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李新创:“双碳”目标下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1-02 07:08:10
热度:34

李新创:“双碳”目标下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讯】2021年10月29日,钢之家网站举办“2022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高峰论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

【讯】2021年10月29日,钢之家网站举办“2022年钢铁产业链发展形势高峰论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出席,并在首届钢铁行业“双碳”发展机遇与挑战专题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双碳”目标下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

1钢铁产业发展宏观环境与阶段特征

自疫情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呈“深V形”反弹之后将逐步回归正常化低速复苏,绿色低碳、数字技术以及制造业回流、产业链重塑将改变全球经济运行结构。随着疫情的持续演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今年以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略显疲软,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巩固,制造业景气水平也有所回落,生产放缓,市场需求下降。对于我国钢铁产业,去产能“回头看”和粗钢产量压减是2021年两项重点工作。在供给端,随着粗钢产量压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及国内需求回落,我国粗钢生产将保持低位运行态势。在消费端,预计2021年全国钢材需求将与上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我国钢铁产业具有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属典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让世界更美好、是国内最具全球竞争力产业、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五大主要特征。目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在向高质量时期低碳阶段演进,将以低碳为统领重塑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推动新的技术进步、打造新的产业格局、建成安全的供应链、构建繁荣的生态圈。

2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

针对我国钢铁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七方面关键问题:

一是产能产量双控。产能产量双控或将成为常态化政策。严禁新增产能是“底线”和“红线”,仍将保持高压态势。我国钢铁产量现已进入峰值平台区,在政策调控下,各地压减粗钢产量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粗钢压减建议综合考虑,不宜简单“一刀切”,同时钢铁企业也应合理调控生产节奏。

二是低碳发展。碳中和或将成为第五次工业革命。“双碳”目标将推动钢铁产业构建贯穿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产业链,重构发展格局。在能耗双控及相关政策要求下,我国钢铁产业低碳转型挑战巨大,但势在必行。建议钢铁企业强化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打好高质量减污降碳组合拳。

三是资源保障。对于铁矿资源,应加快建立长期、多元、稳定、高效的高质量铁矿资源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强化境外铁矿资源保障基地建设和权益矿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国内矿竞争力,强化国内铁矿资源基础保障能力;开创进口贸易新局面,稳定进口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对于煤炭资源,我国钢铁行业对优质炼焦煤将保持高位需求,建议优化新双轨定价机制,推进煤炭生产企业与下游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稳定煤炭供应。

四是钢材进出口。在“双碳”战略下,钢材产品应优先保障国内钢材需求和经济发展。建议优化钢材出口结构,支持高端钢材出口、限制普通钢材出口,针对不同钢材产品采取差别化政策;并应鼓励废钢、钢坯等原料和初级产品进口,引导普通钢材进口有序增加。

五是标准化。顺应国家标准化政策导向,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应向全局性、系统性转变,向国内、国际协同发展转变,面向创新引领及推动产业变革,快速响应市场化及定制化需求。建议重点提升高质量标准有效供给,大力推进团体标准发展,强化标准的实施应用,加强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化保障,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扩大我国标准的国际认可。

六是智能制造。在推动智能制造步入“数据利用”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应持续深化数据利用,以效益最大化、服务实时化、决策智能化、运营可视化为目标,将建设新一代钢铁智能管控中心作为智能制造工作重点;应以智能制造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强化生产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节能降耗,提升管理水平。

七是超低排放。“十四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作仍是重点,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钢铁企业应努力实现环保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结合、同步攀升,以“先进环保技术应用+环保管理机制运行+智能决策系统支撑”进一步提升环保综合绩效水平,依托科技创新建立全流程全方位智能环保信息系统。

3钢铁产业低碳发展及能源转型路径

钢铁作为典型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重构与能源产业重构密切相关。我国钢铁产业低碳转型将以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为重点路径,其对能源转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关键因素:

一是碳市场机制。我国钢铁行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通过碳市场的形成,将推动能源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通过碳交易发现价格,从而实现成本传导;还可抑制无效、低效能源投资冲动,将资金有效引导至低碳发展领域,实现优化配置。

二是电气化程度。我国电炉钢发展已经进入机遇期,电力能源转型将为钢铁电气化提供支撑。随着工业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在确保经济合理、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氢能利用。氢能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将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全球钢铁行业都在积极开展氢能冶金实践,普遍分析认为,氢能利用有望实现工业部门的深度脱碳。

四是以低碳为统领的顶层设计。我国钢铁产业将加快制定以低碳为统领的体制机制,构建以低碳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节约能源资源,推动环境协同治理,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上下游生态产业链发展,并配套技术、标准、金融、创新、能力建设等支撑体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