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环境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2-06 11:00:55
热度:54
如何实现环境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环境产业亟需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拉开了社会各项事业
环境产业亟需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拉开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序幕。报告同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工作奠定了基调,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最贴近百姓民生福祉的环境服务产业,我国的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境服务基础设施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量大并不代表高质,环境产业的高质量升级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以新工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为环境产业注入科技动力,拉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局面,将是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环境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工程化建设为主要特征,过去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动力来自政策、工程、资本、社会关系等,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境产业,其本质更像是建筑工程行业。以工程项目为主导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往往依托于设计院的前端导入,围绕项目建设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施工方案代替了科技研发,形成了工程项目式的科技驱动现象,科技创新很难做到产业化,导致行业对技术重视程度低、企业持续研发投入不足等现象,从而陷入一种“重工程轻技术”的怪圈。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新时代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新要求。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各个行业重点关注和积极探索的方向,逐渐代替以工程为主导的技术应用体系,成为驱动环境产业升级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产学研深度融合就是从技术通往产业的桥梁。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挖掘科技驱动力的核心
如何构建技术到产业融通的桥梁,最大程度挖掘科技创新的产业驱动力,这需要从社会管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产学研的本质,产学研合作的本质就是一套社会管理的机制体系。
首先,作为驱动社会活动的机制,产学研合作要明确统一目标。作为协调不同主体参与产学研工作的机制,要在各个主体核心诉求之上明确一个投身产学研工作的共同目标,就是释放提升科技生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共同奋斗的目标。
其次,作为一项驱动社会要素发展的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要重点探索应该驱动哪些要素,如何驱动来释放科技生产力。从参与的主体来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围绕产学研工作,可提供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不同的社会要素,如何驱动这些要素来形成一套顺畅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体系,发挥政策支持力、技术创新力、资本驱动力、人才培养力,这需要将产、学、研各个层面现有的机制进行打通和融合。
新工科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支柱之一
新工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是教育和培养符合未来国际竞争需要、领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深化科技生产力实践的人才。所以新工科不仅仅是夯实教书育人和知识传播的教育基础,更要注重人才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具备链接社会与产业实践的培育功能,让学生更贴近到科技实践应用领域,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深入合作,联合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新工科体系建设的第二要务是科技创新和研发,而科研要服务于错综复杂的实践,需要多学科能力的融合。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系统、循环、优化的复杂问题,不是工科或者理科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同时,生态文明以人文的视角建设生态环境,贯穿于工科理科,也包括文科。所以新工科是服务于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
北大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有基础、有强项,但如何把文、理、工科做到融通,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真正推进落实产学研的融合,首先是研究新工科体系建设的链接与融合,将产业服务与产业实践纳入进来,帮助更多的环境企业成长、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技术产品化是多主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
产学研融合作为多个主体参与的机制创新体系,要融合各个主体的关切。学校老师关心的是教育质量、发表论文、课题立项,企业关心的是投入产出比、技术产出效益。各个主体在各自关切之上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着力点,找到能够劲儿往一处使、收益共分享的载体,这就是将技术开发成为产品,也就是所谓的技术产品化。
什么是产品?围绕特定客户群进行特定场景打造来满足客户稳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套完成的产品体系。产学研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产品开发的过程,多主体合作的着力点就是产品化,只有围绕产品持续性开发的需求进行专业队伍建设、科技持续研发、功能持续迭代、品牌体系建设等,才能提升各个主体持续合作的粘性,这也是产学研融合的最佳状态。
如果只是基于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很难发挥产学研的作用,依托于项目的科技立项本身就很短暂,项目一旦做完,课题就结题了,不仅后续的研发跟不上,前端产生的科研成果也没有产业转化的机会,最后能产出的是一篇篇论文和专利,但对释放技术生产力、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对于环境产业而言,其本质是环境公共服务,环境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更多的着力点是技术产品化与服务产品化。联合一批领跑的环境企业和高校,组建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攻关团队,围绕技术与服务打造一批领跑世界的产品,是环境产业高质量升级建设的有效路径。
具有“产业特质”的企业才堪当深度融合主体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牵头主体,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开展校企合作,对参与合作的企业要建立一套重点筛选的标准和原则。目前我国有4万多家环境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公司、项目公司,他们是产业建设的主力但不是产学研合作的主力。工程项目公司围绕项目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周期短,缺乏持续投入,不具备将技术产业化的条件,不能牵头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要有“产业特质”,具备产业转化的能力,有规模、有影响力。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一定是某一领域的领跑企业,对这一领域有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带头的作用,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导入产业资源,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规模、研发投入实力、市场号召力等。同时,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者和主要参与人,企业家要有情怀、有战略、有定力,重视和尊重技术,在技术创新和迭代方面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有为技术创新开发持续投入的规划,将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
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要有产品开发的布局。产品开发作为校企合作的着力点,需要持续的投入、稳定的团队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产品也是其价值输出的核心载体,所以企业必须有核心产品以及产品持续开发的决心。只有那些长期关注特定客户群、针对特定场景做特定产品持续开发的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对象。这些企业有耐心、有积淀,聚焦特定的客户群体,可以为技术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做长期的设计规划、持续的研发投入、产品更新。
机制体系建设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机制改革,企业家、科学家、教授各自的职能不应错位,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所长,深耕下去,教授专注于科研创新,企业家更贴近市场,专注于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内容。不同层面的机制改革,就是要看把指挥棒放在谁手里,在不同的阶段担起主要任务,激发活力。从面向市场与需求的科研机制创新改革来看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筛选机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适合转化,进入到产学研融合范围的科研成果只是很少一部分,最终能够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满足教育需求、尖端科技攻关、未知问题探索等研究成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转化要求的科技成果筛选机制。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能够转化为产业的科研立项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不是所有的科研立项都能实现成果转化,但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立项一定是基于需求,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不仅是筛选现有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对于新的科研立项要选择正确方向,科研的任务也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判断,针对性的进行立项研究,而不是为了解决点上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立项,产出的成果往往缺乏后端产业化的市场动力。最贴近、最了解市场需求的是企业家,所以能转化的科技成果在立项之初就需要企业家介入,与企业进行合作。
(3)优化管理机制,激活各个主体积极性。一方面,优化科研立项的管理机制,在课题申报、立项审批、中期考核、课题验收、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化机制,让老师从繁琐的流程工作中解脱出来,消除科研工作者后顾之忧,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另一方面,优化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权责划分等机制,规避在经济利益、专利产权、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让企业家和老师都没有顾虑,全心全力联合打造产品。
双向链接平台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解码器
产学研深度融合本身是为了促进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各个主体有自己的诉求与主职工作,需要有平台在中间作为链接器,将各单位相关工作串联起来,做好协同融合的沟通链接。
科研的逻辑与产业转化的逻辑不同,需要有双向的平台来做链接和解读,链接各个产学研主体,解读和沟通主体之间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与困扰,这就要求平台既要懂科研又要懂产业。
产学研融合需要双平台的双向链接,从桥的两头构建科技供给和产业转化两个支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途。一头是以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为纽带,解析科研工作的逻辑。从高校的视角来看待产学研,侧重于科研产出,关注于产出什么、转化什么、融合什么,核心是对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的体系建设,要懂科研的逻辑。另一头是以E20环境平台为纽带,解读环境产业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研侧重于经济价值,更关注于市场需求、产业趋势、转化成效,追求于建立产业生态体系。
原标题:如何实现环境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拉开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序幕。报告同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工作奠定了基调,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最贴近百姓民生福祉的环境服务产业,我国的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境服务基础设施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量大并不代表高质,环境产业的高质量升级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在此背景下,以新工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为环境产业注入科技动力,拉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局面,将是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环境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工程化建设为主要特征,过去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动力来自政策、工程、资本、社会关系等,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境产业,其本质更像是建筑工程行业。以工程项目为主导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往往依托于设计院的前端导入,围绕项目建设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施工方案代替了科技研发,形成了工程项目式的科技驱动现象,科技创新很难做到产业化,导致行业对技术重视程度低、企业持续研发投入不足等现象,从而陷入一种“重工程轻技术”的怪圈。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新时代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新要求。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各个行业重点关注和积极探索的方向,逐渐代替以工程为主导的技术应用体系,成为驱动环境产业升级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产学研深度融合就是从技术通往产业的桥梁。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挖掘科技驱动力的核心
如何构建技术到产业融通的桥梁,最大程度挖掘科技创新的产业驱动力,这需要从社会管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产学研的本质,产学研合作的本质就是一套社会管理的机制体系。
首先,作为驱动社会活动的机制,产学研合作要明确统一目标。作为协调不同主体参与产学研工作的机制,要在各个主体核心诉求之上明确一个投身产学研工作的共同目标,就是释放提升科技生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共同奋斗的目标。
其次,作为一项驱动社会要素发展的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要重点探索应该驱动哪些要素,如何驱动来释放科技生产力。从参与的主体来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围绕产学研工作,可提供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不同的社会要素,如何驱动这些要素来形成一套顺畅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体系,发挥政策支持力、技术创新力、资本驱动力、人才培养力,这需要将产、学、研各个层面现有的机制进行打通和融合。
新工科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支柱之一
新工科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是教育和培养符合未来国际竞争需要、领跑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深化科技生产力实践的人才。所以新工科不仅仅是夯实教书育人和知识传播的教育基础,更要注重人才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具备链接社会与产业实践的培育功能,让学生更贴近到科技实践应用领域,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深入合作,联合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新工科体系建设的第二要务是科技创新和研发,而科研要服务于错综复杂的实践,需要多学科能力的融合。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系统、循环、优化的复杂问题,不是工科或者理科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同时,生态文明以人文的视角建设生态环境,贯穿于工科理科,也包括文科。所以新工科是服务于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实践。
北大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有基础、有强项,但如何把文、理、工科做到融通,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真正推进落实产学研的融合,首先是研究新工科体系建设的链接与融合,将产业服务与产业实践纳入进来,帮助更多的环境企业成长、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技术产品化是多主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
产学研融合作为多个主体参与的机制创新体系,要融合各个主体的关切。学校老师关心的是教育质量、发表论文、课题立项,企业关心的是投入产出比、技术产出效益。各个主体在各自关切之上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着力点,找到能够劲儿往一处使、收益共分享的载体,这就是将技术开发成为产品,也就是所谓的技术产品化。
什么是产品?围绕特定客户群进行特定场景打造来满足客户稳定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有一套完成的产品体系。产学研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产品开发的过程,多主体合作的着力点就是产品化,只有围绕产品持续性开发的需求进行专业队伍建设、科技持续研发、功能持续迭代、品牌体系建设等,才能提升各个主体持续合作的粘性,这也是产学研融合的最佳状态。
如果只是基于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很难发挥产学研的作用,依托于项目的科技立项本身就很短暂,项目一旦做完,课题就结题了,不仅后续的研发跟不上,前端产生的科研成果也没有产业转化的机会,最后能产出的是一篇篇论文和专利,但对释放技术生产力、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对于环境产业而言,其本质是环境公共服务,环境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更多的着力点是技术产品化与服务产品化。联合一批领跑的环境企业和高校,组建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攻关团队,围绕技术与服务打造一批领跑世界的产品,是环境产业高质量升级建设的有效路径。
具有“产业特质”的企业才堪当深度融合主体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牵头主体,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开展校企合作,对参与合作的企业要建立一套重点筛选的标准和原则。目前我国有4万多家环境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工程公司、项目公司,他们是产业建设的主力但不是产学研合作的主力。工程项目公司围绕项目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周期短,缺乏持续投入,不具备将技术产业化的条件,不能牵头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要有“产业特质”,具备产业转化的能力,有规模、有影响力。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一定是某一领域的领跑企业,对这一领域有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带头的作用,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导入产业资源,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规模、研发投入实力、市场号召力等。同时,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者和主要参与人,企业家要有情怀、有战略、有定力,重视和尊重技术,在技术创新和迭代方面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有为技术创新开发持续投入的规划,将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
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要有产品开发的布局。产品开发作为校企合作的着力点,需要持续的投入、稳定的团队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而言,产品也是其价值输出的核心载体,所以企业必须有核心产品以及产品持续开发的决心。只有那些长期关注特定客户群、针对特定场景做特定产品持续开发的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对象。这些企业有耐心、有积淀,聚焦特定的客户群体,可以为技术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做长期的设计规划、持续的研发投入、产品更新。
机制体系建设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机制改革,企业家、科学家、教授各自的职能不应错位,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所长,深耕下去,教授专注于科研创新,企业家更贴近市场,专注于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内容。不同层面的机制改革,就是要看把指挥棒放在谁手里,在不同的阶段担起主要任务,激发活力。从面向市场与需求的科研机制创新改革来看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筛选机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适合转化,进入到产学研融合范围的科研成果只是很少一部分,最终能够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满足教育需求、尖端科技攻关、未知问题探索等研究成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转化要求的科技成果筛选机制。
(2)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能够转化为产业的科研立项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不是所有的科研立项都能实现成果转化,但实现成果转化的科研立项一定是基于需求,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不仅是筛选现有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对于新的科研立项要选择正确方向,科研的任务也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判断,针对性的进行立项研究,而不是为了解决点上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课题立项,产出的成果往往缺乏后端产业化的市场动力。最贴近、最了解市场需求的是企业家,所以能转化的科技成果在立项之初就需要企业家介入,与企业进行合作。
(3)优化管理机制,激活各个主体积极性。一方面,优化科研立项的管理机制,在课题申报、立项审批、中期考核、课题验收、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化机制,让老师从繁琐的流程工作中解脱出来,消除科研工作者后顾之忧,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另一方面,优化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权责划分等机制,规避在经济利益、专利产权、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潜在风险,让企业家和老师都没有顾虑,全心全力联合打造产品。
双向链接平台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解码器
产学研深度融合本身是为了促进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各个主体有自己的诉求与主职工作,需要有平台在中间作为链接器,将各单位相关工作串联起来,做好协同融合的沟通链接。
科研的逻辑与产业转化的逻辑不同,需要有双向的平台来做链接和解读,链接各个产学研主体,解读和沟通主体之间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与困扰,这就要求平台既要懂科研又要懂产业。
产学研融合需要双平台的双向链接,从桥的两头构建科技供给和产业转化两个支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途。一头是以北大环境学院产学研中心为纽带,解析科研工作的逻辑。从高校的视角来看待产学研,侧重于科研产出,关注于产出什么、转化什么、融合什么,核心是对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的体系建设,要懂科研的逻辑。另一头是以E20环境平台为纽带,解读环境产业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研侧重于经济价值,更关注于市场需求、产业趋势、转化成效,追求于建立产业生态体系。
原标题:如何实现环境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上一篇:江西吉安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
24家!合肥市第四批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名单公示2022-02-05
-
广东:垃圾焚烧发电企业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垃圾处理量及相关电量情况发布2022-02-03
-
英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力争4月试运营2022-02-03
-
《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摘要2022-02-03
-
1.3万亿定了!2类环保企业要高度注意!这些环保装备潜力可期2022-01-25
-
环卫企业如何拥抱数字经济?2022-01-23
-
企业能否自行处置自身产生的危废?如何进行设计、施工?2022-01-22
-
宽严相济,大连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助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01-22
-
24家环保企业2021创业板过会 拟募资总额达162亿2022-01-21
-
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2022-01-20
-
专利保护再加强,环保企业推技术上“重头戏”2022-01-20
-
生态环保企业应如何“四化”运营 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2022-01-19
-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发布2022-01-19
-
生态环保企业应如何“四化”运营,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2022-01-18
-
海水养殖“硬”监管?不如企业先行“软”整改!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