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河池模式: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的新模式

来源: 网
时间:2019-05-21 09:08:51
热度:

河池模式: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的新模式环境修复网讯: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被列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在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问题复杂且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河

环境修复网讯: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被列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在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问题复杂且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河池市探索出一条路径,由此形成“河池模式”。那么,“河池模式”给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效益,又给全国土壤污染防治提供了哪些可推广的经验和启示?记者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赴河池进行了深入探访。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防控体系,确定治理重点

河池市南丹县里湖乡的一处偏僻山坳,过去曾是者乐砒霜厂原址,如今已成为砒霜遗留废渣示范处置项目所在地。透过繁茂的草木,可以看见部分钢筋混凝土墙体、监测井等环保工程设施。

“这里填埋了两万多吨高风险污染物。”南丹县环境保护局项目办主任吴丹说,污染物来源于南丹县上世纪90年代关停的5个砒霜厂的废渣。废渣中的砷、镉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近年来,南丹县采用对高风险污染物进行刚性填埋,对中风险污染物、高浸出风险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结合阻隔填埋法进行处置,对低风险污染物和低浸出土壤进行阻隔填埋的方案。项目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稳定和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还能防止重金属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及进入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

砒霜遗留废渣的处置是当地进行土壤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

河池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20世纪80年代起,集体、个体矿产资源采选冶炼活动频繁,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深、范围广,区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在中央、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下,河池市实施了一系列治土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不能从全局或区域、流域层面评估识别土壤环境风险,前期投入少、治理成本差异大等问题。

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着手,积极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近年来出台的《广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河池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控体系。

形成一套“总设计师+政府管家+专业智库”的土壤环境管理“河池模式”

“生态环境是河池发展的生命线、底线和红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污染防治工作。”河池市副市长钟洪介绍,2016年,河池市被国务院纳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按照“工作先行、制度先行、模式先行”的总体要求,开启了河池特色的治土新征程。

河池市土壤污染防治以铅、砷、镉等重金属为治理重点,在这方面,国内并无成功经验可循。同时,喀斯特地貌又加重了污染现状的严重性和水土统筹治理的复杂性,加大了先行区建设项目的系统设计难度。

对此,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覃献生说:“我们提出,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总承包,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

在生态环境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下,河池市通过先行先试和探索创新,最终形成一套“总设计师+政府管家+专业智库”的土壤环境管理“河池模式”。

具体来说,邀请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作为技术支撑的“总设计师”。对先行区建设模式进行顶层设计,编制出台相关方案,确定先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部门职责和分工。邀请74名国内知名专家率先在全国组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河池)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外脑智库作用,对先行区建设及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和技术把关。而具体项目则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总承包单位,让中节能中咨环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当“政府管家”,垫资组织先行区项目前期技术服务工作。

在业内专家看来,河池这一新模式弥补了当时缺人、缺钱、缺技术的短板,避免了过去项目中常见的“萝卜招标”和“采购黑洞”。同时实施“工程监理+环境监理”的双监理模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而使河池市先行区项目建设走上全面科学、高效有序的快车道。

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要达到79%以上

河池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仅涉及因工矿采选行业造成的土壤污染,还有因灾害被污染的耕地。在环江大安乡大安社区的一片耕地里,郁郁葱葱的桑园映入眼帘。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因重金属污染而几乎寸草不生,如今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之前环江曾遭受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环江上游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洪水冲垮。大量富含铅、砷、镉等重金属的矿渣被冲到下游沿岸上万亩的耕地上,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持续支持下,广西的第一个土壤修复工程——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开启。通过植物萃取、植物阻隔及间套作修复模式和化学修复等技术,共计修复涉及大安等3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1280亩污染农田。农户在治理好的农田种植桑树发展桑蚕产业,大大提高了经济收入。

一组数据显示,2016-2018年,河池市共获得中央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专项资金7.8亿元,支持40个项目建设。通过创新砒霜厂历史遗址治理项目,探索出砷污染防控等技术,成为全国首创并获肯定。目前,河池市26处砒霜厂遗址治理和风险管控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其中,在金城江、南丹、都安、东兰等县(区)的砒霜旧址遗留危险废渣处置项目中,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刚性填埋技术就地填埋,节约了大量清挖、转移运输等产生的成本。

据生态环境部调研评估组反馈,从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工作进展横向对比来看,河池市在建设方案备案、组织实施方式、制度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完成较好,建立了历史遗留砒霜厂、河道场地、受污染耕地环境调查与治理三大技术体系。多次在国家、自治区层面召开的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并获肯定,初步探索形成具有喀斯特地貌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壤污染防治模式,为消除区域土壤风险系统性风险、推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照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到2020年,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79%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率不低60%的目标。”钟洪满怀信心地说。


原标题:广西河池市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河池模式重焕土壤生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