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
1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1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大气网讯: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条例共九章,七十五条,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详情如下:福建省
大气网讯: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条例共九章,七十五条,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详情如下: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8年9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9月30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生态规划编制与实施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章 生态经济促进
第五章 生态文化培育
第六章 保障机制
第七章 监督考核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福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从事的各项建设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遵循依法促进、统筹规划、市场调节、城乡并重、全民参与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本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承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职、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第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公众和市场的作用,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保障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将重大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列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计划。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公益性宣传。
每年六月为福建省生态文明宣传月。
第二章 生态规划编制与实施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确定年度目标和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指标体系、重点领域及重点工程、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和措施等。
第八条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经依法批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范围边界,经有权机关批准后向社会发布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未经依法批准不得调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规划编制及有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依法实行严格保护,禁止从事损害生态环境的活动。
第十一条 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重要规划应当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互相衔接,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界限,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长效机制,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并逐步改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工业、扬尘面源、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防治臭氧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控制指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使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未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流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水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构建流域上下游水量水质综合监管系统,加强水环境综合预警,建立流域执法指挥平台,加强流域综合执法,优化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落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完善河湖管护标准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各级河长、湖长应当组织做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及相关执法监管考核等工作。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并加强监督管理,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计划,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开展以小流域、坡耕地、崩岗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
住建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10-16
-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作进展(10月12日)2018-10-15
-
生态环境部内设机构详细职责公布2018-10-15
-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作进展(10月11日)2018-10-14
-
涉气环境问题99个 生态环境部通报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汾渭平原工作进展(10月8日)2018-10-13
-
涉气环境问题193个 生态环境部通报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作进展(10月8日)2018-10-13
-
生态环境部新司长亮相 透露出什么信号?2018-10-13
-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交接和比对测试工作的通知2018-10-13
-
江苏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这类PPP项目优先入库和省试点2018-10-13
-
2017年吉林省省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项目公示2018-10-13
-
《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文)2018-10-13
-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376亿元 支持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2018-10-13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标识2018-10-12
-
安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18-10-11
-
福建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