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河南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群众喝上放心水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2-22 10:02:19
热度:37

河南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群众喝上放心水【讯】从丹江口水库向四周望去,青山如黛、绿树成荫、水流清澈、鸟鸣悠悠。测量船行驶至库区水深处,只见蓝天碧水、烟波浩渺,湖水掬水可饮。作

【讯】从丹江口水库向四周望去,青山如黛、绿树成荫、水流清澈、鸟鸣悠悠。测量船行驶至库区水深处,只见蓝天碧水、烟波浩渺,湖水掬水可饮。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一江清水北上,惠及了沿线群众。数据显示,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量近40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满足沿线40多个城市的饮用水需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河南坚决扛牢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深化污染防治,强化监管执法,加强风险防范,推动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仲田表示。

扛牢政治责任,确保库区水质稳定向好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王仲田说,河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生态环境部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总干渠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了陶岔取水口及河南出境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保障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守护好一库碧水、一渠清水纳入全省生态环保督察重要内容,不断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南水北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王仲田说。

严格的举措确保了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廉振强说:“2020年,库区8个监测点位中,宋岗点位为Ⅰ类水质,其余7个点位为Ⅱ类。”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标准,水质状况均为“优”。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水污染防治的持续推进,未来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的趋势将保持下去,京津冀地区将喝上更加优质的饮用水。

强化法律制度保障,铁腕治理风险隐患

“十四五”开局之年,河南省谋划长远,经过长期的立法调研论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状况,于2022年1月正式出台《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措施,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用最严格的法规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据了解,河南省不断加强源头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严格环境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杜绝污染项目落地。加强示范引领,指导水源区县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水源地绿色发展,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通过组织专项行动,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采取推送图斑、联合督导、问题交办等方式,‘一点一策’抓好问题整改,共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522个,进一步强化了水质安全保障。”王仲田说。

据介绍,为常态化防治水环境风险隐患,狠抓源头治理成效,河南省采取“治、禁、管”监管机制措施,不断提升立体化、全覆盖监管能力。

在“治”上下功夫。全省实施坚决关、坚决禁、坚决治、坚决建的“四个坚决”,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加大库区和干渠沿线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垃圾污染,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区各县及库周重点乡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在“禁”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化工、造纸、重金属等涉水行业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违规建设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严格限制在水源保护区建设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严守生态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

在“管”上下功夫。全省加快推进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划定了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定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区域,共设立界标300个、交通警示牌148个、宣传牌72个,在保护区边界建设围网4.6万米,在一、二级保护区水域边界设立禁航标志6000米,开展常态化巡库监管和部门联合执法。

作为丹江口水库所在地的南阳市,在保护水环境方面采取了更严格的举措。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郝以昆介绍,南阳严格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开展豫鄂陕三省毗邻县市联合执法;运用“人防+技防+物防”模式,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500多个,对入库五大河流、库区周边等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组建2900余人的护水队伍,实现水面陆地立体化、全覆盖监管,有效防范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有力维护了水环境安全。

提升环境效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南水北调水源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在此生息。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处长任晓云介绍,目前丹江口水库库区具有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达到8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3种,每年到此栖息的鸟类170多种,还有一批珍稀植物资源。淅川县丹江河滩地出现世界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马蹬镇的白渡滩吸引来上万只白鹭,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白鹭滩”。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频频现身水库。

而作为丹江库区核心区域的淅川县,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通过“两山”的转化发展,不断壮大生态产业,大力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林果产业和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种植,上万贫困户依靠“绿水青山”端上了“金饭碗”。

随着生态保护持续加强,水源区和南水北调渠两岸群众不仅生计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收入稳步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曾经是南水北调引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如今村庄建立了纪念馆,整治村容村貌,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点。淅川县九重镇张家村境内原来有一个水泥厂,常年尘土飞扬,如今水泥厂拆了,建成了湿地公园,绿树成荫。附近老百姓说:“没有南水北调,就没有生态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

河南省在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保护的探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建设美丽河南的精彩篇章。水源区生态保护,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确保一渠清水北送,还通过提高生态质量,探索了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这对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启示。

王仲田表示,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永远在路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无止境,我们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老百姓通过绿水青山,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