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关于征求《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3-30 14:03:58
热度:145

关于征求《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关于征求《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 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中华人民

关于征求《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
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编制了《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按照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规则要求,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将意见建议书面反馈我部,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文档同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监测司曹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
  邮编:100006
  附件:1.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
  2.《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3.水质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
  4.《水质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1年3月24日  (此件社会公开)
  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显微镜计数法
  (意见征求稿)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浮游植物的显微镜计数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中浮游植物的测定。
  当使用0.1 ml计数框,样品浓缩50倍时,对角线方式方法检出限为 9.2×103 cells/L;行格方式方法检出限为3.0×103 cells/L;全片方式方法检出限为9.2×102 cells/L;随机视野
  方式的方法检出限与观察的视野数、显微镜视野面积有关,按附录A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藻类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浮游藻类,包括原核的蓝藻门和其它各类真核藻类。
  3.2
  显微镜计数视野 microscope counting field
  显微镜视野中一定面积的计数区域。
  3.3
  检出限 detection limit
  在 99%概率下,样品中可被检测到的最低浮游植物密度。
  4 方法原理
  在显微镜下,对样品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人工分类和计数,计算单位体积样品中各种类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 碘化钾(KI)。
  5.2 碘(I2)。
  5.3 甲醛溶液:ω(CH2O)=37%。
  5.4 鲁哥氏液(Lugols solution)
  称取 60 g 碘化钾(5.1),溶于 1000 ml 水中,再加入 40 g 碘(5.2),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静置 24 h 以上。鲁哥氏液在室温避光条件下可保存 1 年。
  6 仪器和设备
  6.1 浮游生物网:25 号筛绢网,网孔直径为 0.064 mm,网呈圆锥形,网口套在铜环上,网底端有出水开关活塞。
  6.2 采样瓶:30 ml 棕色玻璃广口瓶(具塞)。
  6.3 显微镜:物镜 4×、10×、20×、40×,目镜 10×或 15×。
  6.4 浓缩装置:筒形分液漏斗,1 L。
  6.5 样品瓶:50 ml 的棕色玻璃广口瓶(具塞)。
  6.6 超声波发生装置:工作频率 40 kHz。
  6.7 微量移液器:100 μl。
  6.8 藻类计数框:0.1ml、面积 20 mm×20 mm,框内划分横直各 10 行格,共 100 个小方
  格。
  6.9 盖玻片:面积 22 mm×22 mm,厚度小于 0.2 mm。
  6.10 计数器。
  6.11 显微镜物镜测微尺。
  6.12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
  6.13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 样品
  7.1 样品的采集
  7.1.1 定性样品
  使用浮游生物网(6.1)采集定性样品。关闭浮游生物网底端出水开关活塞,在水面表层至0.5 m水深处(或根据研究需要确定的其他水深),以20 cm/s——30 cm/s的速度缓慢做“∞”形往复拖动约 1 min——3 min;也可沿表层至 0.5 m 水深处缓慢拖动,滤过 1.5 m3——5.0 m3体积的水体。将浮游生物网(6.1)提出水面,水体自然通过网孔,待底部还剩少许水体(5 ml——10 ml)时,将底端出口伸入采样瓶(6.2)中,打开底端活塞收集定性样品。
  7.1.2 定量样品
  按照 HJ/T 91 和 HJ 494 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
  一般采集不少于 500 ml 样品。当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密度小于 106 cells/L,采集不少于 1L 样品。
  7.2 样品的保存
  7.2.1 定性样品
  定性样品在 4 ℃——10 ℃冷藏避光条件下可保存 36 h。高温环境下采集的定性样品在保存前需逐渐降温,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对浮游植物细胞产生损伤。
  7.2.2 定量样品
  向每 1000 ml 定量样品中加入 15 ml 鲁哥氏液(5.4)。室温避光条件下可保存 3 周;1 ℃——5 ℃冷藏避光条件下可保存 12 个月。
  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应每周检查鲁哥氏液的氧化程度,如果样品颜色变浅,则应向样品中补加适量鲁哥氏液,直到样品的颜色恢复为黄褐色。
  若定量或定性样品含大量有机质、需储存 12 个月以上时,应加入甲醛溶液(5.3)固定,每 100 ml 样品加 4 ml 甲醛溶液(5.3)。
  8 分析步骤
  8.1 混匀样品
  每次取样前,必须采用上下颠倒至少 100 次的方式充分混匀所采样品。
  8.2 定性样品的分析
  在显微镜(6.3)下观察定性样品(7.1.1),鉴定浮游植物的种类,并建立清单,为定量分析做好准备。
  根据调查的需要,确定需鉴定到的分类单位,一般情况下,鉴定到属即可。
  8.3 定量样品的分析
  8.3.1 调整浮游植物密度
  8.3.1.1 样品浓缩
  当定量样品(7.1.2)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小于 107 cells/L 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浓缩。
  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 105 cells/L——106 cells/L 时,样品浓缩 50 倍;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 106 cells/L——107 cells/L 时,样品浓缩 10 倍。最终使浓缩后加入计数框中的 0.1 ml样品约含有 500 个——10000 个浮游植物细胞。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初步判断可参照显微镜计数(8.3.2)进行。
  将全部定量样品摇匀倒入浓缩装置(6.4)中,静置 48 h。用细小虹吸管吸取清液置于烧杯中,直至浮游植物沉淀物体积约 20 ml。旋开浓缩装置(6.4)底部活塞,将浮游植物沉淀物放入 100 ml 量筒中。用少许清液冲洗浓缩装置(6.4)1——3 次,一并放入量筒中,再用清液定容至所需浓缩倍数的体积。为了减少浮游植物吸附在浓缩装置壁上,在静置过程中,
  应适时轻敲浓缩装置器壁。
  8.3.1.2 样品稀释
  当定量样品(7.1.2)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大于 108 cells/L 时,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
  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 108 cells/L——109 cells/L 时,样品稀释 10 倍;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大于 109 cells/L 时,样品稀释 100 倍。经稀释使加入计数框中的 0.1 ml 样品约含有500 个——10000 个浮游植物细胞。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初步判断可参照显微镜计数(8.3.2)进行。
  对于含有细胞聚集成团的浮游植物样品,当不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稀释前需进行超声波处理:(1)群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个体较易被辨识,能够对群体中的细胞进行计数;(2)当群体中所含细胞数量与群体体积或长度有固定比例时,如空星藻、盘星藻、丝状藻等,可以将群体作为计数对象,依据比例得到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超声波处理具体步骤为:取混匀的 30 ml 定量样品于样品瓶(6.5)中,用超声波发生装置(6.6)处理约 10 min 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仍存在大量未分散的细胞团,则需延长超声波处理时间,直至能够准确计数。
  根据稀释倍数,选取相应体积的容量瓶,量取不少于 25 ml 混匀后的定量样品或经超声处理后的样品,用水定容至刻线。如要保存稀释后的样品,应注意补充鲁哥氏液,使稀释后样品中的鲁哥氏液浓度与稀释前一致。
  8.3.2 显微镜计数
  8.3.2.1 准备
  将样品放至室温,用微量移液器(6.7)取 0.1 ml 混匀样品,注入藻类计数框(6.8)中,用盖玻片(6.9)将藻类计数框完全盖住,静置约 5 min 后,开始计数。藻类计数框内应无气泡,如有气泡应重新取样。
  8.3.2.2 选取计数方式
  根据 8.3.1 调整后的浮游植物的密度,选用合适的计数方式,使测定过程中浮游植物细胞的总计数量为 500 个——1500 个。表1为推荐选用的计数方式。  8.3.2.3 计数
  8.3.2.3.1 全片计数方式
  在 40×物镜下,逐一观察藻类计数框中全部 100 个小方格,分类计数每个小方格内所有浮游植物细胞,并用计数器(6.10)记录下每行的分类计数结果。若藻细胞体积较大,可降低物镜倍数。
  8.3.2.3.2 行格计数方式
  在 40×物镜下,逐一观察藻类计数框中第 2、5、8 行,共 30 个小方格,分类计数每个小方格内所有浮游植物细胞,并用计数器(6.10)记录下每个小方格的分类计数结果。若藻细胞体积较大,可降低物镜倍数。
  8.3.2.3.3 对角线计数方式
  在 40×物镜下,逐一观察位于藻类计数框对角线位置上的 10 个小方格,分类计数每个小方格内所有浮游植物细胞,并用计数器(6.10)记录下每个小方格的分类计数结果。若藻细胞体积较大,可降低物镜倍数。
  8.3.2.3.4 随机视野方式
  在 40×物镜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视野,分类计数每个视野内所有浮游植物细胞,并记录下每个视野的分类计数结果。若藻细胞体积较大,可降低物镜倍数。计数前应测量显微镜视野面积,测量方法参见附录 B。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9.1 结果计算
  样品中浮游植物细胞密度(cells/L),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9.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以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0 精密度
  6家实验室分别用全片计数、行格计数、对角线计数和随机视野计数对浮游植物密度为1×107 cells/L、3×107 cells/L、5×107 cells/L、1×108 cells/L 的实际样品进行了7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11%,2.9%——10%,2.7%——11%,4.8%——8.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5.6%、7.1%、21%。计算测定结果对数值的 95%置信区间,再取反对数得到的实验室间95%置信区间见表2。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1 浮游植物均匀性
  在开始显微镜计数前,应确认浮游植物在计数框中分布的均匀性。使用低倍数物镜观察浮游植物在整个计数框中的分布情况,若分布不均匀,应重新取样。
  11.2 最少计数量
  在单次测定中,浮游植物细胞计数总量不少于500个。当发现测定精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可适当增加每次测定中浮游植物细胞的计数总量。
  11.3 精密度控制
  每一样品测定两次。两次计数结果相对偏差应≤15%,否则应增加计数一次,直至某两次计数结果符合这一要求为止。测定结果为相对偏差≤15%的两次计数结果的平均值。
  12 注意事项
  12.1 如遇到一个浮游植物细胞的一部分在行格或视野内,而另一部分在行格或视野外,在行格上线或视野上半圈的细胞不计数,而在行格下线或视野下半圈的细胞计数。
  12.2 计数过程中,如果发生样品水分蒸发,在计数框中形成气泡,则弃去本片重新取样计数。
  原标题:关于征求《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显微镜计数法(征求意见稿)》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相关资料下载:附件1&2.pdf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