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4-26 11:00:43
热度:41
宣城市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近年来,宣城市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不断绘就高质量发
近年来,宣城市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01推进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
积极探索开展水资源保护跨省、跨市协作,争取实现联勤联动、共同监测、共享信息。推进建立“联合河长制”,推动跨省界河湖的联防联治工作。重点围绕跨界水体污染展开联合执法,共同制定新安江—千岛湖、梅溧河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湖泊—流域一体化管控和上下游共保联治,实施差别化空间分区管控策略。
02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
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落实国控城市站、国家区域站及省控站等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国家、安徽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与长三角区域内省(市)实时共享。协同推进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车辆、船舶等流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携手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03全面深化固废危废协同管理。
加强长三角区域固废危废联防联治,落实《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联防联治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区域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控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健全固废危废信息化监管体系,强化跨省、跨市转移监管,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补偿机制。
04探索打破政策制度行政分割束缚。
积极参与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深化跨省水环境横向补偿机制,以“新安江模式”为样板,探索建立贯穿上下游、干支流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与南京市、杭州市、湖州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一地六县”签订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议。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认真总结提升“溧-郎”、“溧-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经验,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地六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合力。完善区域环保联合执法互督互学长效机制,针对区域共性环境问题,开展相关互督互学研讨。积极探索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建设、统一协调的“四位一体”新机制,强化规划、标准、监测评价、执法监督等方面协同统一,避免产业转移中的简单污染搬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一致化,建立社会共治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原标题:宣城市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01推进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
积极探索开展水资源保护跨省、跨市协作,争取实现联勤联动、共同监测、共享信息。推进建立“联合河长制”,推动跨省界河湖的联防联治工作。重点围绕跨界水体污染展开联合执法,共同制定新安江—千岛湖、梅溧河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湖泊—流域一体化管控和上下游共保联治,实施差别化空间分区管控策略。
02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
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落实国控城市站、国家区域站及省控站等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国家、安徽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与长三角区域内省(市)实时共享。协同推进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车辆、船舶等流动源污染防治。加强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携手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03全面深化固废危废协同管理。
加强长三角区域固废危废联防联治,落实《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联防联治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区域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控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健全固废危废信息化监管体系,强化跨省、跨市转移监管,探索建立跨区域固废危废处置补偿机制。
04探索打破政策制度行政分割束缚。
积极参与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深化跨省水环境横向补偿机制,以“新安江模式”为样板,探索建立贯穿上下游、干支流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与南京市、杭州市、湖州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一地六县”签订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议。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认真总结提升“溧-郎”、“溧-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经验,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地六县”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推动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合力。完善区域环保联合执法互督互学长效机制,针对区域共性环境问题,开展相关互督互学研讨。积极探索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建设、统一协调的“四位一体”新机制,强化规划、标准、监测评价、执法监督等方面协同统一,避免产业转移中的简单污染搬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一致化,建立社会共治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原标题:宣城市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
双碳下,中国电建绿色机制砂石技术助推产业升级2022-04-26
-
三管三必须!甘肃建立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机制并完成首例线索移交2022-04-25
-
环境规划院高军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资金从何而来?2022-04-20
-
山东省财政厅拟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清零行动2022-04-20
-
IIGF观点|双碳背景下地方碳普惠机制发展综述和建议2022-04-20
-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2-04-19
-
时隔五年再被提起,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难题何时休!2022-04-18
-
内蒙古鄂尔多斯棋盘井区域违法取水用水问题突出 生态环境影响严重2022-04-15
-
6月底前这些工作要完成!重点区域应基本完成VOCs治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并向环境部报送总结2022-04-07
-
区域协同共治,蓝天逐年增多,北京“气质”终究不凡2022-03-30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 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2022-03-29
-
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2022-03-28
-
南平市出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整改机制2022-03-25
-
《“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印发 “十四五”期间,将深入开展重点区域监督性监测2022-03-24
-
建立黄河全流域司法保护机制和机构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