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引领新时尚:广深垃圾分类打出“组合拳”

来源: 网
时间:2019-08-17 09:11:57
热度:

引领新时尚:广深垃圾分类打出“组合拳”固废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践

固废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关系到生态环境和民生质量。当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成为新时尚,广东正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广泛开展教育引导,让更多的群众行动起来。

下大力气推广垃圾分类,需要各地出实招、见实效。广州、深圳等城市正在为此努力,前端末端齐发力,探索垃圾分类的可行方案,让垃圾分类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形成习惯,变成时尚。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推行垃圾分类共享美好生活——广东推进垃圾分类一线调查”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家住广州天河区沙东街的李女士每晚饭后按时下楼丢垃圾,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4年。现场督导员提醒:“瓜子壳、大骨头以前是餐厨垃圾,现在是其他垃圾。”原来,结合广州市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广州对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等细目做了一些调整。最近发布的新《投放指南》较2015年版本有较大幅度的修改。

在深圳南山区,在每晚7时一到,“互联网+”垃圾分类督导系统——“E嘟在线”的打卡页面上,逐渐变成蓝色一片,每一个闪动的蓝色图标,就代表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了。为切实做好垃圾分类,深圳大力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住宅区分类模式创新。

垃圾分类作为当前的新时尚,正在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按照《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广东垃圾分类采用“四分法”,目前正全面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地市要在年底前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编制。

在广东,广州、深圳等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有一定成效。在2018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通报中,深圳、广州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五。南方日报记者在广州、深圳采访发现,从制度创新向整个垃圾分类链条延伸到推行定时定点新模式,广州、深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打出一套“组合拳”。

广州

制定任务清单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汤羹剩渣是什么垃圾?外卖餐盒是什么垃圾?大骨头是什么垃圾?面对手上的垃圾,蒙查查的市民再也不用担心了。近日,广州发布《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新《投放指南》),细致列举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100多种细目。

从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到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再到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广州垃圾分类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广州近期频频出实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除了与时俱进公布符合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指南,还制定全链条提升、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动员的任务清单,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广州垃圾分类的岭南特色

“广州的垃圾分类指南与其他城市相比,总体上是相似相近的,但广州的垃圾分类指南更加突出岭南本地特色,且更符合广州本地的餐饮习惯。”广州市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江介绍,路面清扫的树枝树叶原来划分为餐厨垃圾,但结合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和实践来看,其含水量少,属难以生化发酵且利用价值较低的,更应归到其他垃圾中。同样情况的还包括动物筒骨头骨、玉米棒、榴莲壳、椰子壳、核桃壳、花生壳、土培植物等,因为这些垃圾通过填埋或焚烧将得到更高效利用。

结合广州人喝早茶、爱煲汤等饮食习惯,城管部门提示,餐厨垃圾应沥干水分、去除包装物后,存放于家庭餐厨垃圾容器。在垃圾投放点投放时应去除垃圾袋,投放至绿色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垃圾袋投放至灰色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内。

随着互联网发展,外卖饭盒成为不少白领的主要垃圾来源。根据新的《投放指南》,吃剩的快餐饭菜应沥干水后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餐盒或包装物应作为其他垃圾投放。同时,也鼓励居民将餐盒清洗干净后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

为方便市民群众查询,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微信推出了广州垃圾分类查询系统H5。市民只要在页面输入垃圾名字,就能查询到分类所属。下一阶段,广州市还将发布垃圾分类相关小程序和APP,同时配套发布四大类生活垃圾更细致分类细目,条数超过1800项。

发现垃圾混收混运可立即投诉

早在2010年,广州就开始试点垃圾分类。总结十年经验和短板,广州再出发。打造典型示范,推动全民参与,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自2019年第三季度起,广州在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链条提升、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动员,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前列。

这意味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步伐,不再分区推进,而是全市一盘棋整体推进。为此,广州在已经开展600多个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全链条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根据工作任务清单,两个月内社区小区配齐四类分类桶,并推广“车载桶装”“桶袋一色”“桶车一色”以及直收直运等收运方式。

最近,不少经过临江大道猎德段的市民发现,垃圾袋颜色悄悄发生了变化。以前,不管垃圾桶何种颜色,内胆都是套上黑色垃圾袋。而最近,不同垃圾桶套上了不同颜色垃圾袋,如其他垃圾桶则套上灰色垃圾袋。

市民源头垃圾分类很重要,分类收运和处理更重要。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陶镇广曾坦言:“一次混收混运足以抹掉所有垃圾分类动员。”

根据任务清单,各区用两个月时间,社区小区必须统一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建立完善可回收收集系统。每个小区必须按每200户配置一组“四分类”收集容器,并标明投放点。有条件的区,可以根据小区实际,细化可回收物的容器设置,增加配置玻璃、纸类等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设立至少1个大件垃圾收集点。

同时,广州提出优化收运时间和线路,落实“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7月,全市共设分类集中收集点约1.17万个,分类运输线路1321条。目前,城管部门已向社会公布分类运输车辆收运路线。市民若发现混收混运垃圾,可拨打电话12345投诉举报。

高标准规划建设终端处理设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上水平走前列。近日,广州东部生物质综合处理厂投产启动。这是广州市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生化处理项目,建设总规模3300吨/天,分两期建设,一期处理规模2040吨/天。该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广州真正建成全链条垃圾处理系统。

深圳

小区定时定点督导

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

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城市之一,深圳是典型的经济大市、人口大市和环境容量小市,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000多万人口,每天产生需要填埋和焚烧的生活垃圾超过2.1万吨,这给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从全国首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到小区定时定点督导,深圳在垃圾分类难上逐步破题。

首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

废弃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和有害垃圾、废旧织物、废旧家具……如今在深圳,全市的住宅小区和城中村楼下都正在加紧布置满足这些垃圾存放的垃圾桶及大件垃圾暂存空间。

根据规定,在前端分类环节,深圳要求市民对这五类日常产生较多的垃圾每天都要进行分类投放。而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年花年桔四大类,则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

前端九大类垃圾分流分类背后,是深圳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不断强化的垃圾分类顶层设计和机构保障。深圳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相继出台国内首个垃圾分类专项规划、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深圳还在2017年6月3日,发布全国首份《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对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数十种场景和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解读说明。目前,2018版《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已通过多渠道发放入户,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

要问垃圾分类工作哪一步最难做?很多一线工作者都会不约而同说:“前端发动最难!”

如何充分激活社区民众参与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习惯、行动自觉,一直是深圳垃圾分类工作努力的重要方向。

在深圳南头街道豪方天际小区,下楼倒垃圾的林女士一手将塑料瓶扔进玻金塑纸垃圾桶,一手将垃圾袋内的厨余垃圾倒入相应分类桶,再将垃圾袋放入旁边其他垃圾桶……整个分类过程娴熟自然。

问起原因,林女士指着垃圾桶旁正在监督、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督导员说:“要感谢她,以前我们也不懂,是她们每天站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指导大家。”

围绕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转化为行动力,这是深圳正大力推行的“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住宅区垃圾分类模式。

所谓“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即楼层不设垃圾桶,在楼下集中设置分类投放点,安排督导员每晚7至9时在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现场督导,引导居民参与分类、准确分类。目前,全深圳市805个住宅小区已率先实现这一垃圾分类模式,设置了2348个集中分类投放点,涉及48万户大约167万居民。

深圳还在全国首创垃圾分类智慧督导平台——“E嘟在线”,其不仅可以对督导员的工作状态进行在线督导,还能远程指导居民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将督导工作进行数据化统计分析。

深圳还积极建立宣传督导体系。例如在公众教育方面,实施蒲公英计划,通过聘请推广大使、招募志愿讲师、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规模化和常态化;组织编印中小学和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等。

深圳南山垃圾“自产自销”零填埋

市级层面出台顶层设计、印发分类指引、建立分类模式后,如何保障制度有效实施?区级、街道层面又将如何联动?

据了解,为保障制度有效实施,深圳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及民生实事、治污保洁、生态文明考核,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全过程监管。

打通垃圾分类全链条,深圳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分流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在前端设置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别垃圾桶,对九大类垃圾进行分类;在收运环节,搭建起网上平台,建立各区招标企业专项清运回收制度;在后端处理环节,推动处理设施建设落地,开展资源化利用。

围绕深圳垃圾分类路径,深圳各区目前已基本搭建起九大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平台,并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其中,深圳南山区不仅率先完成全链条搭建,还实现全区垃圾“自产自销”。该区每天产生的2700吨生活垃圾,通过九大分流体系实现减量600吨后,其余全部区内焚烧,实现垃圾零填埋。


原标题:引领新时尚:广深垃圾分类打出“组合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