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吉林双辽: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1-29 18:07:36
热度:50

吉林双辽: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双辽市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辖区面积3121.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4个乡、6个街道,共206个村,总人口29.6万。近年来,双辽市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辖区面积3121.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4个乡、6个街道,共206个村,总人口29.6万。近年来,双辽市严格按照吉林省和四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探索了以“县级主导、部门主抓、乡村主责、百姓主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双辽模式”,变阶段性整治为常态化治理,变政府包揽为全民参与,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习惯改变难、畜禽粪污处理难、庭院环境整治难、治理成效保持难”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强组织、建机制,全面形成三级联动工作格局

强化组织领导。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市级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街、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在乡镇层面,成立农居办,负责安排、督促、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抓住村级垃圾治理的关键,聘用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环境整治管理员,通过工作职责考核、赋予人财物权限等办法,实施严格监管和正向激励,充分调动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意识;在村级层面,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村民党员为骨干,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进行分片包保,并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庭院清理等纳入村规民约,指导农户垃圾分类、维护环境卫生。

理顺工作机制。印发了双辽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理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保洁、转运、压缩、处理各环节工作机制。同时,根据机构改革和双辽市工作实际需要,成立了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组建了农村环卫处,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过程的实施,以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培训指导、督查考核、情况统计等工作。

二、抓重点、促保障,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大力整治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研究制定了双辽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方案,针对7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按照“一堆一册”的原则制作了整治台账,统一指导、调度整治工作。截至2018年10月末,采取推平覆土、种植树木等绿色植被的方式,妥善处理了1处建筑废弃物堆放点;采取彻底清理、集中转运的方式,对其余6处的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然后回填新土,恢复了地块原貌,并进行定期巡查,防止出现复堆情况和产生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建立专职保洁队伍,夯实垃圾治理基础工作。以乡镇街为单位,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模式,聘用232名村党组织书记和区域负责人为村环境生活管理员,由其选聘村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有责任心的村民为保洁员,建立专职保洁队伍,现全市共有农村保洁人员1396名。环境整治经费按照每户每月10元标准由市财政拨付,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统筹发放和使用。各村保洁队伍按照“五清”“五净”标准,进行定时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定点巡道清扫保洁工作。制定印发了双辽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组成了4个考核督查组,逐村进行巡查式督导考核,将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及时通知当地管理员,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导,以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环境整洁、垃圾日产日清。

建立“两点五归”分类法,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根据工作实际,在全市探索完善了村级垃圾收集、消纳设施,建立“两点”,即村级生活垃圾集中点、建筑废物堆放点。在两项设施建设到位的前提下推行垃圾分类“五归”法,即厨余垃圾归户、粪草垃圾归堆、建筑废物归坑、有害垃圾归废、生活垃圾归桶。通过推广垃圾分类“五归”法,充分发挥村民在维护农村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垃圾治理百姓自治,有效巩固和保持治理成果,为全面实现农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坚决扛起政府责任,通过硬件建设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转运工作方面,农村环卫处每天将各村收集的垃圾转运到乡镇垃圾临时集中收集存放点,进行压缩并收集产生的渗滤液后,再全封闭转运到市里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完善收转运处置体系设施,双辽市投入资金3845万元,共购置8台压缩垃圾运输车、23个垃圾压缩箱、45台垃圾箱运输车、1238个勾臂式垃圾箱、1170台垃圾清运三轮车,投放6.7万个小型垃圾桶、3.2万套垃圾桶支架,建设了14个乡镇垃圾临时集中收集存放点,为保洁员发放了标志服4640套、清扫工具2550套。目前,双辽市农村区域每三户居民配备一套垃圾桶、每个行政屯配备一个勾臂式垃圾箱、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一个垃圾临时集中收集存放点,实现了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无死角、全覆盖。同时,投入使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GPS管理指挥系统,用于对清运车辆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以智能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提高垃圾收集、转运效率。“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模式全面形成,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的目标。

三、抓督查、强落实,努力构建长效管护治理体系

落实检查督导机制。成立督查组,不定期进行督查暗访,及时发现和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督办、及时督促整改。对环境整治工作进度不明显的乡镇街进行通报,由市级主要领导对所在乡镇街党政一把手进行约谈,并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街年度绩效考核。

落实典型激励机制。在全市206个村设立213个“红黑榜”,将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和家庭卫生良好的农户上“红榜”宣传表扬,并进行适当奖励;将工作不到位的保洁员和家庭卫生较差的农户上“黑榜”进行批评。按照扣除分数每分50元的标准,扣除所在村本月的环境整治经费,奖励给本乡镇街表现优异的村,以严肃的工作制度,持续放大严抓严管的工作信号。

落实上下联动机制。压实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主体责任,形成了“市级督导检查、乡级推动实施、村级狠抓落实、百姓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鼓励各乡镇、各村强化村规民约效能,充分调动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实现“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形成常态化管理格局。

落实资金保障机制。为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长效化,确保保洁员队伍稳定、收转运设施完备,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体系的运行和维护,并将其列入全年财政预算,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长期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从2018年6月至今,双辽市共转运农村生活垃圾17864吨、收集渗滤液308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村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自觉性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