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京津冀生态共建协同发展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5-14 19:14:55
热度:65

京津冀生态共建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同时传出好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7.5%,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

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同时传出好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7.5%,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0.0%,河北省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8.5%。

近年来,京津冀加强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合作机制,共同保护碧水蓝天,生态共建的底色日益亮丽。

专项规划密集推出,协同治污力度空前

风景优美的塞外小城崇礼,因承担2022年冬奥会部分项目引发更多关注。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推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进入“快车道”。

在京津冀区域,对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既是筹办冬奥会带来的利好,也是区域能源转型、提升环境质量的历史机遇。

多年来,北京市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推进工业、生活领域压减燃煤,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和太阳能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在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形势下,北京市燃煤消费量从峰值的3000余万吨降至2020年的173万吨,累计减少94%;电力、燃气等清洁优质能源占比提高到98.1%。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3个率先的突破口之一,已写入中央文件。

为推动三省市协同治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京津冀三地不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完善合作机制,协防共治。2013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北京市与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天津市与河北省唐山市、沧州市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治理结对合作工作机制(“2+4”结对合作机制),签订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书。在协作小组的推动下,三地共同对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实施减排措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各自为战”向“集团作战”转变。

2015年1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划定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线。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明确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攻坚阶段,2018年7月1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作。

三地统一立法、统一标准

“轰油门,再轰油门!”在大兴区凤河营进京检查站,检测人员正在空踩油门,对一辆14米长的重型卡车进行尾气检测。

“1.42”,连续4次检测后,不透光烟度计报出检测结果,其法定限值为1.32,这意味着,这辆重型卡车尾气排放超标。找到货车司机,北京市大兴区生态环境局执法队队员张冬琳现场对其进行普法。

以前,检出尾气超标,一般会罚款和劝返,新条例实施后,生态环境部门会出具维修复检催告单,10个工作日内维修复检合格才能销号,否则就会被录入超标排放“黑名单”。

张冬琳所说的新条例,是2020年5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同步实施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根据条例,如果一辆天津的超标大货车在北京被查,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都能通过机动车超标数据平台查询到这辆车的超标信息。以后,这辆车无论行驶到北京、天津还是河北,都将被重点检测。

依据京津冀三地源解析结果,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是区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为此,京津冀三地决定通过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立法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0年1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文本,河北、天津也相继通过,并于2020年5月1日起同步施行。强化移动源联动执法,对超标车辆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处罚力度,成为京津冀立法工作协同的标志性成果。

另外,京津冀区域还率先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生产、销售、使用进行全过程管控,2017年4月,三地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标准《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于同年9月1日起同步实施。

区域协同,联防联控是关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搭建了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平台,统一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分级标准、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同步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同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削峰降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三地实现上下游溯源治污、源头护水带来重大机遇。

2018年,《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按照协议,北京市、河北省按照“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原则,建立协作机制,按月组织开展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联合监测,共同出资设立生态补偿金。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张家口、承德两市生态补偿金19.8亿元,112项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

此外,三地共同完善水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编制首个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轮值组织开展京津冀联合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为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妥善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联动执法,打击交界地区环境违法“不手软”

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移交给北京6处卫星遥感发现的散砂问题点位,涉及太行山东麓,在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和河北省涞水县的交界处。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金彦祥接到任务后,检查发现要确定管辖范围很难,因为有些地块行政区划在北京,而土地权规划在河北。

“按照行政区划来,该谁的就谁管!”北京、河北两地多部门协商后确定了策略,6处污染点位得到了清理整顿。如今,房山区大石窝镇政府已经在原来的场地种上了树,现场环境彻底改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三地一直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2015年11月,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三地生态环境部门确立了定期会商、联动执法、联合检查、信息共享、重点案件“回头看”等五项工作制度。每年七八月,还要召开一次联动执法工作联席会,共同确定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

2019年,京津冀三地的联动执法层级进一步下沉,在省级联动的基础上,建立相邻县、区、市间的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北京市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的所有区都完成了联动执法下沉工作,这就意味着,区级的问题自行联动解决即可,高效快捷。

从传统的“各扫门前雪”到抱团合作、寻求共赢,如今,京津冀三地携起手来,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让生态共建共享的步伐更加坚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