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衡水“1+N+13”体系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3-03-21 10:04:21
热度:30

衡水“1+N+13”体系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讯】“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秆收集后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发电,可提纯生物天然气,还可用于集中供热;沼气池剩余的沼渣沼液,制

“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秆收集后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发电,可提纯生物天然气,还可用于集中供热;沼气池剩余的沼渣沼液,制作成有机肥料重新回到田间,可以改良土壤。”河北省安平县京安股份公司副总裁赵靖向记者介绍说,这种种养结合的“气、电、热、肥”联产生态循环的京安模式,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吃干榨净、循环利用。

“被纳入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后,衡水市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制定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领域、全行业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永超介绍说,积极探索衡水“无废城市”建设特色模式,目前,衡水市已建立“1+N+13”方案体系,建成市级固体(危险)废物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工业固废产废强度持续降低,农业废弃物推进全量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实现资源化,“无废机关”、“无废学校”等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建立“1+N+13”体系,成立市级议事协调机构

“无废衡水”怎么建?特色指标如何设计?工作如何形成合力?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固体科负责人陈兴发向记者介绍说,衡水市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各部门各领域各辖区统筹衔接,建立了“1+N+13”方案体系,以市级实施方案为引导,市直部门专项工作方案、13个县市区分方案为补充,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体系,凝聚了工作合力。

“1”,即《衡水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这是“无废衡水”建设的统领性文件。实施方案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以及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等5个方面,制定58项建设指标,明确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工程等81项重点任务清单。

“N”,即衡水市各牵头市直部门专项工作方案。围绕无废城市建设,目前,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衡水市“无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均已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在这些专项工作方案中,记者看到,“无废衡水”建设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途径。比如,衡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的《“十四五”时期“无废机关”“无废事业单位”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家“无废机关”和25家“无废事业单位”;在建设标准方面,方案非常详细的明确了评价标准,增减分项项目、特色指标设置等事项,“照单”施工可操作性强。

“13”,即衡水市13个县市区分方案。

陈兴发介绍说:“与‘1+N+13’工作体系相匹配,衡水市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等20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衡水市‘无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工业固废分类监管,危险废物“一物一码”全程监管

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产量大、种类多、去向复杂,如何摸清底数,实现分类管理、全程监管?

“我们利用衡水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已有资源,完成了固体(危险)废物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在企业管理模块,可以看到全市产废企业热力分布图、危险废物转移流向图等直观数据。”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固体科工作人员赵明茹一边向记者演示一边介绍说,目前,平台覆盖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经营单位共计3200余家。

摸清监管企业底数还只是衡水市推进固体废物智慧监管的开始。

针对重点产废单位以及涉危险废物单位,衡水市明确要求企业安装智能终端、视频监控等设备并实现联网运行。赵明茹解释说,“在固废产生、称重、贮存、物流通道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和智能地磅,可以实现可视化实时监管,有效监督企业、防范非法转移。目前,衡水市共有146家产废单位安装了智能终端、视频监控。”

“安装了智能终端的企业,在对危险废物称重后,数据会实时上报到智慧监管平台并形成一条管理台账,生成的二维码溯源信息,打印后直接贴在危险废物包装上,整个过程企业无需手动填报和操作。”赵明茹在监管平台随机点出了一个溯源二维码,“我们扫码后可以看到,这是中节能(衡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月28日上午10点产生的飞灰,重量是866.5公斤,贮存地点为飞灰暂存间。目前,这批次飞灰还没有进行转移和处置,一旦转移、处置后,我们通过扫码可以获取到转移时间、处置企业等信息。”

借助“一物一码”全过程数据化监管,衡水市危险废物从哪来到哪去一目了然,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和过程溯源。此外,针对固体废物全程监管,衡水市在智慧监管平台搭建了无废指标、智慧监管、危险废物监管、医疗废物监管、小微企业监管、电子转移联单管里、危险废物转移监管、一般工业固废、统计分析与报表等十大功能模块,建立健全了企业“申报-生产-贮存-收集-转移-处置利用”全过程风险闭环管控机制。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衡水市加快工业绿色升级,持续降低工业产废强度。2022年,衡水市4家企业被认为河北省级绿色工厂,5家企业正在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1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衡水高新区、安平县、景县等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谋划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全市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推广循环利用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在京安股份公司,硕大的绿色沼气发酵罐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农业废弃物变成了沼气、电力、生物天然气、热源和有机肥。

“我们企业是从规模化养殖场起步的,每年产生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同时,安平县是国家级畜牧大县,周边很多养殖场户的废弃物同样面临着无害化处理的难题。大量养殖废弃物和各类农作物秸秆随处堆放,给环境带来了隐患。”赵靖向记者介绍说,企业“气、电、热、肥”联产生态循环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京安公司自身养殖废弃物处置问题,还通过建立粪污收储运机制,协助处理安平县规模养殖场户的粪污。

据了解,京安股份及其子公司公司通过实施农业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年可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40万吨,农业秸秆35万吨;处置利用后,年可产沼气657万立方米,发电并网2.5亿千瓦时,提纯生物天然气636万方,可为周边1万余户农村居民及工商业用户供应生物天然气,供暖季可实现城镇集中供热260万平方米,年产有机肥25万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全面利用。

衡水市是农业大市,探索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农业废弃物利用方面,除了“京安模式”,衡水市重点推广故城县玉米秸秆粉末旋耕还田模式、武强县“牧草种植、草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牲畜粪污利用”一体化循环养殖模式等,推进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据统计,2022年,衡水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保持在100%;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此外,探索建立1268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97.26吨。

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成主流

探索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泥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是衡水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又一核心目标。在衡水市,记者看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也可以“变废为宝”。

在衡水市高新区污泥集中处置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含水80%的污泥,经过厌氧消化、板框脱水、阳光棚干化后,变成含水率30%的干化污泥,实现减量75%以上;这些干化污泥看起来是废物,却含有热值,最终被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置,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

项目负责人孙一鸣介绍说:“衡水市高新区污泥集中处置工程总投资8753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80%含水率污泥150吨。建成运营以来,主要接收衡水市及周边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部分工业企业污泥,有效解决了污泥处置难题。”

不仅仅是污泥可以资源化,在中节能(衡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巨大的抓斗将经过发酵和脱水的生活垃圾放进料斗中,再通过堆料机推入炉膛燃烧,生活垃圾变成了电能实现了资源化重生。

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向焚烧处理转变,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衡水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持续稳定在100%,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

靳永超表示,下一步,衡水市将重点提升高热值固废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确保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健全主要农业废弃物收运体系,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推动“无废学校”、“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创建工作,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