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焕发新姿造福于民,绿农环境宜兴复耕省级验收通过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5-17 15:03:11
热度:58

焕发新姿造福于民,绿农环境宜兴复耕省级验收通过2021年5月10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会议,对全省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进行部署。省政府会议强调,要按照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

2021年5月10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会议,对全省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进行部署。省政府会议强调,要按照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督察意见书》要求,严格依法依规,拿出过硬举措,坚决抓好问题整改,土地复耕复垦到位。江苏省虽一直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但近年来在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着着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205平方公里,这里具有多年工业发展史,生态环境欠账多、采矿废弃地区开发利用难、修复治理任务艰巨等成为该区转型发展道路上的难题。近日,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土部门的验收管理办法,浙江绿农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绿农环境)所负责的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复耕项目已于2020年12月25日通过无锡市市级验收,2021年3月4日完成江苏省省级验收并通过。

据了解,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西南部的黄泥山矿坑为历史遗留问题的矿区废弃地。2018年,绿农环境取得宜兴市丁蜀镇废弃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实现复垦不少于700多亩土地的目标。
 

(丁蜀镇黄泥山废弃矿坑卫星图)

精准治理、绿农环境以科技唤醒沉睡土地

上世纪50年代,依托当地的石料资源,宜兴市丁蜀镇相继建起了水泥厂与石灰厂,虽然推动了当时丁蜀镇经济的发展,但绿色山体被开挖得满目疮痍,当地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地闲置和安全隐患问题。黄泥山废弃矿坑整体地势起伏大,为北高南低,周边道路崎岖不平,矿坑深约30米。长1000多米,宽2000多米,总容积约1000万立方米,整体土壤重塑所需方量约1000余万方。

经多方位考察、现场勘探,绿农环境发现矿坑边缘往南约2千米有运河和码头,水上运输便利;且矿坑东部毗邻公路,路上交通较为方便。据此交通优势,绿农环境针对丁蜀镇的废弃矿坑综合治理作出了科学规划,将实施方案分为4个过程,包括场地平整及配套设施建设、回填料收集运输及质量控制、矿坑回填、表层土复垦。每个过程又包括若干具体作业内容,每个作业内容互相配合、互相衔接。最终根据《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程》对复垦土地质量进行预验收,包括土地的土壤肥力、污染成分检测、有机质检测、pH测量等,保证复耕后的土地能够作为农业用地使用。

据介绍,绿农环境拥有国内唯一完整且完善的复耕复绿业务链和行业唯一的建筑废弃物信息化模型,且一直在探索系统化解决建筑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其研发团队在渣土填充、土壤重塑、泥浆资源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性实验室研究成果已完美应用到丁蜀镇复垦项目中。

绿农环境充分调研了周边城市近两年地下工程开挖弃土和泥浆产量,保证回填料方量充足。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城市无用且无污染的建筑渣土,将其资源化分类集散处置至废弃矿坑中,作为废弃矿坑复耕复绿的基础原材料来源。

绿农环境负责人介绍道:“矿坑回填复垦要从源头上就要把控好质量,首先在回填料收集运输环节,我们对工程弃土和泥浆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重金属、污染物、有机质、电导率、PH等。丁蜀镇项目回填复垦土地一共约700亩,我们源头取样检测数目就有500个,确保回填料来源可靠、无污染。项目完成后,我们的研发技术人员再对回填压实度、固结度进行检测,来保证回填体稳定性。”

秃山变绿山,绿农环境助力荒山变金山

历经周期两年多的复垦综合整治,丁蜀镇昔日的疮疤迎来了治愈与重生。记者了解到,至2020年绿农环境已种植小麦并完成验收,实现了小麦亩产500斤。如今广袤的土地储备,让丁蜀镇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焕发新姿造福于民,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着宜兴高质量发展。

(宜兴市丁蜀镇废弃矿坑复垦后)

据了解,宜兴丁蜀镇的废弃矿区复垦项目并不是绿农环境第一个生态修复典范,其持续在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破解难题,提供治理废矿的良方,类似成功项目经验丰富。绿农环境曾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废弃矿坑进行了复垦整治,整治总面积约1600亩,于2015年通过验收。加上周边整治区域,绿农环境为德清当地共计完成了土地复垦面积3000余亩,水稻产量实现每亩1000斤,并且处理杭州市区建筑渣土3000余万立方米,曾受到市城管委、省国土厅和国土资源部的表彰。

曾经粗放式发展留下的废弃矿坑在绿农环境的综合修复下重披绿衣,就这样资源变资产、成为绿水青山、成为促进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为城市全面高质量发展添上靓丽的一抹绿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