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如何有效防止监测数据造假?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11-30 10:08:52
热度:26

如何有效防止监测数据造假?【讯】环境治理离不开数据支持,环境执法离不开“测管协同”,生态环保督察问题线索需要监测数据予以证实。可以说,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就

环境治理离不开数据支持,环境执法离不开“测管协同”,生态环保督察问题线索需要监测数据予以证实。可以说,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就是在稳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基本盘。

根据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的第九批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违法企业通过篡改监测数据、遮挡监控视频、停运监测设备等方式进行数据造假的行为依然存在。这既考验环境执法人员的智慧,也考验综合监管能力建设的成效。笔者认为,在人力资源有限的客观情况下,让数据跑路、让数字说话、让科技发力,无疑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监管能力的有效举措。

用好互联网手段,让监控设备上岗。生态环境监管长期面临人少事多、“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在环境监测和执法领域尤为突出。以重点污染源监管为例,仅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的重点污染源监控单位就新增314家,仅靠现有人力显然难以做到精准有效监管。为此,必须强化科技手段,让设备上岗。今年以来,四川集中财政资源建设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感知能力建设项目,在国、省控自动监测站和大气重点防治区域1300余个点位建设高空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24小时监控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这一系统能够有效监控人为干扰,对人为干预监测设备的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如此,环境监管人员能够做到足不出户便知监测事,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起到了震慑各类违法干预监测行为的效果。

用好大数据分析,让各类数据说话。如今,科技正朝着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基础,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测领域每时每刻每分都在产生新的监测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用好用活,考验生态环境管理者的智慧。要通过人工智能不断学习迭代,关联各类监测数据,甚至打通电力、能源、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的数据,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高价值信息,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说话,为防范和打击监测数据造假提供有效参考。

用好标本兼治举措,帮违规企业升级。深入分析,企业甘愿冒着违法的风险排污,有一部分原因还是治污成本过高,企业缺乏履行治污责任的经济动力。从历次通报的典型案例看,大部分违规排污企业都处于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造纸等。这些行业在国家去产能、去库存政策导向下发展空间收窄,再投资治污设备的动力不足。在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大势,积极求变,履行好生态环境治理社会职责,方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而言,做到真正的助企纾困,就是帮到关键处、助到点子上,多上门服务,为排污企业提供科技帮扶、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实现达标排放,以此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比如,可以启动“千名专家进万企”帮助活动,通过组建专家团队送技术、送方案、送服务,帮助重点企业解决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综合治理等技术难题,从根源上消除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今年9月发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生态环境监测将向高精度、动态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用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监测体系,推动解决监测数据造假这个难啃的“硬骨头”问题,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