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换“利益”是“拆东墙补西墙”
“环境”换“利益”是“拆东墙补西墙”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采桑湖,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东洞庭湖的万亩内湖。这里曾经碧波万顷,被称为“候鸟天堂”,如今却被当地镇政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采桑湖,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东洞庭湖的万亩内湖。这里曾经碧波万顷,被称为“候鸟天堂”,如今却被当地镇政府以每年370万元的价格出租,沦为一片蟹池藕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要经济还是要生态,这个问题改革开放了30多年,也就争论了30多年。不可否认,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经济水平还很低,一些偏远地区人民甚至还没有脱离贫困。是要生存还是要环境?是要发展还是要贫穷?这个问题好像不需要讨论。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可以说是一场拼环境和资源的战争。GDP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遭受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环境污染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4490.3亿元,比2000年增长3.4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49%;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逐步增加,占GDP比重均呈上升趋势。
一边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眼前利益,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另一边是国家不得不花巨资对环境进行重新治理。可以说,我们已经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态安全付出了惨重代价,甚至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德国《明镜》周刊曾预言,中国将因为发展代价产生成千上万“环境难民”。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恶化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正在努力改善环境,而且在一些地方已颇见成效,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此外,国家在不遗余力的建设更多自然保护区、建立环保模范城市、退耕还林以改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都是改善环境的积极应对方法,值得肯定。
但在如此大背景下,个别地方政府逆势而为,其行为不只是暴露了因经济利益而扭曲的政绩观,更暴露了执政者目关短浅、执政能力有限的短板。同时,作为执政者的地方政府法律意识淡薄,执政手段单一,靠拍脑门决策的事情依然存在,这也为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尽快落实、落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以法治的力量约束权力的运行,将那些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遏止,为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低碳建筑为何不节能
-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2019-09-19
-
曹立平:地方环境恶化 领导终身追责2019-09-19
-
专家:解决环境污染需打破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结构2019-09-19
-
雾霾频繁唤醒人们环保意识 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2019-09-19
-
双鸿环境能让老干妈辣椒酱在生产中的味道消除干净2019-09-19
-
恶性肿瘤成儿童健康杀手 环境污染诱发基因突变2019-09-19
-
《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019-09-19
-
环境调查报告范文2019-09-19
-
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2019-09-19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2019-09-19
-
如何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2019-09-19
-
每年增3万儿童白血病患者 环境污染是重要原因2019-09-19
-
改善人类生存状况 支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新趋势2019-09-19
-
污泥处理不当将影响水环境 解决城市污泥处理问题迫在眉睫2019-09-19
-
环境卫生去污除菌 洗地机的使用注意事项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