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延伸资源化产业链发展 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19:04:27
热度:66

延伸资源化产业链发展 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近年来,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建筑垃圾堆积的问题,仅仅依靠填埋是不够的,资源化发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近年来,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建筑垃圾堆积的问题,仅仅依靠填埋是不够的,资源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仍然较低,市场矛盾凸显,寻求资源化出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延伸资源化产业链发展 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建筑垃圾逐渐成为社会垃圾的主要来源,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发展这一热点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1、建筑垃圾年产量巨大,2020年或达峰值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垃圾量逐年成上升趋势。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专委会主任助理李文龙给出的数据显示,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只增不减,弃土大量产生,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的70%,这较2000年前的30-40%的占比,增幅相当大。
参与该议题讨论的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所所长余毅亦指出,中国建筑垃圾产量与日俱增,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约为15.5——24亿吨,到2020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能达到峰值。
2、资源化率不足10%,建筑垃圾资源市场矛盾凸显
存在的同时,可以看到,国家“十三五”正着建筑垃圾向资源化的方向发展,这无疑给占地巨大的建筑垃圾指明了方向。但目前不可回避的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市场失灵现象凸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有限,再生产品单调,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研发成本高,无形中给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增加了门槛。
有建筑企业就提出了业内的困惑。建筑垃圾资源化目前存在五大瓶颈,即建筑垃圾处置原有利益链难以打破,在处置建筑垃圾过程中企业过度依赖政府买单、补贴,建筑垃圾资源化后的再生产品的市场容纳量理解不够,业内对建筑垃圾的构成理解不够,一些企业对工艺技术的配置不符合国情。
一些因为企业没有深加工技术,仅能将较为洁净的建筑垃圾利用矿山破碎线破碎成骨料,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资金回收慢。因此,企业常常以此理由向政府追求补贴或者进行圈地(附加项目)活动。离开政府补贴或者其他收益,企业没有自主生存能力。
据余毅介绍,当前我国约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从事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再生砖。虽然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产品被列入行业或地方标准,满足相关建材的质量要求,但由于现阶段市场对再生产品的认识不足,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售价比常规天然材料产品低,销路也不畅。除了正规建筑垃圾填埋消纳场的低价竞争外,市场上还存在一些非法处置点:一边盗采砂石低价销售,一边低价填埋建筑垃圾,在两个环节非法恶性竞争。
不仅如此,尽管目前建筑垃圾处置方式多样,直接填埋、填坑造地仍是主要方式,资源化处置的方式占比较低,这从目前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厂的构成即可看出。数据显示,我国18个省市共有建筑垃圾处理厂867座,其中填埋717座,堆放83座,资源化处理仅有67座。余毅称,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1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已达到75%,日韩达到95%。
在李文龙看来,建筑垃圾以填埋为主,非法丢弃现象普遍,危害严重。他给出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 916.1万公顷。其中,城市面积占46.5%,合6389.8万亩。按一万吨的建筑垃圾占地2亩计(堆高5米),我国每年至少产生15亿吨,一年就占地30万亩以上。
“建筑垃圾如总是堆放,用不到200年,我国的城市土地都将被建筑垃圾所覆盖!”李文龙提醒道。
3、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发展刚性需求
长期以来,国家和行业都在探索建筑垃圾的出路问题。与会专家认为,近几年,建筑垃圾产业政策不断在深化具体,从2016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确立的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到工信部、住建部2016年12月发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具体措施办法,可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正迎来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李文龙提出,我国每年建筑行业骨料需求100亿吨左右,如果建筑垃圾能资源化成为再生骨料作为建筑行业骨料的话,建筑垃圾问题将有望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城市发展的刚性需求,该行业在近期会随着一批政策的下发,有一波快速发展。
不过余毅认为,国家政策仍有待完善,这是因为,从国家政策来说,多停留在方向性指导方面,难以指导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进行具体工作;从地方政策来说,各地对于“资源化处置”的理解尚显羸弱,能够具体落实和操作的配套政策始终脱节,企业呼吁更多可落实、可操作的政策出台。
李文龙建议,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给出建筑垃圾资源化方向和关键抓手。与此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即积极扶持,又要搞好监管,管好两头,促实中间,抓好源头申报核准,完善收费制度和标准,出台强制应用措施,解决再生产品出路,培育市场条件。企业则要认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困难与复杂性,依靠技术和创新,依靠自身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原标题:建筑垃圾资源市场矛盾凸显 资源化之路势不可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