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委员为什么聚焦“碳市场”?
多位代表委员为什么聚焦“碳市场”?【讯】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
【讯】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等。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今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中,双碳目标、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也是高频词。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双碳”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市场。
“尽管全国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超过欧盟两倍,但是其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只是欧盟碳市场的5%和1.3%,说明市场参与度不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亟须从顶层设计上建立并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
张天任建议,应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提升碳交易市场立法层级与效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提升监管的专业能力;健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提升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强工业碳效评价与改革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提升碳市场交易活跃度。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远低于欧盟,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
李书福认为,要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
家电和汽车行业是我国耗能耗电大户。全国人大代表、三花智控董事长张亚波同样关注“双碳”话题。
在《关于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张亚波提出汽车、制冷家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占全国总量的7%-8%,如能通过技术进步有效降低产品使用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耗用量”,将有助于我国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并在国际间碳关税和碳交易谈判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张亚波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从整机到关键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方法、试验标准等,可以更多吸纳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参与,加速评价标准的讨论和制定。在此基础上,推进“碳积分”政策应用,建设完善行业碳积分交易市场。
在具体的制冷家电行业,张亚波建议,出台长效刺激引领政策,对制冷家电行业能效标准实现全球领先的产品,给予政策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制冷家电产品能效标准水平,推动促进绿色低碳的先进市场需求的形成,引领全球制冷家电行业发展,占据主动性。
与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企业不同,碳普惠是为老百姓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碳普惠是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探索出的特色制度之一,已经在很多省市进行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地碳普惠实践顶层设计缺失,各平台难以联通,且面临配套制度建设不足、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周云杰带来了关于制订《碳普惠促进法(草案)》的议案,建议设立碳普惠地区试点及项目试点,设立全国碳普惠管理及运营机构,以此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
中国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3-02-01
-
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将扩大到更多行业2023-01-04
-
生态环境部:正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2022-12-30
-
易纲: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2022-11-28
-
成都完成首例生态类碳减排量交易2022-11-10
-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2022-10-28
-
首次纳入非发电行业!北京22家企业纳入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排放单位名录2022-10-08
-
全年碳减排19.97万吨、首款在线文档公益主题装扮上线,腾讯文档以数字力量助推“双碳”战略目标2022-09-25
-
《在线文档产品碳减排绩效研究报告》重磅发布,数字化工具赋能碳减排效用凸显2022-09-23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总体运行平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1.94亿吨,成交额84.92亿元2022-07-21
-
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低成本减碳效果初现2022-07-18
-
全国碳市场已启动一周年,未来如何高质量发展?2022-07-18
-
应循序渐进建立完善的全国碳市场2022-07-15
-
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周年,成绩如何?2022-07-15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