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专家解读: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综合利用
2025年01月25日关于《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专家解读: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综合利用的最新消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多次作出重要布署,明确要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将固体废物治理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多次作出重要布署,明确要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将固体废物治理列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各部委也高度重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指导包括赤泥在内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消纳利用。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物。我国氧化铝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赤泥产量呈亿吨迅猛增长,2023年我国新增赤泥产生量达1.04亿吨。赤泥的碱性强、颗粒细、含铁高、含水量大、水稳性差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其利用,全球和国内平均利用率均较低,如何有效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是全球铝行业致力解决的环境难题之一。2023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为9.8%,已创历年最高利用水平,但仍以堆存为主,迄今我国赤泥累积堆存量已有14亿吨,堆存占地已达12万亩。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水平,是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虽然制订了扶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政策、标准、技术、资金等保障措施,但尚未形成合力,部分现有财税政策落实不到位,产品标准严重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较低,骨干企业数量少,行业集中度低,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布的《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聚焦赤泥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领、制度保障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指导赤泥源头减量、规模化和规范化利用,产业协同,全面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氧化铝生产与赤泥综合利用的绿色协同发展。
《行动方案》强调源头减量。通过矿石质量管控与相关技术改造,实现赤泥源头减量化。通过矿石预均化、在线降碱与分质分类贮存管理,从源头提升赤泥稳定性与可利用性。
《行动方案》重点推动赤泥综合利用扩容增量。扩大利用规模,发展新产品,拓展土壤化等综合利用新场景。
《行动方案》瞄准技术创新。鼓励持续探索新技术,围绕赤泥特性研究,在资源高效回收技术、规模化利用技术、新利用场景拓展等方面持续挖潜。
《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攻关,加强标准引领,加快突破共性技术瓶颈,注重产学研用管合作,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领赤泥多产品多途径多场景的应用,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模式。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统筹产业布局、建设标杆示范、落实税收金融政策、完善法规标准、健全制度保障,培育赤泥综合利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加强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环境安全性与社会经济效益等的宣传,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探索创新,助推技术转让与创新成果转化,合力打造赤泥利用新局面。
(作者:席北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原标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专家解读之二: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综合利用
上一篇:市政污水厂运行优化管理(二十五)
-
《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专家解读:强化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创新发展 助推国内铝工业绿色转型2025-01-25
-
淮北市采取多元措施强化固体废物管理2025-01-20
-
《全国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设置方案》正式印发2025-01-20
-
《“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答记者问2025-01-20
-
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2025-01-20
-
专家解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钢铁行业水效进一步提升2025-01-20
-
深化环评改革,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2025-01-20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2024-12-31
-
聚焦运营,场景为王!垃圾焚烧三个场景化智能解决方案2024-12-31
-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近期将发布2024-12-24
-
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2024-12-23
-
吃掉600斤小龙虾!武汉大学团队研究出微塑料治理新方案2024-12-1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2024-12-11
-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区域会战1号行动 集中打击长三角区域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犯罪2024-12-04
-
广西公示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提前批)项目分配方案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