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88betway88

独家盘点|关于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两会声音”!

来源: 网
时间:2019-03-07 09:07:22
热度:

独家盘点|关于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两会声音”!固废网讯: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

固废网讯: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在全国及地方两会上,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引起了关注,人大代表们也纷纷为其发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部分代表是怎么说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建议促进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优化升级

今年的全国两会时间,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带来了他的提案——促进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优化升级。

在冯小明看来,对行业重要性认识不足,垃圾分类及回收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市场消费环境等原因导致了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滞后。“面对塑料的广泛使用及其难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特性。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引导这一行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石化资源紧张、塑料污染等迫切问题,还能促进绿色环保这一庞大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社会投资,增加就业。”

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冯小明表示:“我们要对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公益性、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有充分的认识,正视该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由相关部门出台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专项配套政策,充分体现行业的公益性,重点在明确塑料回收利用率的阶段性目标及节点,有适当的财税金融引导,支持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另外,冯小明认为还要强力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为塑料回收利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保障,因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是确保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物数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是后端处理企业控制处理成本的重要因素,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还必须加强监管和引导,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支持和培育大型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取缔小的加工作坊,从随地建厂转向集中的园区建设,从“低小散”转向“集团化、规模化”,引导废弃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化董事长张春生-加快形成垃圾回收利用绿色产业链

城市生产生活垃圾日益增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这些无处安放的垃圾?全国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春生建议,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张春生说,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到人居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对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政府牵头是垃圾分类的关键一步。”张春生建议,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把“垃圾回收利用水平”作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各类评比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各地垃圾分类回收水平和垃圾减量化水平,而不是仅仅将“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作为评判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标。

在日本等垃圾分类标杆国家,对资源有效利用、废弃物处理、容器包装再循环、建筑垃圾再循环等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规框架完整、内容细致、标准严谨,保证了垃圾处理有条不紊、高效顺畅。张春生建议,我国也要不断健全完善垃圾分类方面的法规保障体系,对一些法规欠缺领域要加快立法进度,在确保有法可依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减少法条中原则性的描述,增加具体、可操作、可执行的条文,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处罚,确保违法必究。

“资源化”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目标,再生资源回收也是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春生说,目前国内推行垃圾分类效果不佳,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他建议,推进可回收垃圾资源的分拣,加快形成垃圾回收利用的绿色产业链,这一市场前景广阔。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土地或优惠政策推动设立若干城市垃圾分拣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让经过集中培训具备垃圾分类知识的专业人员在分拣中心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集中拆解、分拣,再提供给各类资源利用企业。并鼓励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垃圾分拣,通过生活小区垃圾就地分拣并自主销售分类后的资源,提高物业管理公司收益,增强其参与垃圾分拣的积极性。

两会代表张天任-加强报废动力锂电池再生循环利用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在《关于尽快开展铅蓄电池消费税实施效果后评估消除负面影响的建议》中,他建议尽快对铅蓄电池消费税的实施效果,以及铅蓄电池行业环保现状进行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打击非法,规范市场秩序。他还建议支持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加快构建回收体系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真正落地,对低速电动车实施区域差别化管理。

张天任还提出,加强对报废动力锂电池的再生循环利用,确保国家资源战略安全。他建议,加快制订标准,统一管理规范;完善财政扶持,树立标杆示范;组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共性;合理规划布局,避免产能过剩。

寿子琪代表-直指固废法“bug” 建议工业固体废物跨省利用纳入许可管理

“因违法处置、倾倒工业固体废物造成水污染事故的例子在全国并不鲜见,近年来还发生过固体废物跨省倾倒长江事件。”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常委、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议案集中酝酿会上建议,加快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在跨省转移利用等方面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寿子琪代表介绍说,工业固体废物产出量大,贮存占地多,利用处置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风险高。“现行《固废法》去年已纳入常委会立法规划,但就目前出台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来看,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寿子琪代表认为,我国没有在法律层面规定工业固体废物的分类制度,也没有根据工业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含量、以及不同的环境影响和风险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这种统一管理模式,不利于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

为此,他建议,在《固废法》修订中要明确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名录制度,并按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程度,将工业固体废物分为普通工业固体废物和重点管控工业固体废物。

“实践中,相当部分工业固体废物以综合利用为名跨省转移,规避相关部门的监管,造成重大环境隐患。”寿子琪代表说,现行《固废法》缺少对工业固体废物跨省综合利用的管理规定。

针对这一“管理空白”,他建议在《固废法》修订中参照危险废物管理模式,建立重点管控工业固体废物的转移联单制度,将其跨省转移利用纳入许可管理,对普通工业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利用实施报告制度。另一方面,综合考虑“放管服”要求,对普通工业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利用实施报告制度。

此外,寿子琪代表还提出,应明确落实产废单位的污染防治责任,建立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制度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定期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委托的“产生者负责”制度,明确产废单位对受委托者安全贮存、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监督检查职责,未依法履责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建立动力蓄电池强制回收利用制度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建议,完善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和行业标准,优化相关产业技术,建立动力蓄电池强制回收利用制度。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280万辆,规模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90万吨,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蓄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

动力蓄电池报废后,如果处置不当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从2015年开始,国家和有关部委就陆续下发相关要求,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进行规范。

陈晓红认为,在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家接连出台多项政策,但动力蓄电池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尚未建立、行业标准不够完善、技术体系也不够健全。

基于上述背景,陈晓红建议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经销商、消费者在动力蓄电池回收环节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

“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链条中,生产企业应承担回收、处置与循环利用责任,可根据自身能力自建,或通过成立生产者责任组织的方式建立回收系统。而经销商、消费者应分别承担接收和主动交还废旧动力蓄电池的责任。”

此外,陈晓红还建议政府应出台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同时完善监督执法机制。

与此同时,陈晓红认为还要针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处理等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行业标准,并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场景和潜在市场,充分挖掘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价值。

最后,陈晓红建议,打造规模化、智能化、可追溯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网络平台,并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电池溯源,为产品流向记录不可篡改的溯源信息。

2019“两会”时间开启,张近东将携5份建议上会(摘取部分内容)

两份建议建言物流,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随着电商发展,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便利、快捷的物流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但高速增长的快递业务量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电商及物流产业创造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末端配送提出新的考验。

作为物流链条中最贴近消费者的末梢神经,物流末端配送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物流末端配送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痛点:末端配送与城市交通管控矛盾逐渐升级,标准规范亟待出台;新能源车路权不明确,制约末端配送模式多样化、合理化发展。张近东建议,建设智慧物流,鼓励创新末端配送智能化技术,发展新能源车及无人车形成多层次配送网络,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此外,继2018年建议大力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行动后,今年,张近东再提“绿色物流”,他建议,建立可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制定物流行业的绿色包装规范,推动绿色包装回收体系建成。他提倡将“绿能量”注入全链路的物流流程中,保护好祖国的青山绿水。

民建中央建言利用好快递驿站 力推包装循环利用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约消耗塑料快递袋达到80亿个,快递包装箱40亿个,需要消耗250万吨以上箱板纸”,今年两会,民建中央提出了“关于切实减少快递包装污染 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

快递绿色发展成为两会关注的议题。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聚焦快递行业绿色发展等问题,开展了系列调研议政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去年,民建中央调研了阿里巴巴等企业,了解快递物流业的现状和经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率先发起“菜鸟绿色联盟”和“绿动计划”,研发推广电子面单,每年帮助全行业节省纸质运单300多亿张,开放装箱算法等绿色技术,节省15%的包材使用,累计“瘦身”5亿多个包裹,菜鸟驿站在全国200城设立了约5000个绿色回收台,多次获国家邮政局点赞。

这些绿色创新经验,在民建中央的提案中得到了呼应。“快递垃圾污染是距离群众生活最近、人民感受最直接的问题”,民建中央建议,积极扶持采取绿色包装的企业,大规模使用电子面单,设计生产不同箱型,减少填充物,推广环保箱,打造社区、第三方企业、电商物流企业各种回收相结合的循环包装回收系统,利用好快递驿站,设置包装物循环使用站点。

去年12月,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专门率队前往民建中央拜访,就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听取建议。过去一年,马军胜还两次调研菜鸟驿站,认为驿站不仅解决了快递“最后100米”大难题,纸箱回收循环利用模式也值得提倡。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垃圾分类问题引发热议。民建中央在提案中建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加强回收循环利用,垃圾分类要与终端处置模式相匹配,同时尽快完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适时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工作,推动使用《快递封装用品》新国标,择机推出强制性标准。

贵州省人大代表尹晓芬建议: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贵州要加快发展垃圾发电,更要重视一些颗粒性垃圾的处理。快递包裹和外卖快餐等数量的增长,导致我们的生活垃圾90%以上都是颗粒性垃圾。”

1月28日,省人大代表、民革贵州省委专职副主委尹晓芬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一番发言引发了媒体的关注。面对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如何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改善人居环境?尹晓芬认为,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是必由之路,她在这次省人大会上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全民植入垃圾减量核心理念。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认知度,使广大居民熟悉垃圾分类的知识,真正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积极推动和倡导减物质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坚持不懈地推进全民树立“零废弃”、“源头减量”的核心思想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

2.明确并夯实垃圾分类回收的责任义务。建议修订“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政府、企业、市民各类主体在垃圾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固化于市民心中,落实有关党政机关和企业责任分担制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和居民的垃圾分类责任,把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考核,促其率先垂范。

3.从技术、管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强化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强制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已经给出时间表,任务艰巨。按照从简到繁的规律,先从干湿分类入手。我们可以从技术手段、完善管理和体制以及社会共同行动三个方面,多管齐下。

(1)提升垃圾分类技术手段,推进规模化自动分类设施的采用。建议积极推进自动化分拣、分类设施技术的转化,进行部分试点和示范;同时,积极推广试点社区小范围分布式回收再生设施和技术。

(2)改进垃圾收集清运回收体制和投资机制。尝试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分类回收组织,包括:传统正规收集渠道进行分类回收,企业的废旧产品自主回收,专业回收公司,民间社团非营利组织,民间环保活动等多种形式;建议逐步改进投资机制,将垃圾处理资金分流出部分比例投向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化领域,并逐渐增加。

(3)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建议将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监督、跟踪和反馈机制,实现逐级连接,实现以网格区域为单位落实垃圾回收和分类工作,形成“管理系统--物业--社区网格员--网格监督员”的多层级监管体系。

(4)借助各类社团推动垃圾分类。联合支持志愿者协会、环保社团,以及大学生环保组织,在社区、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活动,大力度、大范围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使区域分类行为普及,逐渐形成规范焦点,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来提高主题教育宣传的成效。

4.着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能力建设。从构建完备的垃圾再生资源产业链入手,按照垃圾中可回收再生的资源成分,逐条构建完备的闭环回收产业链条。垃圾分类首先实现干湿分离,从餐厨垃圾循环产业链构建入手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量的50%--60%。建议着力推进餐厨垃圾和快递快餐垃圾的收运、资源化处理、养分能源转化,可采取政府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模式(BOT、PPP等),或通过政府购买垃圾处理服务,政府和餐饮业、快递业、社区签订协议或有关责任书,制定处理收费标准等,购买企业处理餐厨、快递垃圾。逐步实现对各类垃圾分门别类收集处理,对建筑垃圾、包装垃圾、纸制品垃圾、电子废弃物、塑料垃圾等分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循环利用体系。

5.市场化发展是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成功的保障。扶持再生资源产业,保障其稳定和不断扩充的市场,提供资金、技术、政策上的支持。把重点扶持餐厨垃圾再生回收产业作为第一步,发展下游沼气发电产业,使得回收--再生产业化形成一条产业链,长期维持市场运行;餐厨垃圾回收产业可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发展;逐步扶持发展建筑垃圾、包装、纸制品、塑料等垃圾回收产业。让分类提供可利用垃圾资源者在利益链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以提高积极性,并使之可持续。加大垃圾分类、收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使之形成覆盖全省的系统工程。以垃圾分类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战的一个重要抓手,逐步提高公民素养,真正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美丽中国示范区。

重庆市推动垃圾分类 市政协委员建议与支付宝打造“大数据垃圾回收地图”

垃圾分类关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益友公益创始人胡承亮的提案就聚焦这一领域。他建议,重庆可以引进互联网技术,搭建“互联网+垃圾回收”模式,并打造“大数据垃圾回收地图”,提升垃圾回收效率。

胡承亮说,随着中国城市不断发展,垃圾分类正在成为破解城市环境治理难题的新举措。重庆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1月1日施行《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提出到2020年,我市主城区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街镇比例将达到50%,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近年来,重庆也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经验,比如扫二维码识别住户垃圾分类情况、健全奖惩机制等,但在胡承亮看来,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互联网+垃圾回收,在支付宝搭建了‘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市民不但可以在支付宝上卖废品、旧衣物,还能找人上门处理旧家具等大件物品,既参与了环保又获得了收益。”胡承亮说,这些都是重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他建议,重庆可以通过引进互联网技术,与支付宝等平台进行合作,将“互联网+垃圾回收”模式落实到重庆,提高重庆的垃圾回收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可以借鉴上海的模式,通过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垃圾智能设备的铺设,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大数据垃圾回收地图”,从而帮助政府更好决策垃圾分类、回收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灵活调配不同种类的运输车辆、指定最合理的运输线路,提升垃圾回收效率。

此外,胡承亮建议,还应加强垃圾分类内容的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尤其是社区一级加强宣传,普及垃圾分类专业知识,让家家户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合肥市政协委员李大勇:建议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垃圾分类体系

今年,合肥市政协委员李大勇关注的话题是城市垃圾生活分类的问题。李大勇建议,合肥市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网与废旧物资网“两网融合”,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垃圾分类体系。

2017年底,合肥成为全国46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各区已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成效明显。

李大勇透露,今年自己带来了资源回收网络(供销社)与环卫保洁网络(城管)“两网融合”、市场化处理电子垃圾(电视机、手机)、资源回收数据平台建设等几个建议。

目前,合肥市垃圾分类存在一般垃圾处理能力充足,但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同主体、不同系统、不同模式的资源回收公司在市场共存。”李大勇说,对于金属、纸张等高价值回收物,各方趋之若鹜;对于玻璃、塑料等低价值回收物又弃如敝屣;在电脑、手机等电子类产品回收时二次污染严重。

为此,李大勇建议,合肥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调研,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网与废旧物资网“两网融合”,将废旧物资回收纳入垃圾分类体系。

李大勇提出,可以把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衣物等废旧物资分为一类,把以厨余垃圾为主的湿垃圾分为一类,把其他干燥的生活垃圾分为一类,由专业企业定期上门分类收集;废旧家电等体积较大垃圾可以实行预约上门收集。

垃圾分类难在哪?如何破解?广东两会上有委员代表支招:

建设加工利用中心 处理低值可回收物

此次两会上,也有来自经济委员会的提案关注到了东莞垃圾分类痛点,包括后端加工利用链条缺失;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分离”,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兼容;政府部门多头管理,政策支撑不足等。

提案建议,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让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接,打通生活垃圾分类产品的出路,促进产业结构的完整。其次,要尽快出台低值可回收物财政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同时,布局低值可回收物加工利用链条,建立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加工利用中心,保证前端分类出来的资源有去处,能利用。

人大代表杨瑞芳认为,垃圾分类观念的缺乏、长期混合倾倒的习惯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自觉进行垃圾源头分类的行为。

她建议政府要建立相关的奖惩措施,科学对待垃圾分类问题。同时,市场运作方面可以让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回收处理行业,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源头分类,对具有可循环利用价值的垃圾,利用现有垃圾回收行业实施有偿回收。健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和回收再利用产业体系。做到源头精准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处置,强化后端利用。

江苏省政协委员程红 关心“垃圾桶” 将“垃圾分类知识”编入德育课程

现在江苏许多住宅小区、城市街道都设立了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箱。但是细心的市民发现,人们在丢弃垃圾时,还是把垃圾一股脑扔在塑料袋里,然后随意地丢弃到垃圾桶里。

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政协副主席程红告诉记者,实施垃圾分类处置,是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多年前,我省就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7年10月,《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出台。但是垃圾分类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较低,市民投放参与度不高,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不高。

如何解决?程红认为,目前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操作不熟,自觉性不高。为了从根本上加强垃圾分类的工作,特别要加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将垃圾分类编入中小学德育课程,多方位提升学生环保素养,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同时,建立小区垃圾分类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赠送环保垃圾袋等生活用品。

来源:固废网综合整理自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南京日报、腾讯汽车、东方网、中国经营网、齐鲁网、中国青年网、贵州民革、华龙网、合肥在线、金羊网、扬子晚报

推荐阅读:

重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