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 40年间碳价或冲2000高位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5-25 14:02:09
热度:52
全国碳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 40年间碳价或冲2000高位据悉,5月(2021年)至今,Wind碳中和指数已上涨8%以上,而临近6月,“碳”言“碳&
据悉,5月(2021年)至今,Wind碳中和指数已上涨8%以上,而临近6月,“碳”言“碳”语更是越来越多。
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同步下发了3份文件——《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遥相呼应《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制度框架呼之欲出。
紧接着5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透露,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本周将组织全国30多家企业进行真实实际测试。
无独有偶,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消息也显示,已经于5月7日至13日,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等机构,在武汉组织开展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的联调测试。
倒计时开始。
大约所有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沙漏,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真的就要来了,“6月底前”不再是一个听起来很远的时间概念。
早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就曾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会尽快启动上线交易。而近年来我国在碳市场层面进行的试点、探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及可借鉴的经验。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3月,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累计成交百亿元,覆盖了20多个行业的数千家重点排放企业。
从国际碳交易机制演变来看,已经开始从“强制责任”过渡到“自主贡献”的阶段,不过《巴黎协定》还是新设置了减缓成果国际转让机制和部门核证减排机制,在进一步增强履约灵活度的同时,确保新的国际碳交易机制复合体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情。
美国碳注册登记处、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Gold Standard、ClimateAction Reserve等,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要的几种核证项目,当然,国际碳交易机制复杂化趋势也逐渐明朗。
对于这一点,业界普遍认同该机制下群体属性的复杂性,包括OranR. Young还将其概括为相互嵌入/嵌套型、集束型、重叠型、中心环绕型、垂直型、协调/冲突水平型等类别。由此也可以看出,建立碳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和“卖”关系的闭环。
但也没有人可以否认,碳市场会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把尖刀。
破开重重未知的迷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落定对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强化市场主体低碳转型能动性,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手段的盘活资源作用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这方面,欧美经验就是明确的指向标。
如欧盟,2020年第三阶段收官全面实现了“排放总量每年以1.74%的速度下降,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至少低20%”的目标;如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首创用拍卖方式分配几乎100%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制度。
每年2.2万亿的规模就在眼前。
说到这,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放后,业界认为我国碳排放资产及减排产品也将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参与。在交易范围、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将酝酿一个或至少长达40年的“零排”机遇,以及万亿级市场。
“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2020年-2030年碳价应为7美元到15美元,2035年大概上升至25美元(160元),2050年为115美元(737元),2060年或将超过300美元(1923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今年2个行业进入核算,未来,石化、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造纸、电力、民航等高耗能行业都将纳入碳市场,这个过程不可逆。而“零碳”甚至“负碳”的期许,值得等待。
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同步下发了3份文件——《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遥相呼应《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制度框架呼之欲出。
紧接着5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透露,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本周将组织全国30多家企业进行真实实际测试。
无独有偶,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消息也显示,已经于5月7日至13日,联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等机构,在武汉组织开展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的联调测试。
倒计时开始。
大约所有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沙漏,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真的就要来了,“6月底前”不再是一个听起来很远的时间概念。
早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就曾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会尽快启动上线交易。而近年来我国在碳市场层面进行的试点、探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及可借鉴的经验。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3月,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累计成交百亿元,覆盖了20多个行业的数千家重点排放企业。
从国际碳交易机制演变来看,已经开始从“强制责任”过渡到“自主贡献”的阶段,不过《巴黎协定》还是新设置了减缓成果国际转让机制和部门核证减排机制,在进一步增强履约灵活度的同时,确保新的国际碳交易机制复合体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情。
美国碳注册登记处、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Gold Standard、ClimateAction Reserve等,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要的几种核证项目,当然,国际碳交易机制复杂化趋势也逐渐明朗。
对于这一点,业界普遍认同该机制下群体属性的复杂性,包括OranR. Young还将其概括为相互嵌入/嵌套型、集束型、重叠型、中心环绕型、垂直型、协调/冲突水平型等类别。由此也可以看出,建立碳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和“卖”关系的闭环。
但也没有人可以否认,碳市场会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把尖刀。
破开重重未知的迷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落定对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强化市场主体低碳转型能动性,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手段的盘活资源作用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这方面,欧美经验就是明确的指向标。
如欧盟,2020年第三阶段收官全面实现了“排放总量每年以1.74%的速度下降,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至少低20%”的目标;如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首创用拍卖方式分配几乎100%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制度。
每年2.2万亿的规模就在眼前。
说到这,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放后,业界认为我国碳排放资产及减排产品也将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参与。在交易范围、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将酝酿一个或至少长达40年的“零排”机遇,以及万亿级市场。
“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2020年-2030年碳价应为7美元到15美元,2035年大概上升至25美元(160元),2050年为115美元(737元),2060年或将超过300美元(1923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
今年2个行业进入核算,未来,石化、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造纸、电力、民航等高耗能行业都将纳入碳市场,这个过程不可逆。而“零碳”甚至“负碳”的期许,值得等待。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已实施2021-05-20
-
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2021-05-20
-
全国碳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如何铺就“黄金赛道”?2021-05-10
-
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制度文件2021-04-29
-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2021-04-27
-
中办、国办发文: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和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机制2021-04-26
-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2021-04-26
-
庞军:碳中和目标下对全国碳市场的几点思考2021-04-08
-
周小川:建立什么样的碳市场2021-04-01
-
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来了!2021-03-31
-
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的通知2021-03-31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现状2021-03-30
-
国务院: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03-26
-
中国式碳市场 | 全国碳市场启动第一年 我们需要关注什么2021-03-25
-
逾83亿元!2020年湖北碳市场交易额占全国“半壁江山”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