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危废市场冰火两重天 多项行业壁垒亟待打破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19:03:29
热度:82
千亿危废市场冰火两重天 多项行业壁垒亟待打破【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危废处置作为法律、政策引导型行业,随着2016年新版危废名录和两高司法解释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加之“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危废处置作为法律、政策引导型行业,随着2016年新版危废名录和两高司法解释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加之“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入增加,危废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欣欣向荣的背后仍存在发展掣肘,多重行业壁垒亟待打破。千亿危废市场冰火两重天 多项行业壁垒亟待打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全国危废的产生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2011到2015年间,年全国危险废物的排放量由3431.22万吨上升到3976.40万吨。预计到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排放量将突破5000万吨。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强对危废处置的管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2016年出台的“土十条”间接对工业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治理提出治理要求;新版危废名录增加了117种危险废物;两高司法解释出台,明确倾倒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即可认定环境污染罪。由此可见,随着政策收紧,危废管制逐渐走上正轨。
结合我国目前危险废物管理的形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刘建国表示,今后危废源头的管理将越来越精细,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执法尺度越来越严格,处理利用也将越来越先进。
监管政策频出,治理需求不断释放,业内预计,到2020年危废处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近2000亿元。高利润、高盈利引得资本、跨界者强势进入,跑马圈地纷纷抢占市场,局部整合并购动作频频。
然而,现状是,危废行业还未完全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行业仍然面临着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实际运营不足,处理能力分布不平衡,企业规模小、综合能力不强等发展困境。
危废处置缺口加大,有效资质不足。据统计,全国1500多家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的处理类别和能力。结果显示,全国62%的企业仅能处理1-10种危废品类,而能处理25种以上危废品类的企业仅占1%。
行业标准缺失,与一般废弃物无清晰界定。有些危废经过高温蒸煮等工艺已经变成了一般的废弃物,在没有严格定义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被贴上危废标签没有明确的标注界定。
对此,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凌江主任曾表示,由于我国危险废物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产废单位责任界定不清晰,仍有大量的危险废物被瞒报、漏报或者去向不明,危废制度盲区和漏洞依然存在。
建项目审批慢、落地周期长。由于危废的高危性、复杂性,危废项目设计、建造、验收等各环节均较繁琐,且项目审批需上报环保部,程序多而杂。一般一个中型的危废项目从立项申报到终通过验收投入运行需要3-5年时间,而大型危废项目甚至需要6年以上。加之选址困难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危废项目的产能落地速度也非常慢。
处理能力分布不平衡。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发现,从地域上看,危废处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广东,占全国等级危废处理能力的近40%。危废处理行业显现出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意味着污染大省的就地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危废需要运输到外地处理。
专业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危险废物处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经营许可资质申请周期长,处理设施技术要求严格、投入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多种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行业内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低成本、审批迅速、盈利快的单一危险废物处理模式更受企业的青睐,造成综合型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缺乏,难以形成行业的龙头企业。
可以说,我国的危废行业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统计数据与企业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危废行业处于“家底未摸清”的状态。因此,驱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须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打破多重发展壁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全国危废的产生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2011到2015年间,年全国危险废物的排放量由3431.22万吨上升到3976.40万吨。预计到2019年,我国危险废物排放量将突破5000万吨。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强对危废处置的管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2016年出台的“土十条”间接对工业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治理提出治理要求;新版危废名录增加了117种危险废物;两高司法解释出台,明确倾倒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即可认定环境污染罪。由此可见,随着政策收紧,危废管制逐渐走上正轨。
结合我国目前危险废物管理的形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刘建国表示,今后危废源头的管理将越来越精细,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执法尺度越来越严格,处理利用也将越来越先进。
监管政策频出,治理需求不断释放,业内预计,到2020年危废处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近2000亿元。高利润、高盈利引得资本、跨界者强势进入,跑马圈地纷纷抢占市场,局部整合并购动作频频。
然而,现状是,危废行业还未完全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行业仍然面临着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实际运营不足,处理能力分布不平衡,企业规模小、综合能力不强等发展困境。
危废处置缺口加大,有效资质不足。据统计,全国1500多家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的处理类别和能力。结果显示,全国62%的企业仅能处理1-10种危废品类,而能处理25种以上危废品类的企业仅占1%。
行业标准缺失,与一般废弃物无清晰界定。有些危废经过高温蒸煮等工艺已经变成了一般的废弃物,在没有严格定义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被贴上危废标签没有明确的标注界定。
对此,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凌江主任曾表示,由于我国危险废物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产废单位责任界定不清晰,仍有大量的危险废物被瞒报、漏报或者去向不明,危废制度盲区和漏洞依然存在。
建项目审批慢、落地周期长。由于危废的高危性、复杂性,危废项目设计、建造、验收等各环节均较繁琐,且项目审批需上报环保部,程序多而杂。一般一个中型的危废项目从立项申报到终通过验收投入运行需要3-5年时间,而大型危废项目甚至需要6年以上。加之选址困难等问题依旧存在,因此,危废项目的产能落地速度也非常慢。
处理能力分布不平衡。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发现,从地域上看,危废处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广东,占全国等级危废处理能力的近40%。危废处理行业显现出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意味着污染大省的就地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危废需要运输到外地处理。
专业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危险废物处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经营许可资质申请周期长,处理设施技术要求严格、投入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多种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行业内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低成本、审批迅速、盈利快的单一危险废物处理模式更受企业的青睐,造成综合型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缺乏,难以形成行业的龙头企业。
可以说,我国的危废行业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统计数据与企业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危废行业处于“家底未摸清”的状态。因此,驱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须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打破多重发展壁垒。
-
危险废物处理市场观察:短板与潜力齐飞2019-09-18
-
强化全过程管理 危险废物处理将上新台阶2019-09-18
-
我国危险废物底数不清 亟待强化全过程管理2019-09-18
-
危险废物33问33答,你想知道的危废知识点都在这里!2019-09-18
-
危险废物处置 翻倍产能已在路上2019-09-18
-
危险废物在危险货物运输中的认定2019-09-18
-
危废处置:这5种情况无需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019-09-18
-
关于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2019-09-18
-
“十三五”时期中国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2019-09-18
-
摸清水环境污染底细 形成调查能力2019-09-18
-
危险废物焚烧炉进料预处理及配伍2019-09-18
-
环境保护部启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2019-09-18
-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2019-09-18
-
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成立2019-09-18
-
环境保护税首个征期顺利结束 正向激励机制作用初步发挥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