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北极星环保网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一)循环经济契合“一带一路”科学建设要求“一带一路&
北极星环保网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
(一)循环经济契合“一带一路”科学建设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其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始终保持绿色低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我们应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科学路径。
1、建设生态廊道,实现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创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创新。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在传统区域增长极的基础上,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城市群和城市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就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而言,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当前,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正呈现多点带状延伸、区域连绵发展的态势。“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应坚持生态导向和环境保护原则,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一带一路”成为生态廊道。立体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绿色低碳运营管理,充分考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交易市场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城镇规划选址等都要综合考虑地理、地形、气候与环境等条件,力求科学合理,坚守生态底线。比如,在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我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多为草原、荒漠和雪域高原之地。其间也有少数地段形成绿洲,适合进行城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地、人口的集聚地,但多为孤岛式发展。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些区域也有了较快发展。但根据近70年的人口调查,“胡焕庸线”以西人口的增长仍然非常有限。总体看,受生态条件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聚集大规模产业、大规模人口的能力较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的功能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研究产业和城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特点和规律,依据各地区具体的自然、经济、历史、空间等条件,以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承载能力为考量重点,规划发展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应促使区位条件好且具有潜力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推动区域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
2、培育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统一,主要取决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取决于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带一路”建设就能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古丝绸之路开发利用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发和思考。据史书记载,从先秦至汉唐,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良好、草原辽阔、森林覆盖率高,农耕发达但多集中于河谷平原。古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后,年降雨量从400毫米逐渐减少,但有祁连山冰雪融水补充,经汉代开发形成了有名的“河西四郡”。再往西进入西域后,年降雨量大多在50至200毫米之间,这里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形成规模不等的绿洲,居民多为游牧民族。但随着屯军、屯田等活动的加剧,西部人口大量增加,毁林开荒、变草原为农田导致土地大面积沙化,农耕漫灌又导致水资源枯竭。资源的减少加剧了部族之间、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争夺资源的战争,最终导致绿洲消失、湖泊干涸、城镇湮灭。事实上,即使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发利用也不能逾越生态红线,否则就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也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事实。
从历史上看,在生态脆弱的干旱区,产业发展、城镇布局都存在明显的“向水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水决定绿洲规模,决定产业发展,决定城镇兴衰。当今时代,虽然科学技术已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可以比前人在更大区域内调配资源、发展经济,创新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但我们依然要坚守生态底线,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大力培育生态产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禀赋,运用生态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建立的具有高效生态过程、和谐生态功能的产业。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等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比如,生态农业是运用系统工程及现代科技方法组建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运用高新技术,将废弃物处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农药研制与应用技术、配方施肥技术、良种选育繁殖技术等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减少污染,降低化学能使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再如,生态工业是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它将废物资源化产品化、废热废气能源化,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设生态产业园。我们可取各家之长,加强研究,综合运用,积极建设生态产业园,培育绿色产业结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战略规划,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统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要素优化组合,培育耦合共生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生物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生态产业。
在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绿色发展中长期行动规划。明确园区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步骤,着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实现污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建立绿色创新体系。积极实施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科研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业体系。三是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和法规政策体系。尤其应在现代企业制度、绿色金融体制、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等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综合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3、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在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当人类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技术就能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利用,有效消除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成为绿色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绿色发展。
比如,开发和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脆弱地区,产业和城镇的不当发展可能导致环境危机。因此,这些地区的城镇建设应鼓励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应用,按照生态宜居的标准规划和建设城镇。应大力推广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同时提高污水再生利用能力,多渠道开发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实行分质供水,将再生水就近用于农田灌溉、生态绿地维护和河流补给,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贯彻节能理念,在建筑中推广应用生态节能技术和产品,使用节能材料,实行建筑保温隔热、自然通风与采光等节能措施。
又如,积极推广能源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鼓励发展新型能源。“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藏丰富,是传统能源的重要生产基地。应研发和推广能源新技术,提高煤炭开发效率和油气资源采收率,避免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的老路子。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能、太阳能丰富的优势,开发和应用相关先进技术,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的商业化运作。
再如,应用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保护生态系统。“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降雨稀少,有些地区荒漠遍布,生态系统脆弱,对生态治理和修复有着强烈需求。可全面推广水土保持治理、防沙治沙、盐碱地治理、生态应急补水等自然环境修复技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开展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保护沿线地区生物多样性。
(二)沿线国家应用循环发展模式
在“一带一路”沿线要积极推广“四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区域人口密集,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通过全面确立和推广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社会循环的四层大循环经济建设系统工程,才能实现绿色发展。
企业循环层面,要积极推广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主要循环途径,建立循环链条、共生群落,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流动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某一环节排放的废物变为另一环节的资源,污染趋零,推进企业循环体系建设,使产品生产过程生态化、绿色化。
产业循环层面,核心在于打造高科技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要通过循环产业链接,联通一、二、三次产业,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和生态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为目标,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区域循环层面,即通过物质链、能量链、价值链、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实现循环经济在城乡、海陆、中心-边缘等空间高效循环,形成城乡一体,海陆和谐,中心-边缘互促的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格局和高效利用。
社会循环层面,即通过绿色消费,建设生态社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循环社会系统工程,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的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建设全面循环的循环型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
通过全面推动四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将极大地提升“一带一路”区域绿色发展水平。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一)循环经济新模式
近来,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将“两网融合”发展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正在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试点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的协同发展,鼓励在重点环节加强对接,在收集、回收、转运与分拣、处理环节融合发展。但截止到目前,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限制,在垃圾分类与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处置方面,能够形成较成熟的、有中国特色的、可复制和可借鉴的模式还不多,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还处于探索之中。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国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也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再次强调了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和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
当前,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再生资源行业同样面临严重发展困境,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部分再生资源行业已退出该行业。去年以来,退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估计在200万人左右,垃圾减量及再生资源产品的回收必然受到很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当前面临的环保制约因素逐渐提高,再生资源与环卫两网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分类投放是关键
突破“垃圾围城”、“垃圾围村”、解决城乡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及资源化,把占终端处置量40%的低值可回收物和40%的餐厨废弃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纳入资源回收轨道,成为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从而把进入终端处置的真正垃圾减少到20%,最大程度地减少填埋量和焚烧量。
以广州市为例,要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化,就要建立一个“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广州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类投放是影响后边的各个环节能否进行的第一环节。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环卫系统的垃圾清运网络高度融合,形成协同运转的两个轮子,是支撑这个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相对于城市,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更为落后,仅有一部分省市在农村建立了以环卫部门为主体的垃圾收运系统对农村废弃物收集和填进行埋,但大部分地方没有完整的农村垃圾收运系统,只能任由垃圾在村头、田尾陈年堆积,有毒成份长期在自然环境中发酵、扩散,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
中国目前还缺乏生活居垃圾分类的制度体系支撑,主要依靠宣传教育来提高民的分类意识,而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看客心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的认识水平也较低,极大影响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
此外,在垃圾清运系统中缺乏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流程设计,甚至有的社区试点分类投放、但却在收运过程中出现“先分后混”--已经完成初步分类的可再生资源与其他垃圾在收运过程中被再次人为地混为一体,大量低值可回收物最终进入了填埋和焚烧终端处置系统。
(三)“互联网+”的新契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认为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两网协同、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部分城市发力的重点。“互联网+”与新环保法实施带来新的“两网融合”商机不容错过。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认为,与互联网融合将促进传统回收行业转型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效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让居民享受到价格透明、便捷的回收服务。标准化的管理及回收流程也能让居民卖得安心,从社会化回收变成企业化回收。各地政府也应该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方式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改变传统回收散乱的现状,实现线上线下、回收物流的有机结合。
推广“互联网+回收”与两网融合也是我国力推的回收新模式。2016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强调,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树立行业发展的新理念;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积极探索两网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探索提高组织化程度的新途径;探索逆向物流建设的新方法。各地应该建立引导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约束机制、健全保障机制,促进行业发展。
从再生资源回收红海跨入两网融合的蓝海,企业加速创新是关键。对企业来讲,再生资源回收仍是粗放化、肉多狼少的一个领域。如何与环保、环卫企业深入合作,形成涵盖环卫、再生资源、物流的完整产业链,是企业发展的新商机。
原标题: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