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独家!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怎么评估?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3-03-01 10:04:30
热度:47

独家!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怎么评估?【讯】“长江刀鱼能够溯河洄游到历史上最远的水域洞庭湖,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出现频率增加,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也有较大

“长江刀鱼能够溯河洄游到历史上最远的水域洞庭湖,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出现频率增加,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也有较大幅度增加......”2月28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会同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1年)》(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总体稳定,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于向好。

数据是怎么评估的?长江干流及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数据其栖息生境状况又该如何摸清?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庆。

“江河湖海”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建立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体系,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科学评估长江禁渔和物种保护成效。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后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2020年12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建立了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以下简称部监测中心)。

陈大庆告诉记者,“成立部监测中心能够及时掌握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和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等重点区域资源变动情况,科学支撑长江禁渔效果评估及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为长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生物资源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系统开展监测工作,陈大庆介绍,“2021年,在沿江各省成立了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省级监测站,构建起了一个由部监测中心牵头、长江流域15个省级监测站和700多个监测点位共同组成的一体化资源监测网络体系。”

监测体系如何运行?

“由部监测中心制定总体监测方案、监测规范和监测内容,开展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各省级监测站根据负责区域分布的水生生物及生境状况特点,详化监测方案和监测内容,对负责区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及基本生境状况开展监测。”陈大庆说。

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江苏站挂牌。据介绍,在2021年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江苏省设监测站位61个、断面43个、点位609个,其中长江干流江苏段设置8个监测站位,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设置4个站位,40个国家、省级水生生物保护区各设置1个站位,五大湖泊各设置1个站位,近海重要渔业水域、潮间带、长江口毗邻海域、限额捕捞重点海域各设置1个站位,实现江苏省长江干流江苏段及水生生物保护区、重点水域全覆盖。

“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数据是反映长江禁渔成效的重要依据。”陈大庆介绍,2017年—2022年,农业农村部已连续6年组织开展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专项调查。

如何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

如何系统评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生境状况?陈大庆提到了一个名词——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

他说,“水生生物监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何谓“无鱼”等级?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又该如何评价?

“根据《长江保护法》要求,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建立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详细说明了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方法和标准,并将结果作为评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总体状况的重要依据。”陈大庆告诉记者。

他介绍,“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是一个包括水生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由多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其评价体系主要涵盖鱼类状况、重要物种状况、生境状况三方面内容,包括14个必选指标(见表1),其中11个指标为通用性指标,可在长江流域全水域范围内应用;洄游性物种、特有鱼类、营养状态3个指标为区域性指标,分别在长江口、长江上游干支流、湖泊和水库等部分区域应用。种类数、重点保护物种、水体连通性3个指标为关键性指标。”

 

 图源《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

陈大庆补充道,“在必选指标基础上,评价体系设立了杂食性鱼类等16个参考指标(见表2),有条件的区域可选择使用。”

 

 图源《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

由这些指标如何得到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结果呢?

陈大庆解释,“通过计算鱼类状况、重要物种状况及生境状况得分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最终得分。根据长江干流、湖泊和支流长度或面积及各水域生态功能确定权重,结合各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得分,再计算得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

根据得分情况,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分为6级(见表3),依次为“优”“良”“一般”“较差”“差”“无鱼”,能够总体反映长江流域鱼类、重要物种和生境三大方面的阶段特征和演变态势。

 

 图源《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副主任衣艳荣公开表示,根据资源监测数据,评价了2021年度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情况。结果显示,长江干流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值为40.70分,鄱阳湖、洞庭湖指数值分别为46.70分和41.70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均属“较差”等级,但相比2018年模拟估算的“无鱼”等级已提升两个等级。

长江禁渔以来,水生生物资源有哪些变化?

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

“禁渔效果应根据水生生物的特点,从保护物种、区域代表物种、资源量及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估。”陈大庆介绍,“针对长江干流及重点禁捕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农业农村部每年都会联合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长江流域管理部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

根据最新《公报》数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206种、豚类1种、虾蟹类23种,其中包含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8种。葛洲坝下宜昌江段监测到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约为15尾,中游宜昌段中华鲟亚成体1尾,长江干流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幼鱼;长江流域共监测到长江鲟639尾,未监测到中华鲟和长江鲟自然产卵行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

陈大庆告诉记者,“长江禁渔以来,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总体稳定,多年未见的鳤在长江中游出现频次增加,四大家鱼、刀鲚等传统渔业物种在捕捞压力消失后,资源量上升明显。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于向好,资源衰退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也要看到中华鲟、长江鲟等大型保护物种恢复速度缓慢,形势仍然严峻。”

他表示,“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不是一蹴而就或依靠单一手段就能实现,不同水生生物的恢复效果也有差异。”根据《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网络体系较为健全,中华鲟、长江鲟和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项目顺利实施,长江生物完整性持续提升。

“十年禁渔”为包括长江江豚、中华鲟等旗舰物种在内的许多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提供了机遇,陈大庆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到长江十年禁渔,对于当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及时有效。”

衣艳荣表示,下一步,在全面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实施重要栖息地修复行动,加强外来物种防控,促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