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红线?
什么是生态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2014年环境保护部出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将内蒙古、江西、湖北、广西等地列为生态红线划定试点。
划定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尽管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但总体而言,资源约束压力持续增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生态系统退化依然严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资源环境与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逆转。已建各类保护区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布局不够合理,生态保护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缺乏整体性保护,且严格性不足,尚未形成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
划定意义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锅炉安全阀常见故障及紧急处理方案
-
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公告2019-09-17
-
PM2.5首入十三五规划 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落地2019-09-17
-
生态环境部:《工业锅炉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2019-09-17
-
安徽铜陵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环境监督管理办法2019-09-17
-
环保部:4月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201件2019-09-17
-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政策和法制环境2019-09-17
-
环境保护部:着力推动环境友好替代技术应用2019-09-17
-
四川敲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责任审计2019-09-17
-
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的公告2019-09-17
-
生态环境部印发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2019-09-17
-
论我国环境押金法律制度的构建2019-09-17
-
环境部通报:临沂市搞环保“一刀切”2019-09-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2019-09-17
-
生态环境部监测司负责人就《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电镀工业》等五项标准答记者问2019-09-17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赴西北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