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量大面广 修复面临三难题
专家称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量大面广 修复面临三难题导读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与土壤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25日在北京表示,受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问题影响,修复中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与土壤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25日在北京表示,受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问题影响,修复中国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与土壤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25日在北京表示,受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问题影响,修复中国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和使用不当等原因,中国的土壤正在遭受严重污染。2006年7月,当时的环保总局(现为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在一次讲话中透露,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25日的国际环保展上,刘阳生告诉中新社记者,技术是困扰中国土壤修复最大的难题。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量大面广”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决定了任何成本高昂的技术都难以大规模推广,另一方面也使国外主要针对小块土地修复的技术在国内难有用武之地。
资金短缺也是瓶颈之一。业内人士透露,即使采用植物修复这种较便宜的办法,每亩土地的修复成本也有2万元之多,还需连续种植数年,总投入数额惊人。如果按照每亩地修复成本2万元,3亿亩待修复土地计算,中国耕地修复总体所需资金将达6万亿元。
而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仅有300亿元。
刘阳生指出,这样巨大的资金投入,单纯依赖政府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到合适的融资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解决问题。
评估标准的模糊同样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刘阳生解释说,不同的土地用途理应有不同的修复质量评估标准。修复目标到底如何?怎样才算修复好?目前的评估标准尚不够全面,土壤修复将面临无的放矢的窘境。在业已公布的土壤环境评价标准中,只有农业用地和展会用地两项。
在专家看来,要解决中国的土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控制源头污染。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所研究员陈世宝指出,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中,要把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相结合,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之路。
-
环境污染成泌尿系统肿瘤高发“推手” 3%至5%递增2019-09-19
-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你怎么看2019-09-19
-
宋永会:市场化、产业化是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必然走向2019-09-19
-
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2019-09-19
-
环境科学的产生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所引发的2019-09-19
-
专家话土壤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需因地制宜2019-09-19
-
全氟化合物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2019-09-19
-
环保部:扣减4省区防治重金属污染资金2019-09-19
-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2019-09-19
-
专家:解决环境污染需打破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2019-09-19
-
恶性肿瘤成儿童健康杀手 环境污染诱发基因突变2019-09-19
-
甘肃白银:中国“铜城”努力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2019-09-19
-
环保部:地方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投入不足 湖南等四省排放量不降反升2019-09-19
-
“镉米”流向餐桌 重金属污染商品粮基地2019-09-19
-
每年增3万儿童白血病患者 环境污染是重要原因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