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对症下药 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势头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3-06-01 10:05:26
热度:54

对症下药 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势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天蓝、地绿、水净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天蓝、地绿、水净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年度改善目标已完成,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两个“向好”,海水水质、土壤、城市声环境和自然生态状况的四个“稳定”。

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在当天的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改善态势,但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一是部分地区个别时段PM2.5问题依旧突出。二是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三是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对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一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情况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现实。“我国人口基数和产业规模都很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及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需求强劲,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压力很难在短期内消除,这是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依然存在的根本原因。”吕一河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判断,是基于监测数据基础之上作出的。为什么会出现“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的问题,需要从我国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出发来分析,弄清楚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总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在生产方面,无论是原材料加工还是建筑材料生产,都会有污染物排放,虽然许多企业都达到了排放标准,但如果一个地区的企业生产多,累积排放就有可能超过环境容量,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大、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结合到大气、水、生态等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周宏春说。

周宏春分析指出,比如,部分地区个别时段的PM2.5问题依旧突出,这既可能是排放的累积量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也可能是“气象因素”,即大气湿度高的时候,大气环境中的细小颗粒物在吸收水分后,会聚集成稍微大些的颗粒,导致PM2.5的浓度成倍增加;水体黑臭,表明可能有向水体排放的污染源存在或者水流动不畅,即使每个污染源都能达标排放,但累计起来则可能超过水体环境容量,进而出现水体污染乃至某些河段的黑臭问题;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需要分析是新出现的破坏还是原来的破坏尚未修复,如果是前者,就需要认真调查、严肃整治。

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二级研究员郧文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气质量“向好”是一个大趋势,但基础并不稳定,今年春天的几场沙尘暴就是证明,部分城市驱散雾霾靠风的格局也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地表水环境质量“向好”,与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城市、乡村水生态水环境根本治理尚需时日。

“必须看到,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国性的耕地土壤退化形势严峻,南方土壤酸化、旱改水,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造成更大的压力。”郧文聚说。

针对“病根”持续发力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必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环境质量改善的势头巩固住。

吕一河认为,针对“病根”持续发力,才能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夯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稳中向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慢性病”,相应地,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是“持久战”。污染防治要“对症治疗”,污染的症状比较严重,急则治标,代价高、见效快;症状缓和了就要缓则治本,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背后深层的文化、经济、体制机制问题,形成政府加强引导和规制、产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众自觉参与的良好态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就一定能赢得生态环境保护的捷报频传乃至全局性胜利。

郧文聚表示,从自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角度看,中国山水工程还处在大规模实施的前期阶段,《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全面落地尚需要加大力度,特别是制度创新的支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法律保障,更需要扎实落地、取得实效,以切实加强全国范围自然生态向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大攻坚战’的战略需求来分析,目前最迫切的需要是积极推动土壤污染攻坚战、土壤生态保育阻击战的加快布局和落地实施。在组织实施好黑土地保卫战的同时,迫切需要举一反三,打好红土地、黄土地、青土地和白土地的生态环境保卫战。”郧文聚说。

周宏春建议,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过程中,一要处理好系统治理与抓重点的关系。由于地域广袤,各地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一样,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影响各地环境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将系统治理思路分解为可操作的施工图、工笔画,按轻重缓急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

二要坚持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要尊重自然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污染问题。

三要坚持创新驱动,特别要强调协同性。如我国赤泥、钢渣、碱渣等大宗工业废物,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攻关,但仍然大量存在,因为原有的治理或利用的思路是“各自为政”。据了解,目前有做法是将这三种工业废弃物协同起来处理,可以生产炼钢需要的原材料,而且使用量大。类似的做法与经验应当加以总结并推广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