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专家观点 | 马文成: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来源: 网
时间:2019-06-19 09:02:40
热度:

专家观点 | 马文成: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水处理网讯:2019年6月10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联合举办的“一

水处理网讯:2019年6月10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第四届年会在京召开。作为本次年会的专题会议之一,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案例专题会于当天下午召开。会议特邀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文成副教授,就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作主旨演讲。

马文成副教授认为,目前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

一是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排放标准不统一。我国尚未规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排放标准,园区通常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标准作为出水指标。然而,针对如印染等对出水水质有明确排放标准的行业,一旦出现行业标准与城镇一级A标准不对应时,园区无法确定该执行哪套标准,从而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但却不符合行业标准(反之亦然)的“超标”排放情况。

二是园区企业废水污染物特征底数不清。工业园区聚集不同类型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情况复杂。传统排污监管仅针对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常规指标,特征污染物排放底数不明,易造成下游以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或所依托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因进水水质、水量与设计参数不匹配导致运行困难,特征污染物总量难以得到实质上削减,从而引发环境风险。同时,企业生产废水多采用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收集、集中预处理的形式,极易造成污染物的稀释排放或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情况。

三是园区企业端排水系统存在监管盲区和运行风险。部分园区企业废水预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运行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处理设施故障频发,难以保障处理效果。同时,部分企业为降低处理成本,随意停止处理设施的运行,存在超标排放的风险;部分企业预处理设施工艺设计存在缺陷又缺乏专业指导,盲目改造和修补导致事倍功半。

四是园区废水水质特征与下游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不匹配。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多采用基于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法的传统生物处理工艺,面对具有污染物结构复杂、可生化性低、生物抑制性强、水质水量波动频繁、总氮和总磷浓度高、含盐量大等特征的园区工业废水时,处理工艺的不匹配性凸显,导致处理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污泥易流失,风险较高。污水处理厂通常只能依靠不断延伸工艺、超量投加药剂来维持运行,导致成本过高,运行难以为继。

五是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应急系统不完善。部分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混凝、过滤等常规深度处理方式,无法应对自身运行异常或企业严重超标污水的冲击,只能被动采用不进水的方式应对,进而影响园区企业正常生产。

针对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马文成教授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摸清底数,构建动态基础数据库。通过开展生产工艺排污节点的污染物特性摸底排查、预处理设施处理效能评估、在线监控系统完整性评估、事故污水和超标污水企业内部应急存储能力和处置方式适用性评估等,核算不同生产工艺排污节点的废水量和水质特性,识别需严控的特征污染物,从而构建园区企业端排污动态基础数据库。

二是从园区整体角度论证企业端排污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开展基于园区企业端排污基础数据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工艺适用性评估,探究制约处理工艺稳定运行和特征污染物总量削减的主要因素,以强化预处理效能、提升设施运行稳定性、保障达标排放为导向,有针对性实施处理系统优化和升级改造。

三是对园区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完整性进行评估。通过“一企一管”敷设方式、在企业端总排口和部分车间排口有针对性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建立企业端厂区雨水排放监控系统等手段,减少园区监管盲区。

四是建立园区水质分类收集调节和应急缓冲系统。在工艺适用性评估结论基础上,依据水质特征有针对性建立分质收集调节和应急缓冲系统;建立以脱除废水生物毒性和提高可生化性为目标的预处理系统;重构兼具抗冲击能力、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的主处理工艺系统;升级或新增尾水达标排放保障系统。通过规范化在线数据监控、进口水质调控、精细化处理过程联控、尾水深度净化把控等方式,实现污染物总量有效削减,保障园区排污受纳水体环境安全。

五是依托平台,进行园区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通过构建园区水环境数据监控平台、污染防治信息平台等,向园区企业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支撑及审核论证等服务,逐步实现园区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