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东莞整治1.8万个入河排污口见实效 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3-05-22 10:00:58
热度:31

东莞整治1.8万个入河排污口见实效 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启动全覆盖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目前,东莞已完成全市河湖名录内所有内河涌以及重点水库、排污口排查工作,

2017年广东省东莞市启动全覆盖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目前,东莞已完成全市河湖名录内所有内河涌以及重点水库、排污口排查工作,基本完成1.8万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显著减少,河涌水质逐年改善。2023年底计划完成剩余83个水库和16个湖泊排污口排查工作,持续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高科技+笨功夫,全覆盖开展排污口排查

2017年以前,东莞市河流污染严重,水污染治理形势十分严峻。“我市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种类等基础信息不清,由于入河排污口是截污次支管网规划设计和建设、内河涌整治的重要数据,严重拖后了截污次支管网及河涌整治工作的开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

为尽快扭转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后局面,卡住污染物入河的咽喉,东莞市提出“全面摸清我市主要污染源和排污口分布,实现精准治污”的工作思路,按照“查、测、溯、治”的主要步骤,狠抓排污口溯源整治和规范化管理。

其中排污口排查工作是否仔细,排查是否彻底,决定了此项工作完成的成效。东莞市松木山水库西南角的一个排污口,由于四周杂草丛生增加其隐蔽性,附近有雨水排放口干扰判断,初期排查时并未被工作人员勘测发现。其后使用无人机复查,对松木山水库整体航拍及外红线感应拍摄,成功锁定并抓拍该排污口。

“由于全市水文水系复杂,而排污口分布广泛、隐蔽性强,光靠人工巡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手段辅助人工排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排查技术人员说,2017年东莞市开展全市所有内河涌的排污口排查工作。首先利用无人机对河道两岸的地形地貌进行航拍,实现“应查范围”无死角;其次组织人员沿岸实地踏勘,对沿河所有排口测定点位、尺寸、标高等基础信息,并实施水量水质检测,做到每段岸线全覆盖;最后组织质控把关,真正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

“边排查、边检测,我们会对水质异常的水样进行实验室复检,同步开展排污溯源,全面摸清各类排污口的数量及分布、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主体单位等信息,为开展排污口整治作准备。”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项目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东莞市累计完成河涌、重点水库、湿地及海岸线排查超3200公里,共计调查入河排污口1.8万个,入海排污口252个,建立起内容翔实的排污口基础数据档案。

精准溯源+一口一策,分批分类推动排污口整治

东莞市横岗水库附近的一座跨河桥梁下,排查人员在这里发现一个较为隐蔽的排污口。在随后的溯源工作中,工作人员逐井验核,并利用QV内窥设备确保无污染源遗漏,最终经过管网排查,在450米处和900米处各排查出一个污染源。

为了保障溯源工作高效、精准,东莞市综合运用了人工排查、管道潜望镜检测(QV)、电视检测(CCTV)、烟雾试验、染色试验、泵站运行配合等方法,逐一查明污水排放来源,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而对于部分溯源后仍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排污口,则由属地政府兜底,切实解决排污口“找不着主”等长期困扰基层一线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

排污口类别多样,且现场情况各有不同,东莞市结合国考断面攻坚行动、截污管网及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及提标改造、内河涌综合整治等工作,因地制宜为每个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重点围绕“厂—网—河”一体化整治解决污染物入河问题。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禁止设置的入河排污口,东莞市全面清理取缔。生活类排污口,则通过截污等措施就近接入污水管网;对于排水户附近短期无市政污水管网覆盖的,则考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并处理片区污水。工业类排污口,建设项目环评未经审批的予以清理取缔;符合入管要求的,将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符合要求但无法接入市政管网的,要求企业建设污水处理措施,做好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监管,确保尾水达标后排放。

“一旦监测到排污口水量出现异常,立刻组织人员前往排污口核查,并落实整改。”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排污口治理成效,东莞市对重点排污口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控污水排放量;对无法安装水位传感器的部分重点排污口,则严格落实定期抽查检查制度。东莞市还建成了全市生态环境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涉水问题“市、镇、村、企业”四级联动预警体系,对于日常巡查发现的污水直排河涌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目前,东莞市拟保留排污口约130个,并督促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按规范化建设要求设置入河排污口标识牌,定期开展排污口水质监管,逐步完善设置审批、验收手续。(中国环境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