个体制必须是“能动”的,不能是“死板”的;必须是“协同”的,而不是“孤立”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平时”与“战时”联系起来,平时要搞好演练和教育,战时就好办了。
至于思想或者舆论层面的问题,从政府到专业机构及专业工作者(包括科学家),大家都要反思。
然而,在今天这样的时刻,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科学理性思维的方向上迈出一大步,不要用随意的“推理”,去攻击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勇士,而要和他们同舟共济,一起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科学视角如采用不好,其他视角没意义”
在此前的1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对谈中表示,公共卫生人员的决策考虑的就是科学性问题,是一个科学的视角,但政府官员考虑问题并不单纯是科学视角,这只是他们决策的一部分。
“他要考虑政治视角,考虑维稳的问题,他要考虑经济的问题,他要考虑春节老百姓的天伦之乐,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我们说的话往往只是他们决策中采纳的一部分。”曾光说。不过他也强调,科学的视角如果采用不好,其他视角也会没有意义。
赵国屏认为,中国这个国家、武汉这座城市以如此之大的体量,当发生类似新冠病毒肺炎这样重大疫情的时候,并且出现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要想做到科学决策,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他说,即便我们已有SARS、甲型流感等疫情在前,但每次疫情既有可参照经验,又有不可参照的部分。加之我国在SARS以后,虽然建立起一个相对良好的防控体系,但如何把科学研究的结果很好地用于服务国家重大决策,或者与决策之间进行有效联系,仍是一大难题。因此,出现一些决策上的失当,是可以理解的,更没有必要将CDC发表流行病学论文,与它防控职责的履行对立起来。
CDC回应:及时刊发调查结果有助于共同研判疫情
就在记者截稿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就网友质疑,对该中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作出官方说明。
在这份声明中,CDC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初期传播动力学》一文,是由来自CDC、湖北省疾控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该论文“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
CDC官方声明还提出,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
这是一篇回顾性分析!12月中旬还不知道是什么病,病原不清,都是调查四百多例流行病学的推论!Onset的日子都是推测,这个大家没有看明白!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混在一起,高福在回应《第一财经》时表示。
“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该声明称。
下附CDC官方声明全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的说明
2020年1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论文,有网友提出质疑。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论文是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论文撰写前已向社会公布。论文中提及的15名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分别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于1月20日晚、武汉市卫健委于1月21日凌晨向社会公布。
二、论文提出的“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基于425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做出的回顾性推论。
三、论文是由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单位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
四、及时在学术刊物发表调查结果,有助于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感谢各位网友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月31日
(原标题 抢发论文”?赵国屏院士:莫用随意“推理”攻击抗疫勇士)
-
新型肺炎疫情最新动态|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情况【2020-01-31 15:42】2024-08-19
-
新型肺炎疫情最新动态|新型肺炎疫情最新情况【2020-01-31 15:50】2024-08-19
-
与疫情赛跑!电力工人闪电速度为博兴县新冠肺炎隔离点接电2024-08-19
-
菏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调度会议: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有力舆论支持2024-08-19
-
长安大学就做好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公告2024-08-19
-
贵州启动“新冠”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并开通咨询热线2024-08-19
-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2024-08-19
-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第2号)2024-08-19
-
疫情防控,他们站在常州的防疫最前沿2024-08-19
-
“如果不能置身事外,就让我们选择坚守”——疫情下的城市服务者2024-08-19
-
厦门非遗手艺人制作原创面塑为抗击疫情加油打气2024-08-19
-
抗疫在社区|江川路街道1天研发出监管防控“神器” 社区防控疫情不再“跑断腿”2024-08-19
-
疫情防控 务川巾帼文明岗在行动2024-08-19
-
防护疫情,快递外卖有新招!为避免在投递、配送中沾染病毒2024-08-19
-
抗击疫情 居民区“三驾马车”启动“结界”模式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