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实录 | 山东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全文实录 | 山东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新闻发布会2020年12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副省长于国安,省生态环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副省长于国安,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竹升,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司家军发布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相关情况,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袭艳春主持。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参加。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袭艳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第17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于国安先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竹升先生和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司家军先生,发布打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于国安副省长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省副省长 于国安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情况。首先,我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刘家义书记、李干杰省长亲自指挥、高位推动。三年攻坚最终效果如何?今天,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攻坚战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国家下达的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大气方面,全省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37%;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中排名第2,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比2015年改善70%、15.8%,均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水环境方面,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2.3%,优于年度目标10.8个百分点、优于2015年近20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全部消除,也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初步评价达到94.1%,优于年度目标6.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土壤方面,全省受污染耕地全部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59%,均超额完成90%的年度任务目标,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
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强力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积极支持,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合力。
一、强化政治责任,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初步形成。省委、省政府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实施。2017年制定了《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在全省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2018年,出台“1+1+8”系列方案。第一个“1”,就是《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第二个“1”,就是《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山东也是全国唯一专门制定“四减四增”行动方案的省份;“8”就是集中打赢蓝天保卫战、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治理和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8场标志性战役,形成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各级都成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主任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制定部门、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出台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大气、地表水、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2018年以来,累计筹措中央和省级资金580余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强化精准治污,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注的环境质量问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聚焦大气治理,每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今年又启动实施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紧盯污染排放大户,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4.1万余台,完成1003台燃煤机组和23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综合整治1.1万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设施、1.3万余台(座)工业炉窑。开展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措施,突出抓好道路、水利和交通工程、矿山扬尘治理,全省PM10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33.6%。聚焦污水治理,着力构建“水体—排污口—污染源”监管链条,在全国率先开展覆盖全省的入河排污(水)口排查,完成入海排污口监测和溯源工作。16市建成区166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县(市)建成区治理完成率97.1%。全省178家国家和省级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断面年内均值全部达到或优于水质管控要求,小清河、马踏湖等一大批河湖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优美景象。聚焦土壤安全,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完成了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834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了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1142家企业实行重点监管。16个市均至少建成1家综合处置中心,实现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产生量的基本匹配,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强化源头防治,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实施“四减四增”“四上四压”,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累计整治“散乱污”等落后企业11万余家,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生铁产能970万吨。预计今年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5%,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压减煤炭消费,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压煤任务;今年以来“外电入鲁”电量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预计达到451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31%。大力调整运输结构,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近17万辆。建成公转铁项目13个、里程253公里,在建项目9个、里程84.2公里,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实现铁路或水路运输。建成原油管道3750公里、成品油管道2200公里,央企炼厂、省内主要地炼企业基本实现原油管道通达,主要成品油消费区域实现成品油管道通达。大力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前提下,化肥、农药用量连续多年下降,去年分别比2015年下降14.7%、20.5%,今年将继续保持负增长。
四、强化科学治污,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坚持系统治理,与生态环境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区、经济绿色转型示范区。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9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编制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出台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实施“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新增、更新和改造提升低效林849.5万亩。深入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1.3万余公顷,矿山生态修复3400余公顷,进一步筑牢了生态保护屏障。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环境问题监测和规律研究。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基本实现了对水、大气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目前全省共设置1万余个监控点位,比2015年翻了一番,监控范围更广、监控指标更全,具备了未来7天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能力。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等方式,减少了现场检查频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实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对39个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环境绩效分级,其中承担居民供电、集中供暖和涉及外贸出口、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企业予以应急保障,避免了“一刀切”;对纳入应急预案减排的企业,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受特殊气象条件等不利因素影响,我省经历了几次污染过程,各级通过强化应急减排措施,主要污染物大幅削减,空气质量总体比预测向好一个等级。
五、强化依法治污,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综合运用法治、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加大法律保障力度。先后完成省级环境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修订工作,率先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出台分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行政督察力度。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设立省级环保督察热线,实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6市全覆盖。持续开展日常驻区督察,组建7个督战队跟踪督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出台省对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意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量化问责规定、省级环境保护约谈办法,促进了各项治污攻坚措施的落实落地。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18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6万余件,累计处罚金额超过28亿元。出台《山东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省启动赔偿案件2261件、案值52.35亿元,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为推动生态环境污染修复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各位记者朋友,虽然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山东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直偏重,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减排措施尚需不断精准、细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必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明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个“深入”,意味着触及到矛盾和问题的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要求更高。
一是持续推进结构调整。这是解决山东污染问题的根本举措。要研究编制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二是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充分运用“三线一单”成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四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袭艳春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今年秋冬季,我省出现了多次不利气象过程,为了确保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我省在不利气象过程应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
今年10月份以来,我省经历了6次不利气象条件,全省各市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今年12月份,是我省2017年以来同期气象条件最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月份。风速低、湿度大,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加剧了颗粒物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扩散缓慢,对全省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带来严峻挑战。
为做好不利气象过程应对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精准部署,各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16市实行联防联控,省政府派出由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等单位组成的8个督导检查组,由厅级干部带队,赴各地昼夜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专项督导。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4.3万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19.3万余家次,检查施工工地8.5万余个次,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比较到位。
在不利气象过程应急响应期间,列入清单的企业严格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很多列入A级和保障类的企业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实行自主减排,根据气象变化和预报信息,主动调整运输计划,实施重型柴油货车错峰进出,调控生产负荷,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我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据测算,全省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总体减排30%左右,大气污染程度比预测预报结果阶段性减轻了一个等级。2020年,我省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中居第二位。应急响应期间,各新闻媒体给予大力支持,对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的单位加大曝光力度,对自主减排的先进典型进行正面宣传,发挥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对此向大家表示感谢!
元旦过后,我省将进入2020-2021年度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第二阶段。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我们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强化扬尘管控,禁止违规焚烧秸秆垃圾,尽量绿色出行,减轻大气负荷。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敬请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反映。
中国环境报记者:
煤炭消费压减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部署的任务,山东“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要压减10%,请问为完成压煤任务,省里做了哪些工作?目前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竹升
煤炭消费压减是今年全省重点攻坚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压煤完成情况纳入各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李干杰省长与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责任书,今年4月11日,王书坚常务副省长、于国安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全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会议,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为完成压煤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压煤工作牵头部门,与各级各部门齐心合力,用改革的思路、市场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省压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优化制度设计,科学确定工作路径。结合全省产业结构、重点行业和各市情况,研究出台《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2020年)》,配套出台了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单位能耗产出综合效益等6个文件,形成了煤炭消费压减工作“1+1+N”推进体系,奠定了全省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产出效益为主要途径的压煤工作路线图。
二是勇于推陈出新,用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全面改革压煤任务分配方法,按照“谁用电谁承担煤炭消费”的原则,重新将任务测算分解到16市和26家重点企业。为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研究出台《山东省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办法》,全年交易煤炭消费指标1407万吨,有效解决了部分市的突出问题,把原本没有空间的全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彻底盘活,实现了“均衡压煤”。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找准重点任务发力点加快推进。找准各市压煤工作发力点,组织专家对16市煤炭消费压减工程清单逐一审核、不断完善,建立工作时间表、施工图,以工程化方式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找准重点行业压煤工作发力点,梳理总结全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17项重点任务,聚焦焦化去产能、落后小煤电机组、小锅炉、余热利用、持续扩大外电入鲁规模等重点任务,会同相关部门出标准、拿办法、抓落实,17项重点任务均按照时间进度要求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督导督促,确保压煤措施落地见效。牵头成立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督导专班,建立了月度评分排名、约谈、重点任务调度、专家指导、督导检查5项工作机制,实行周通报、月通报和2月一轮全覆盖督导制度。组织专家深入重点地区和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指导,提高企业节能减意识和专业能力。同时,为严防再次出现因“数字减煤”对全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造成颠覆性影响,牵头完成了4次全覆盖督导检查,共对294家次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检查,全年未发生蓄意瞒报煤炭消费事件,全省煤炭消费数据质量大幅提升。
根据统计监测数据测算,1—11月份,全省全社会煤炭消费量34538万吨,占全年控制目标的88.2%,好于时间进度要求3.5个百分点,预计可圆满完成压煤任务。12月17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同志在看望煤炭消费压减工作督导专班时,评价我们“打赢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最硬的一场仗”“压煤工作可以为全省其他重大任务推进提供非常有用的借鉴经验”。
大众日报记者:
今年是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据了解,省住建厅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全省住建领域大气污染防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请介绍一下具体措施及工作成效。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
感谢新闻媒体对住建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下面介绍一下在扬尘污染防治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指导各地严格按照《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部署安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年度责任工作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打赢住建领域“蓝天保卫战”。
二是推进标准化防治。印发《山东省房屋建筑工地施工扬尘防治导则》《山东省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等线性市政工程扬尘防治措施导则》,进一步明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对工地扬尘防治提出更加明确要求。牵头制定山东省地方性标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智慧应用通用技术条件》,积极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建筑垃圾运输扬尘防治水平。
三是突出薄弱环节治理。加大对非传输通道的督导力度,将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作为治理重点,将工地扬尘、道路保洁、渣土运输作为监管重点,委托第三方暗访核查扬尘防治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整改。
四是多措并举严管重罚。综合运用警示、通报、约谈、经济处罚、信用惩戒等措施,严肃查处工地扬尘防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将企业扬尘治理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以严管重罚倒逼治理责任落实。
五是做好秋冬季扬尘防治。根据省政府部署安排,开展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印发《关于做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的通知》,部署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督促各地提高认识,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截至目前,各地均已建立扬尘管控清单,全省城市和县城规划区,规模以上房屋建筑工地8342个、工期超过3个月的市政工地836个,全面落实扬尘治理“六项措施”;规模以上房屋建筑拆除工地172个,全面落实扬尘治理“五项措施”;全省核准渣土运输企业1605家,渣土车共计30112台,全部实现密闭运输,其中28927台安装GPS系统,安装率95.1%。全省城市及县城快速路、主次干道保洁面积55691万平方米,机扫率、洒水率达到95%以上,深度保洁率达到65%以上;城市及县城支路、慢车道、人行道保洁面积24629万平方米,机扫率、洒水率达到75%以上。蓝天保卫战各相关约束性目标全部完成。
下一步,一是要加强宣传,清醒认识当前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的严峻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和行动自觉。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工作措施,建筑工地要确保“六个百分之百”到位,不具备条件的该停工的坚决停工,做到应停尽停。三是要加大巡查频次和督查力度,对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实行顶格处罚,形成应有的震慑力。
山东广播电视台联播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交通运输部门做了大量工作,能不能谈一下我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情况。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司家军
感谢记者关注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问题。“十三五”期间,省交通运输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一是加强“公转铁”“公转水”工作。全面加快高速铁路、普速干线铁路及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构建“四横六纵”高速铁路网,不断完善“四横四纵”货运铁路网。全年铁路建设投资完成510亿元,同比增长36%。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兰考段、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等5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潍烟高铁、莱荣高铁开工建设;潍莱高铁于11月26日建成通车,有效缩短了烟威地区与省内外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110公里,跃居全国第3位。普速铁路方面,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青岛董家口港疏港铁路、淄博至东营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已建成通车,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全省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的26个铁路专用线项目中,已建成13个、在建9个、完成前期工作1个、开展前期工作3个。今年1-11月,全省铁路货物发送量2.76亿吨,同比增长10.74%,预计全年完成3亿吨,超过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2020年较2017年增长7401万吨);全省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送量3730万吨,同比增长38.7%。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我省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沿黄、横贯东西、直达东盟和中亚蒙俄”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二是加强污染源管控,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及新能源车辆推广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20年我省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计划淘汰数量应不低于未淘汰数量的70%。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12月20日,全省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今年全省累计淘汰16.94万辆,占全年任务的109.29%。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目前全省拥有公共汽电车63450辆,其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91.85%;出租车数量71920辆,其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90.86%。济南、青岛两市除保留必要的国家指令性应急救援车辆外,中心城区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
三是做好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在400总吨以上内河船舶全部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完成全部2557艘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有效加装生活污水贮存柜任务,提前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国家任务要求。加强港口岸电使用,7月份,我厅联合山东海事局就加强港口岸电建设使用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了加强基础性工作、鼓励出台优惠性措施、健全完善保障性机制等十一条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岸电建设使用。我省港口岸电改造的泊位数量为36个,12月10日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1-11月份累计岸电接电次数为18811次,用电量为312.83万千瓦时。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和安排,不断优化运输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贡献交通力量。
齐鲁晚报记者:
12月初,省生态环境厅“扬尘随手拍”系统正式上线,发动群众共治扬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请宋厅长介绍一下,山东是如何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与治理的?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
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问题、建言献策,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只有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生态环保,才能真正打赢打好这场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近年来,山东不断探索创新公众参与渠道,扩大全民共治“同心圆”,构建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
一是开通用好“随手拍”系统。扬尘污染高发频发、难管难治。针对这一问题,省生态环境厅开发了“扬尘随手拍”系统, 自今年12月1日起已正式运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扬尘污染,都可以用照片或视频形式,通过“山东环境”微信平台进行反映,相关市、县(市、区)监管责任部门将及时处理。12月已收到群众拍摄的图片、视频31件,23件已处理完毕并进行反馈,依靠群众监督力量,拓宽了问题发现渠道,为快速、精准解决突出扬尘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二是畅通信访渠道。为做到敞开大门接收问题、广开渠道发现问题、扎扎实实解决问题,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微博、来电、来信、来访、“爱山东”APP等平台广泛获取线索,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受理反馈。群众怎么方便,我们就怎么受理。今年1-11月,我厅各平台接收的环境信访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
三是设立督察热线。常态化设立省级环保督察热线0531-66226110,全面受理生态环境领域各类群众诉求,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直接转设区市党委政府限期办理,并在当地官方网站公示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打造永不落幕的环保大督察、永不停歇的环保大整改。
四是实行有奖举报。会同省财政厅修订完善了《山东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定》,根据举报内容、性质、协查程度和环境违法行为危害情况,加大奖励额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提高奖励金额,试行电子支付。其中,聊城开展的环境违法行为“随手拍”活动,举报人经初步审核即可获得微信红包,查实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还将获得大额奖励。
五是协调联动。联合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人社厅、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部门和单位,连续举办七届环境应急实兵演练暨监察监测技术大比武。连续三年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125家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参与者达102万人。发动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宣教科普工作,8家社会组织加入“全国环保社会组织联盟”,7名志愿者荣获“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部门协同推进绿色创建,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018所,省级绿色社区561家,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19个;命名表彰齐鲁环保小卫士1837名,省级绿色家庭100家。
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的成果也将惠及我们每个人,恳请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保工作, 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山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袭艳春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张素华,联系电话:6622612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十三五”期间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2020-12-31
-
“十三五”期间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2020-12-31
-
乡村新颜入画来——宜昌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纪实2020-12-30
-
明指标真评价,立规则强“赛马”丨整治三年,我省农村人居环境见成效2020-12-30
-
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2020-12-29
-
十四五:“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12-29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2020-12-28
-
河北沙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既定目标2020-12-28
-
巩义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第十七次调度会2020-12-25
-
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方案2020-12-25
-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2020-12-23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20-12-21
-
干净 整洁 有序 美化 ──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020-12-16
-
智能机器人助力浙江打响“无废城市”攻坚战2020-12-15
-
陕西印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方案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