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哪些“卡脖子”问题?该如何解决?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3-07-31 10:07:11
热度:34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存在哪些“卡脖子”问题?该如何解决?【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碳排放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碳排放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能源部门能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我国推进“双碳”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调研组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堵点”和“卡脖子”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核电和海上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在2022年达到17.5%,比8年前提高了5.5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总装机占比将首次突破50%,太阳能发电及风电装机规模均首次超过水电。在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我国能源供给侧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核电发展方面,我国目前核燃料主要依赖进口,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是我国主要的核燃料进口地。受地缘政治影响,核燃料供应、燃料组件制造等存在断供风险。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核电技术研发取得新的突破,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已经成功建成并投产运行,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达到了90%左右。但部分核级泵、阀门以及相关材料,尚未实现的自主国产化,其中原因,一是技术尚未突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二是技术上可行,但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市场因素,尚未实现真正的国产化。

我国核电设计、建造、运行等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缺乏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核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按照我国的能源规划,到2030年核电装机量将翻一番,达到1.3亿千瓦。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战略部署,将对核电管理和建造人员提出较大需求。

针对核电技术自主化研发产品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需进一步提高政策扶持力度。目前部分核级泵阀在技术上已实现了突破,可以对国外相关产品进行替代,但受招投标政策影响,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按照招投标评价指标,国内自主化产品由于研发投入高、成本高,性能、质量以及实际应用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竞争力较弱。

我国目前在核电关键设计软件自主化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国核电企业相继研发和开发了NESTOR核电设计与分析软件包、COSINE反应堆堆芯物理、热工水力、系统安全分析一体化软件包和“华龙一号”堆芯设计软件包PCM等,但仍有很多专业软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完全实现软件自主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核电是优质能源,具有稳定可靠、平均利用小时数长等特点。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统计数据,经合组织(OECD)国家核电平均贡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8%,在法国达到36%,我国目前仅占2%。然而,核电发展安全第一,审批、建设周期较长,国内通常为7年左右,相比之下火电仅为2.5年。目前核电建设周期中,环评涉及选址环评、建造阶段环评和运行阶段环评等多项内容,且同一厂址一次规划6台机组分批建设,各个环评流程都需要重走一遍,历时较长。

在海上风电发展方面,目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存在薄弱环节。海上风电的叶片材料主要是工业塑料、玻璃纤维或碳纤维,这些材料回收利用率低,而海上风电的运行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运行到期后如何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需要提前谋划考虑。

目前,我国是风电大国,但还不是风电强国,我国风电机组存在运行效率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致使风能的实际利用率、风场盈利能力与预期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在大型风电机组研究方面的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技术跟踪阶段;另一方面,国内过于重视产业化,对基础性研究投入不够,缺乏稳定持续的研究队伍,产品的可靠性还不能达到较高水平。齿轮箱技术、变流器、可回收叶片技术、大储能技术和风电直接制氢技术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

调研组的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统筹制定核电自主化规划和扶持政策。针对国外直接封锁的技术和设备,由相关部门统筹,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开展研发和工程验证,力争早日取得新突破。对核电技术、设备和软件的自主化程度进行梳理,针对部分设备或技术可以实现突破的,在研发投入、采购政策制定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核电技术研发真正实现100%国产化。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的问题,建议国家层面以及核电行业协会、教育部门要提前谋划,统筹考虑核电行业发展和行业间的相互支持。

二是建议强化提升核电安全保障能力。核电行业不同于一般行业,涉及到核安全。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电行业的生命线。要高度重视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国家核安全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理顺核安全中央事权,逐步收回委托给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和国控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的运维保障事权,加强地区监督站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优化新形势下的核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监督模式,提高监督成效。进一步优化核电厂选址环评和核岛负挖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不断提升保障核安全的能力,加快核安全高水平发展,促进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快组织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全链条研发,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加强研究。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能源强国,必须构建包括环境影响、原料、制造、工程、运维、废弃物处置等在内的全链条的技术和建设体系。建议着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基地附近就地打造制造、运输、废弃物处置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我国可再生能源应用成本和生态环境影响。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