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江西宜春环保调查风暴背后:有企业提锂项目未批先建,涉铊超标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12-08 12:03:16
热度:50

江西宜春环保调查风暴背后:有企业提锂项目未批先建,涉铊超标第一财经消息,永兴材料(002756.SZ)公告宜春子公司临时停产,已经过去了一周,但相关的环保调查仍未有结论。永兴材料子

第一财经消息,永兴材料(002756.SZ)公告宜春子公司临时停产,已经过去了一周,但相关的环保调查仍未有结论。

永兴材料子公司停产,系位于锦江下游的宜春高安市在日常监测中发现质异常。第一财经记者稍早前报道,锦江水质在颜色、浑浊度和气味方面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异常。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接近高安市环保部门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高安市环保部门检测出锦江水源存在放射性元素“铊”超标,并向宜春市上报了监测结果。该知情人士还透露,宜春上高县境内的锦江水质也发现了类似情况,遂有此次停产和环保调查。

另外,记者从接近宜春市宜丰县环保部门的权威信源了解到,已有8名涉案人员被控制,其中包括当地一家固废回收企业的负责人。

公开消息显示,上周永兴材料因高安域锦江水质调查而暂时停产;康隆达(603665.SH)、鞍重股份((002667.SZ))则因上高方面修路暂时停产。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尽管表面平静,宜春碳酸锂行业环保调查风暴已经悄然展开。

对于此次永兴材料企业停产的原因,最早的信源来自华福证券的一份个股点评,该公司有色团队在给投资者的报告中称,相关停产原因据称为“铊超标”。

来自当地的消息和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获得的一份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内部报告相互佐证,此次锂企停产或与“铊超标”和“铊整治”存在重大关联。

上述这份报告系在今年四、五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下称“省厅”),对宜春4座锂矿山、4家锂云母选矿企业以及7家以锂云母矿为原料的碳酸锂生产企业进行环保督察的基础上形成。

该报告指出,多家企业被查出节能审查未批先建,以及含铊废料管控不严,流向不清,导致环境风险不可控。这其中包括永兴材料、江特电机、康隆达以及正在申请IPO的九岭锂业的子公司。

最早复产的是康隆达。12月7日,记者致电康隆达官方电话,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今日已经复产了”。

而同样位于宜春市上高县境内的鞍重股份目前仍未复产。宜春市整个碳酸锂产业链还在等待着官方“靴子落地”。

项目未批先建,含铊物料失控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永兴材料所处的宜丰县,地处锦江上游。资料显示,锦江是高安市第一大河流,其源于宜春市袁州区的慈化山区,流经宜春市的袁州、万载、上高、宜丰、高安、新建、丰城七县市之境,被称为宜春市的母亲河。

据记者了解,高安市民生活和饮用水水源,一部分来源于华林山西南面的上游水库,一部分来自于锦江的江水。

据上述接近高安市环保部门的官员透露,发现水质污染后,高安市也有碳酸锂企业停产。

对于高安境内锦江水域检测出铊超标,记者致电高安市生态环境局求证,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不知情”。记者联系宜春市生态环境局,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此事不知情”。

肉眼可见的水质污染,并不能通过检测确认污染的成因。而半年前省厅的环保督察通告,大致给出了答案。

半年前省厅环保督察对象包括7家宜春的锂云母提锂企业,分别是:万载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南氏集团子公司,下称“南氏锂电”)、奉新的江西飞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九岭锂业子公司,下称“飞宇新能源”)、袁州的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江特电机子公司:下称“宜春银锂”)、宜丰的江西永兴特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兴材料子公司,下称“永兴特钢”)、上高的原江西省丙戊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名:江西天成锂业有限公司,为康隆达子公司,下称“天成锂业”),以及两家非上市公司体系的江西泰品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袁州,下称“江西泰品”)和江西海汇龙洲锂业有限公司(宜春经开区)。上述7家均为产能较大企业。

根据宜春市政府公布的数据,2021年宜春全年碳酸锂产量为8.1万吨,超过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而上述7家公司合计实际年产能达8.5万-9.5万吨,环评预计产能则超过18万吨。此次环保督察可谓查了中国锂盐“小半个江山”。

基于此次针对锂提炼行业的环境督察,省厅一名工作人员形成了《宜春市碳酸锂制造行业生态环境问题情况督察工作建议》(下称“报告”)。记者获得了这份报告,但该文件虽然没有单位或私人签章和签名标记,但报告行文流畅,数据详实,化学名词和环保专业术语准确。

记者从当地多个渠道证实了该报告的作者系省厅环境专家,但记者并未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官方层面或其他公开渠道查实上述报告是否公开发布过。

在这份报告中,处于风口浪尖的永兴特钢被点名。报告指出,永兴特钢为规避高昂的固体废物处理费用,擅自将含铊污泥、氟化钙、硫酸钾钠盐、除杂净化渣返回混拌料,无环评手续支持,氟化钙、硫酸钾钠盐中铊含量最高达269mg/kg。铊物料流向的变化可能导致外排废气、废水、产品和固废中铊含量显著增加,“环境风险不可控”。

但报告并未指出永兴特钢存在外排雨水或外排雨水沟中铊超标。

记者联系永兴材料方面求证,但公司披露的相关电话号一直未被接通。

另外,此次环保督察还指出碳酸锂制造行业作为“两高”项目,相关企业“节能审查未批先建”问题突出。

比如,永兴特钢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1号生产线,2022年5月5日已建成调试生产,但截止该报告成文仍未通过节能审查。

在碳酸锂价格走高,项目新建争先恐后的背景下,宜春“未批先建”的项目并非永兴特钢一家。据上述报告,天成锂业、南氏锂电和江西泰品在节能审查项目上也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

记者查阅公布资料发现,永兴特钢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是上市公司2022年定向增发的募投项目。根据公司今年4月份的相关公告,永兴材料称该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符合当地环境主管部门要求“。而且,公司也表示相关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不存在重大环境风险。

记者从宜丰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没有对永兴材料采取措施,不过对方没有确认永兴材料是否能于近期复产的情况。

永兴材料在此次定增方案中披露,项目所生产的废水,治理措施为:废水通过沉淀池沉淀,然后加入石灰及PAC、PAM,进行中和混凝沉淀,经处理后生产废水中铊含量出厂浓度为0.002mg/L。达到《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的园区接管标准。

非锦江水系未停产,但问题同样严重

在上半年环保督察行动中,查出有5家企业外排雨水或外排雨水沟中铊超标。个别企业甚至未建铊工艺和除铊设施,环境风险巨大。

5家企业中,位于上高县锦江水系的康隆达子公司天成锂业,则被查出外排雨水中铊超出排放标准高达15.8倍。

康隆达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复记者称,对此事并不知情。“江西那边已经复产了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1月以来的当地环保调查中,锦江水系之外位于万载县的南氏锂电以及奉新县的飞宇新能源暂未停产。

南氏锂电为宜春本土企业,较早前传出有意赴港交所上市。而飞宇新能源的母公司为九岭锂业,九岭锂业于今年7月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正在冲刺IPO。

未停产的飞宇新能源也在报告中因“铊排放”而被点名。飞宇新能源注册和生产地均在奉新工业园区。据上述报告,“飞宇新能源自2021年10月建设除铊工艺以来,至今未产生含铊污泥,实际去向不明;污水外排口铊最大超出排放标准的3.7倍,除铊废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存疑。”

记者试图联系九岭锂业实际控制人魏冬冬,但对方表示正处于IPO静默期,不方便接受采访。

江特电机旗下的宜春银锂数据稍显好看。报告中,宜春银锂(一期)排水渠积水槽铊浓度是排放标准的1.2倍。

记者联系江特电机求证,但电话一直未被接听。

神秘的“铊元素”

铊是一种什么元素?为何环保部门会对其带来的污染情况进行专项督察?

百度百科显示,铊是一种稀少而分布广泛的金属元素,外表与锡相似。

据某重金属防治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披露,铊是一种易挥发、易酸溶、有剧毒的稀散金属,广泛伴生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硫铁矿、白铁矿、燃煤等矿物中和云母、长石等岩石 中。在工业活动中,含铊物料循环使用,铊得到了富集积累,企业管理稍不留神就会发生铊污染事件。

此前,企业排放超标导致铊环境污染事件曾多次发生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环保部门也由此强化了对该项污染的督察力度。

比如,2010年10月,广东韶关市珠江支流北江中上游发生铊污染事件;2013年7月广西贺州市贺江铊镉水污染事件;2018年8月,湖南醴陵渌江支流新龙江铊污染事件等。

2017年嘉陵江广元地段发生“铊污染事件”,导致全流域甘肃、陕西等地企业大规模停产检查。终经查明认定为汉中锌业排放超标所致,该公司经理等多人因环境污染罪被判处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去年初,嘉陵江四川、陕西流域再次出现铊污染,被污染河道长达248公里,污染时长约235小时(据生态环境部网站)。监测数据显示,1月21日,西湾水厂取水口最高峰值为超标1倍。肇事企业一家为甘肃的锌冶炼厂,一家为陕西的钢铁厂。

一位不愿具名重金属领域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对第一财经记者采表示,锂云母精矿可能含有铷、铯、铊等放射性元素。铊在废水废气中会多次循环并逐步富集,因此企业的脱硫废液设备需要加强管控。“从放射性来讲,铊元素的放射性很低,如果进入体内也可以通过特效性进行治疗。“他表示。

该名专家还表示,上述这份报告提到的事实和数据并不鲜见,但报告中提到的各家企业所披露的环保措施,目前看比较落后。比如通过“布袋除尘”,就过于简陋,“工业化程度不够”。

有专家介绍,目前工业企业采用的除铊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制剂和稳定剂来分离、稳定,从而实现深度脱铊。

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明确了铊、锑等污染物将会成为未来重金属污染管控的重点对象,处理后废水排放标准也将由各细分行业排放标准向《地表水水质标准》中 III/Ⅳ类水质标准指标的要求过渡。

亚洲锂都面临巨大环保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省宜春市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锂云母矿资源,氧化锂的可开采量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被誉为“亚洲锂都”。

宜春市碳酸锂制造行业的锂原料,90%以上来自锂云母精矿。而锂云母提锂工艺,主要是采用硫酸盐高温焙烧法,包括火法焙烧+湿法浸出+碳酸锂提纯+盐回收等工序,产生电池级碳酸锂、排出酸性浸出渣(即“锂渣”)等固废。

自然环境中,铊元素常伴生于锂云母中,在锂云母提锂过程中,一部分铊元素附着于烟气。企业经除尘和喷淋处理后,含铊物质随废水一并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

上述报告估算,如果所涉7家公司均建设含铊废水处理设施,按目前其产能8.5万-9.5万吨/年来计算,全市含铊污泥年产生量预计约4820-5387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对应产生含铊污泥11381吨。

对于含铊污泥的处理,目前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上述报告指出,含铊污泥主要采用固化+刚性填埋场处置,江西省暂无相关处置单位,其他资源化利用技术也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铊这个问题肯定会出来,也肯定要解决的,产业不能因此而不发展,这个问题需要作为环保一个方向,未来努力去攻克。”宜春一位锂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除含铊废水这个环保大坎之外,宜春还将面临巨量锂渣无法消纳的问题。上述环保督察行动的相关文件也显示,7家公司存在锂渣不规范转移、锂渣向不合规的贸易商转交的情形。

报告指出,碳酸锂制造行业高速发展,锂渣已呈指数级增长,锂渣处理出路和能力已难以满足当前锂行业日益增长的锂渣处理需求,亟需尽快找到合理的处理去向。

今年8月份,宜春市政府与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宜春建设江西省锂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锂渣固废资源化利用科研产业化基地,力图实现锂渣等固废在建材行业安全化、资源化、规模化利用。

原标题:宜春环保调查风暴背后:有企业提锂项目未批先建,涉铊超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