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新闻发布会
《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新闻发布会环境修复网讯:9月20日,《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言人、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凯就《宜昌
环境修复网讯:9月20日,《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言人、宜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凯就《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治理成效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2018年8月,《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启动。2019年7月6日,湖北宜昌市政府批复该规划实施。编制《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简称《规划》),旨在通过宜昌城区山体生态修复实施,确保山体地灾得到有效治理、山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山体景观特色得到显著提升。构建较完善的山体生态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一套成熟可推广的山体生态修复模式。
宜昌城区山体受损现状
因矿山开采导致山体受损的采石场共计20处,主要分布在点军和小溪塔周边。因城市道路建设导致受损的保留山体47座,受损面积约0.87 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各区新建道路沿线。
因城市房地产、工业等项目建设导致受损的保留山体87座,受损面积约4.53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城市新建区域。
因耕地使用导致受损的保留山体104座,破损面积约8.83平方公里,主要存在于居民点附近的山体。因植被稀疏导致受损的保留山体92座,受损面积约16.29平方公里。
规划山体修复目标:规划至2020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25%;规划至2025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60%;规划至2030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100%。针对不同类型的山体将按不同修复策略进行治理。
山体修复重点区域
规划确定:重点山体共计67座,山体总面积约41.81平方公里。共分为生态保障型山体、景观游览型山体、城市公园型山体3种类型进行修复。
生态保障型山体
规划生态保障型的重点山体共计22座,山体面积约18.17平方公里,涉及山体受损面积约3.20平方公里。该类山体采取自然生态恢复为主,人工生态修复为辅的修复方式。
处理山体地灾
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消除西陵峡口山体、将军包、谭包山、高家岩和谭家河山体等地质灾害隐患。
经济实用的边坡治理
依据山体不同坡度和地质条件,重点对城乡路山体、共前村山体、东站路山体、点军坡、偏岩山、四方山、马兰路山体、羊子坪山体和石碑滩山体等采取经济可行的稳固边坡和植被恢复方式。
山体生态覆绿
首先清除山体保护范围内的违建项目;
其次针对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况,要求全部退耕还林和人工补植,考虑四方山、谭家河山体、荆门山和石碑滩山体四座独立斑块山体的规模较大,且分布大量村民点和耕地,因此重点对沿长江、黄柏河、翻坝高速、沪渝高速、夷桥路、江城大道、谭艾路、发展大道延伸段的山体界面予以修复,其他区域严格保护和控制,条件成熟后再完成该区域的退耕还林和补植工作;
最后通过封山育林、封禁围栏等方式还原其自然生态本底,恢复乡土植被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
景观游览型山体
规划景观游览型的重点山体共计12座,山体面积约10平方公里,涉及山体受损面积约1.48平方公里。该类山体采取人工生态修复和自然生态恢复相结合的修复方式。
处理山体地灾
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消除五龙山体和七里冲山体等地质灾害隐患。
利于景观营造的边坡治理
依据山体不同坡度和地质条件,采取利于植被景观营造的稳固边坡方式,重点对青峰山、五龙山体和七里冲山体等进行治理。
打造景观游览山体
首先清除山体保护范围内的违建项目;
其次针对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况,要求全部退耕还林和人工补植,宜结合季相变化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营造观赏性强的风景林;
最后是游憩步道设置和景观节点空间打造,依据山体修复实施方案,结合地形布置游憩步道,局部区域植入观景平台、休憩设施等人工景观,提供可观可游的休闲游憩场所。
城市公园型山体
规划城市公园型的重点山体共计33座,山体面积约13.65平方公里,涉及山体受损面积约4平方公里。该类山体采取人工生态修复为主,自然生态恢复为辅的修复方式。
处理山体地灾
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消除半岛公园、东辰体育公园、白马山公园、笔架山和磨基山公园等地质灾害隐患。
契合公园主题的边坡治理
依据山体不同坡度和地质条件,围绕公园主题,可采取浮雕、景观边坡等方式进行治理,具体包括镇镜山公园、沙河环保公园、东辰体育公园、联丰公园、雷家冲公园、笔架山、五龙公园、六泉湖山体和求雨包山体等。
建设城市山体公园
首先清除山体保护范围内的违建项目;
其次针对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况,要求结合公园景观和场所活动需要,完成退耕还林和人工补植工作;
最后是营造环境优美的城市山体公园,结合上位规划对山体公园的主题定位,因地制宜,建设文化、体育、教育、科研等不同类型的山体公园。
都有哪些治理成效?
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新进展
三年共计实施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子项目40个、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子项目19个、流域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子项目6个、化工围江治理子项目13个、国土综合整治子项目3个、机制体制创新与能力建设子项目2个,共六个大类83个子项目(工程管理类),计划总投资90亿元。
2019年3月5日下达了第一批《宜昌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2019年实施计划》。其中,2019年续建、开工项目62个,计划总投资78.55亿元,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34.03亿元,占三年计划总投资的37.8%。
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获批项目总投资103亿元。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新路径
积极对接落实部关于长江干支流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及相关奖补政策,对宜昌市沿江十公里全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目前已将宜都、秭归、五峰、长阳、夷陵、西陵6县市区的175公顷土地纳入部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系统。
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新机制
下发《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对闭坑矿山应完成恢复治理,通过验收方可退还备用金及利息。
强化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监管的新要求
出台《宜昌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2019年计划完成涉及夷陵区、长阳、当阳、五峰、兴山、宜都、远安、秭归、点军等9个县市区的80个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治理面积3067亩,复绿面积1835亩,总投资约1.2亿元。
截止目前,宜昌市已完成79家矿山,恢复治理940亩,复绿面积668亩。力争完成每年一百万平方米的治理目标。
城区山体生态修复有新成果
根据《宜昌城区实行“山长制”落实保留山体生态修复及管护责任工作方案》,城区15处共140.61公顷的自然山体划分为85个责任斑块,由62个“山长”单位进行覆绿提升和管理养护。
原标题:《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新闻发布会
上一篇: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探析案例
-
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探析案例2019-09-25
-
老旧填埋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探2019-09-17
-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措施分析2019-09-12
-
天津西青区水务局重点河段常态化生态修复项目招标2019-09-11
-
河北衡水市主城区水系、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2019-09-11
-
酸性尾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进展2019-09-06
-
9.83亿湖北省当阳市沮漳河流域生态修复(一期)PPP项目招标2019-09-05
-
矿山生态修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深意2019-09-04
-
长江经济带矿山综合整治 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019-09-03
-
郑州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 年底前形成96公里绿色生态景观带2019-09-03
-
农发行浙江省分行首笔资金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2019-09-03
-
生态修复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回顾2019-08-30
-
温州重点海湾项目 沙滩生态修复工程竣工2019-08-29
-
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即将封场 生态修复后打造园林式公园2019-08-29
-
河南汤阴县6.5亿元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PPP项目(二次)资格预审公告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