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理助力环境质量跨上新台阶 无锡高质量发展绿色更足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1-21 10:01:20
热度:60
源头治理助力环境质量跨上新台阶 无锡高质量发展绿色更足近期,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鲜出炉,2021年无锡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际,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佳。 空气环境
近期,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鲜出炉,2021年无锡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际,生态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佳。
空气环境质量:PM_2.5平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82.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首次达到300天。
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94.4%,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首次达到90%以上。太湖连续14年安全度夏,湖体水质为近10年来最好。
这是无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的一份绿色生态答卷,也是无锡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源头治理起步之年交出的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严”字为先 严格惩戒“一法”明
这一年,无锡市坚持谋定即动,完善制度建设,在强化系统治理水平上不断出招,制定生态文明责任清单,出台严格惩戒办法,将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连续6年把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作为新春第一个全局性会议。专门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两河”(京杭运河、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强化两河整治的制度及组织保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分管副市长每月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例会,及时推动部署攻坚问题的解决。
机制建设方面,在全省率先完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的调整,重新整合污防攻坚力量和机构设置,实现了省厅第二专员办、市纪委监委、市攻坚办指挥部及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四个协同”。责任传导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三级“点位长”“断面长”制,每月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存在不达标风险的国省控站点、断面下发预警函,对排名落后的“两长”进行约谈帮扶及媒体曝光,通过预警、约谈、惩戒等手段,进行压力传导。考核惩戒方面,在高质量发展考核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关于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市(县)区人民政府实施严格惩戒措施的实施办法(试行)》,严格环境质量考核,通过收取惩戒金、暂停项目申报、暂停生态环境类荣誉表彰,对主要领导实施约谈、曝光等措施,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源”字为要 源头管控“一线”穿
这一年,无锡市以“减污降碳、源头治理”为总要求,将源头管控理念贯穿全年污防攻坚目标任务部署推进落实中,促进环境治理从“最后一公里”转向“源头零距离”。
年初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源头治理为主要方向,排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百千万”工程,全年共完成15个产业集群整治项目、960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1600个水污染防治项目、17431个大气治理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从源头减少了污染排放,从根本上提升了污染治理能力,全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公司采用水性涂料后,水性漆年使用量为75吨,共计从源头减少排放VOCs约53.6吨/年。”走进新吴区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拿出的清洁原料替代项目报告颇为亮眼。这是无锡成功推动清洁原料替代行业集群整治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仅新吴区2021年就有55家企业完成了清洁原料替代,全年共计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350吨。面对近年来日趋加重的臭氧污染形势,无锡2020年就下发《无锡市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攻坚28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原则,2021年4月全省首个源头治理现场会在无锡召开。为帮助企业迅速找准突破口,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全年共组织专家对435家企业开展帮扶,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源谱库建设。
机动车尾气是秋冬季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10月,无锡市便出台对部分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实施补贴的新政,对符合条件的淘汰车辆给予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退坡”补贴机制。2021年11月,无锡市又发布扩大市区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区域公告。一边是限行,一边是补贴,在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更多车主做出了明智选择。2021年全市共受理淘汰车辆补贴申请2.5万辆,核发补贴资金3.2亿元。第四季度,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的双重控制下,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取得了全省最优的好成绩。
水环境整治也离不开源头治理。作为航运主干河流,“小、散、乱”非法码头扬尘漫天,曾是困扰京杭运河无锡段的一条“疮疤”。2021年11月30日,随着新光储运非法码头遗留的两座吊机被强力破拆,无锡市非法码头实现“清零”。通过系统整治,曾经的非法码头有的变为公园绿地,草木葱茏,有的被改造升级为规范码头,污染物接收设施一应俱全,岸电设施也正逐步配套到位。目前,京杭运河无锡段沿线港口码头共建设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68套,实现100%全覆盖,具备了应收尽收的能力。
如果把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健康人的肌体,那么污水处理厂就是人体的肾脏。近年来,无锡市持续以高标准推进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呵护生态环境系统健康肌体。2021年国内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在无锡宜兴建成,该厂引领“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绿色发展新理念,打造出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开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间。目前,全市已有城镇污水处理厂49座,2021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总规模达257.2万吨/日;全市新(改)建6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盖率达90%,受益农户8.5万余户,位居全省前列。
“智”字为基 智慧物联“一网”通
这一年,无锡市强化科技支撑,以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环保”项目建设,以智慧监测助力精准管控,以问题导向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无锡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升级东绛超级站,新建10个大气光化学评估监测站、2个大气传输通道监测站、2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站和300个加密微型网格站,建成综合性大气环境污染立体监测系统。据了解,这个系统是无锡市“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项目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有了这些“火眼金睛”的加持,结合国际最先进的红外遥感光谱仪、走航监测车等移动监测设备的精准校核,无锡环保铁军神通加倍,全年在网格预警数据的指引下,利用走航监测车对颗粒物、积尘、VOCs、NO_2等多种污染源展开针对性走航共计270余次,累计走航12213公里,精准发现问题967处。
“智慧环保”项目不仅在大气治理方面贡献突出,在水环境治理上也是大显神通。“我们通过治理场景把散落在各个地方的生态要素关联起来,然后进行数字赋能。”无锡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副主任石浚哲介绍说。新建成的无锡市运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在助力京杭运河实现“增Ⅲ”目标中立下汗马功劳,该系统也获评江苏省智能环境治理实验基地称号。“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紧盯着总磷和浊度的实时数据,无论白天夜晚,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展开针对性行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何永军回忆道,去年11月的某天晚上,新虹桥到硕放大桥总磷数据突然明显“爬坡”,属地新吴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人员对京杭运河新吴沿线开展了涉水企业和码头检查。
在太湖治理上,也处处可见“黑科技”的力量。无锡已建成“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对142公里太湖岸线、84个蓝藻打捞点、89个视频监控点巡视全覆盖。2021年,无锡首次在太湖安全度夏巡湖工作中采用无人机“巡飞+视频”实时直播方式,对太湖沿岸水域蓝藻水华情况进行立体式监控巡视,实现了前方图像实时传输、后方指令实时传达,保证了问题反馈的即时性,为合理布设蓝藻打捞、精准扫除打捞盲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联”字为上 联防联控“一体”抓
这一年,无锡市深入开展“首季争优”“春夏攻坚”“揭榜挂帅出征 奔三冲九清零”等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加强联防联控,协同攻坚,以“星夜不负赶路人 江河眷顾奋楫者”的奋斗情怀,为推进环境问题解决全力以赴,用辛苦指数换取良好生态环境指数。
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联合开展工地扬尘监管,以工地红黑榜奖优罚劣,推进工地扬尘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以VOCs专项整治为突破口,联合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整治。水环境治理方面,依托“保Ⅲ增Ⅲ”行动,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市政园林局联合建立船舶污染监管联动机制,对京杭运河港口、码头、水上服务区和船只开展污染物接收处理系统专项检查,确保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应交尽交;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建立排涝泵(闸)站联防联控机制,对京杭运河81条支浜、52个排涝泵(闸)站联合开展每日巡查和定期监测,科学安排排水时间和强度,减轻排涝对干流水质的冲击。
2021年全市共出动执法41187人次,检查19430厂次,人均执法强度240.86次,发现环境问题、违法行为4410个,排名全省第二,联合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1件,实施强制措施61人。一系列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驾护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擦亮了无锡市高质量发展成色,也擦亮了群众的幸福底色。2021年无锡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率达94.3%,比上一年度提升0.8个百分点,无锡再次入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进一步提升城市“锡引力”,无锡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中,无锡作为最强地级市跻身第12位,比去、上年进步了7位。
踏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无锡将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未来5年生态环境质量要实现显著提升的目标,加快推进实施无锡市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源头治理、生态修复为重要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将最美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绿色成为无锡最美的底色,切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标题:源头治理助力环境质量跨上新台阶 无锡高质量发展绿色更足
空气环境质量:PM_2.5平均浓度2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82.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首次达到300天。
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94.4%,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首次达到90%以上。太湖连续14年安全度夏,湖体水质为近10年来最好。
这是无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的一份绿色生态答卷,也是无锡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源头治理起步之年交出的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严”字为先 严格惩戒“一法”明
这一年,无锡市坚持谋定即动,完善制度建设,在强化系统治理水平上不断出招,制定生态文明责任清单,出台严格惩戒办法,将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连续6年把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作为新春第一个全局性会议。专门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两河”(京杭运河、梁溪河)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强化两河整治的制度及组织保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分管副市长每月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例会,及时推动部署攻坚问题的解决。
机制建设方面,在全省率先完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的调整,重新整合污防攻坚力量和机构设置,实现了省厅第二专员办、市纪委监委、市攻坚办指挥部及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四个协同”。责任传导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三级“点位长”“断面长”制,每月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存在不达标风险的国省控站点、断面下发预警函,对排名落后的“两长”进行约谈帮扶及媒体曝光,通过预警、约谈、惩戒等手段,进行压力传导。考核惩戒方面,在高质量发展考核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关于对污染防治攻坚不力市(县)区人民政府实施严格惩戒措施的实施办法(试行)》,严格环境质量考核,通过收取惩戒金、暂停项目申报、暂停生态环境类荣誉表彰,对主要领导实施约谈、曝光等措施,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源”字为要 源头管控“一线”穿
这一年,无锡市以“减污降碳、源头治理”为总要求,将源头管控理念贯穿全年污防攻坚目标任务部署推进落实中,促进环境治理从“最后一公里”转向“源头零距离”。
年初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源头治理为主要方向,排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百千万”工程,全年共完成15个产业集群整治项目、960个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1600个水污染防治项目、17431个大气治理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实施,从源头减少了污染排放,从根本上提升了污染治理能力,全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公司采用水性涂料后,水性漆年使用量为75吨,共计从源头减少排放VOCs约53.6吨/年。”走进新吴区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拿出的清洁原料替代项目报告颇为亮眼。这是无锡成功推动清洁原料替代行业集群整治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仅新吴区2021年就有55家企业完成了清洁原料替代,全年共计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350吨。面对近年来日趋加重的臭氧污染形势,无锡2020年就下发《无锡市大气臭氧污染防治攻坚28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的原则,2021年4月全省首个源头治理现场会在无锡召开。为帮助企业迅速找准突破口,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全年共组织专家对435家企业开展帮扶,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源谱库建设。
机动车尾气是秋冬季大气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10月,无锡市便出台对部分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实施补贴的新政,对符合条件的淘汰车辆给予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退坡”补贴机制。2021年11月,无锡市又发布扩大市区高排放机动车限行区域公告。一边是限行,一边是补贴,在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更多车主做出了明智选择。2021年全市共受理淘汰车辆补贴申请2.5万辆,核发补贴资金3.2亿元。第四季度,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的双重控制下,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取得了全省最优的好成绩。
水环境整治也离不开源头治理。作为航运主干河流,“小、散、乱”非法码头扬尘漫天,曾是困扰京杭运河无锡段的一条“疮疤”。2021年11月30日,随着新光储运非法码头遗留的两座吊机被强力破拆,无锡市非法码头实现“清零”。通过系统整治,曾经的非法码头有的变为公园绿地,草木葱茏,有的被改造升级为规范码头,污染物接收设施一应俱全,岸电设施也正逐步配套到位。目前,京杭运河无锡段沿线港口码头共建设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68套,实现100%全覆盖,具备了应收尽收的能力。
如果把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健康人的肌体,那么污水处理厂就是人体的肾脏。近年来,无锡市持续以高标准推进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呵护生态环境系统健康肌体。2021年国内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在无锡宜兴建成,该厂引领“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绿色发展新理念,打造出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开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间。目前,全市已有城镇污水处理厂49座,2021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总规模达257.2万吨/日;全市新(改)建600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覆盖率达90%,受益农户8.5万余户,位居全省前列。
“智”字为基 智慧物联“一网”通
这一年,无锡市强化科技支撑,以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环保”项目建设,以智慧监测助力精准管控,以问题导向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无锡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升级东绛超级站,新建10个大气光化学评估监测站、2个大气传输通道监测站、2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站和300个加密微型网格站,建成综合性大气环境污染立体监测系统。据了解,这个系统是无锡市“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项目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有了这些“火眼金睛”的加持,结合国际最先进的红外遥感光谱仪、走航监测车等移动监测设备的精准校核,无锡环保铁军神通加倍,全年在网格预警数据的指引下,利用走航监测车对颗粒物、积尘、VOCs、NO_2等多种污染源展开针对性走航共计270余次,累计走航12213公里,精准发现问题967处。
“智慧环保”项目不仅在大气治理方面贡献突出,在水环境治理上也是大显神通。“我们通过治理场景把散落在各个地方的生态要素关联起来,然后进行数字赋能。”无锡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副主任石浚哲介绍说。新建成的无锡市运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在助力京杭运河实现“增Ⅲ”目标中立下汗马功劳,该系统也获评江苏省智能环境治理实验基地称号。“每天,都有几十双眼睛紧盯着总磷和浊度的实时数据,无论白天夜晚,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展开针对性行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何永军回忆道,去年11月的某天晚上,新虹桥到硕放大桥总磷数据突然明显“爬坡”,属地新吴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人员对京杭运河新吴沿线开展了涉水企业和码头检查。
在太湖治理上,也处处可见“黑科技”的力量。无锡已建成“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对142公里太湖岸线、84个蓝藻打捞点、89个视频监控点巡视全覆盖。2021年,无锡首次在太湖安全度夏巡湖工作中采用无人机“巡飞+视频”实时直播方式,对太湖沿岸水域蓝藻水华情况进行立体式监控巡视,实现了前方图像实时传输、后方指令实时传达,保证了问题反馈的即时性,为合理布设蓝藻打捞、精准扫除打捞盲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联”字为上 联防联控“一体”抓
这一年,无锡市深入开展“首季争优”“春夏攻坚”“揭榜挂帅出征 奔三冲九清零”等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加强联防联控,协同攻坚,以“星夜不负赶路人 江河眷顾奋楫者”的奋斗情怀,为推进环境问题解决全力以赴,用辛苦指数换取良好生态环境指数。
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联合开展工地扬尘监管,以工地红黑榜奖优罚劣,推进工地扬尘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以VOCs专项整治为突破口,联合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整治。水环境治理方面,依托“保Ⅲ增Ⅲ”行动,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市政园林局联合建立船舶污染监管联动机制,对京杭运河港口、码头、水上服务区和船只开展污染物接收处理系统专项检查,确保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应交尽交;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建立排涝泵(闸)站联防联控机制,对京杭运河81条支浜、52个排涝泵(闸)站联合开展每日巡查和定期监测,科学安排排水时间和强度,减轻排涝对干流水质的冲击。
2021年全市共出动执法41187人次,检查19430厂次,人均执法强度240.86次,发现环境问题、违法行为4410个,排名全省第二,联合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1件,实施强制措施61人。一系列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驾护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擦亮了无锡市高质量发展成色,也擦亮了群众的幸福底色。2021年无锡市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率达94.3%,比上一年度提升0.8个百分点,无锡再次入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进一步提升城市“锡引力”,无锡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中,无锡作为最强地级市跻身第12位,比去、上年进步了7位。
踏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无锡将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未来5年生态环境质量要实现显著提升的目标,加快推进实施无锡市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源头治理、生态修复为重要抓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将最美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绿色成为无锡最美的底色,切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标题:源头治理助力环境质量跨上新台阶 无锡高质量发展绿色更足
上一篇:广东省2021年小火电关停公示
-
绿色转型尽显鱼米之乡宜居美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较大幅度改善2022-01-20
-
以环保信用分级分类为抓手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监管更加精准化2022-01-20
-
划重点丨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有哪些?2022-01-20
-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无废城市”建设座谈会2022-01-20
-
2021年生态环境政策分析(二):基于分区管控和价值实现机制的生态修复与保护2022-01-20
-
IIGF观点 | 《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解读2022-01-20
-
乐东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供水设施建设2022-01-20
-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度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的公告2022-01-19
-
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2022-01-19
-
2021年生态环境政策分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双碳”目标2022-01-19
-
贵州省: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2022-01-19
-
2021生态巡礼|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守护绿水青山美丽义乌2022-01-19
-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广东在行动2022-01-19
-
2021年生态环境政策分析(一):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双碳”目标2022-01-19
-
黔东南州从严从实推动生态环境典型案例问题整改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