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30年“垃圾镇”逆袭成“绿富美”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11-26 11:01:33
热度:57

30年“垃圾镇”逆袭成“绿富美”“下了车对着四周留神看,真好似入了仙境进桃园,路两旁电商淘宝连成片,耿车镇美丽乡村胜江南。”这首苏北大鼓唱词,正是如今江苏省

“下了车对着四周留神看,真好似入了仙境进桃园,路两旁电商淘宝连成片,耿车镇美丽乡村胜江南。”

这首苏北大鼓唱词,正是如今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的真实写照。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垃圾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耿车镇的发展与废旧塑料等再生物资回收加工相伴而行,虽也创造了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并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三大样板的“耿车模式”,但长期的粗放发展,给当地乃至宿迁市的生态环境、群众健康等造成了严重危害。

2016年初开始,耿车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士气向污染宣战,全面整治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产业,仅用66天,让存续了30年的废旧塑料加工产业画上了句号。同时,通过倒逼绿色转型,耿车镇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依托“淘宝村”全覆盖的独特优势,向多肉园艺、家具电商、塑料精深加工、快递物流四大产业转型。

村民在耿车生态农业示范园整理多肉植物。 焦尉摄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全新、绿色的耿车跃然纸上: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3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

如此快速彻底的转身,耿车镇靠的是什么?

30年产业发展把耿车变成“垃圾镇”

耿车镇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被称为“垃圾产业”,加工户眼中的生产原料一般为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成百上千种垃圾场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

宿城经济开发区主任、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对此印象深刻。“在2016年以前,耿车人的生活环境可以用恶劣来形容:镇里村户前后田地,甚至沟渠河塘都堆满了垃圾料,恶臭难闻;在加工户比较集中的地方,空气污染严重,下午5点以后正常人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他说。

根据耿车镇提供的资料显示,清洗加工1吨废旧塑料约耗水3吨,耿车镇一年耗水450万吨;从土地资源浪费看,全镇因堆放垃圾废料而被占用的农用地达2000亩;从治污成本看,耿车区域的水、气、土壤等污染治理费用达10多亿元,是行业年利润的6倍多;从水资源污染看,地表水都是劣Ⅴ类,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此外,土壤、空气等指标也均存在超标情况。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耿车镇也一度被原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从2002年起,耿车镇虽然曾尝试通过引导村民向精深加工发展、产业入园集聚等方法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但村民积极性并不高,应者寥寥。30多年来,耿车镇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始终徘徊在回收、分拣、清洗、破碎、造粒等产业链底端,且发展迅速。

据统计,在最高峰时的2015年,耿车镇1.1万户、3.8万人中有3471户、2.5万人从事废旧塑料加工,对耿车镇财政和农民收入贡献达八成以上。与此同时,2015年,仅宿城区和经开区接到的环境污染信访举报就有918件,其中因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而引起的信访数量占比超过50%。

对废塑产业彻底禁、禁彻底

2016年1月10日,宿迁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市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开展综合整治,对废塑产业“彻底禁、禁彻底”。

身在其中,深受其害,绝大多数经营户都能真心支持整治,主动关停清理。“经常通宵破碎、清洗塑料颗粒,成天生活在垃圾中,身体透支得厉害。”一位曾经是废旧塑料的经营户向记者诉苦道,他们也知道污染大,都把家人孩子安排住到了城里。

仅用66天的时间,耿车镇3471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全面清理到位,59个交易货场全部取缔,61个地磅、2100户设施设备全部拆除,清理外运废旧物资40余万吨,整治沟渠15条50公里、汪塘120余个78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0万余吨等。

昔日“垃圾镇”,如今成了“绿富美”。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让水里有鱼、树上有鸟、夏天有知了叫,逐步成为常态,村民也从城里陆续搬了回来。

“忆往昔,脏乱垃圾遍地,臭水难闻,蚊蝇乱飞,道路泥泞难进庄,出不去进不来,到处水汪汪。看今朝,旧貌变新颜,一切大变样。小车开到家门前,雨天花鞋无污染,舒适的居住环境,人们欢声笑语,生活幸福美满舒畅!”这是刘圩村刘圩庄建档立卡户王一山老人,根据家乡近三年变化而写成的《赞家乡》(节选),客观地反映了刘圩村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在耿车镇刘圩村落,只见白墙黑瓦、绿水环绕,一派水墨田园的景象。水系之间贯通连接,形成了南北两个循环的“8”字型水圩,环湖岸边柳树、枫杨等乔木茂密,各式各样古色古香的桥涵错落有致,有的浅浅浸在水中,有的呈拱桥形状,有的构成一组组梅花桩结构,形成刘圩村独有风景。

创业融入耿车人血液,赋予“耿车模式”新内涵

30年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一直被耿车人视作“命根子”,它构成这个地方人们共同的生存模式,成为当地赖以生存的“循环经济”。

根据耿车镇统计站2016年4月公布的一组数据,当年一季度,耿车镇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从1457个下降到23个,规上工业企业从30个减少到1个。

离开废旧塑料,到底还能做什么?成为绝大多数耿车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在实施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取缔清理,而是将整治行动与产业转型、全民创业、生态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既在‘治’和‘堵’上下功夫,又在‘促’和‘梳’上做文章,为新时期‘耿车模式’注入了新内涵。”耿车镇镇长王前锦对记者表示,耿车镇通过组织开展镇村干部、原从事塑料加工的大户小户、务工人员各层面的“绿色发展大讨论”,探索出了家具制造、塑料精深加工、电子商务、花木园艺、现代物流等多条转型出路。

在转型初期,为了给企业找出路,给老百姓找饭碗,徐光良好不容易组织了附近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到耿车镇开了12场招聘会。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原本应聘出去打工的老百姓又都回来了。

“我找了很多人谈,终于明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家户户开办作坊,已经让创业融入到老百姓的血液里,‘耿车模式’的核心就是创业精神,这也正是耿车镇后来得以快速转型的基础。”徐光良表示。

湖稍村废旧塑料加工户葛书兰,在彻底关停废旧塑料作坊后,学习木具加工,开淘宝家具店,如今每月营业额能达到十几万元。像葛书兰这样的二次创业者在耿车镇还有很多,他们凭着一股重新再来的勇气,开始了人生新征程。

截至2016年底,不到一年时间,耿车镇3471户塑料加工经营户中,已有2523户实现了转型发展,转型占比达73%。另据不完全统计,耿车人创业参与率高达70%,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创业型乡镇。截至201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互联网助力好生态变现

临近“双十一”,伴随着阵阵淘宝“叮咚”声,耿车镇到处是一番忙碌景象。

在宿迁高速西出口以西大众村段的耿车物流一条街,已入驻品牌物流企业40余家,每天万余件板式家具、塑料制品、多肉植物从这里发往全国。

作为全国三个实现“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之一,2019年耿车全镇有家具家居、塑料制品、多肉园艺网店2759家,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店铺达384个,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

沿着耿龙路乡村振兴示范带一路向南大约1公里,就进入了耿车生态农业示范园。2017年起步之前,这里还是传统的稻麦轮作生产,亩均年收益不足1500元。如今仅用两年时间,生态农业示范园从无到有,已建成3000亩核心区、42.6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培育多肉植物品种500个、6000万株。2019年日均网销订单数量达两万余单,年实现交易额9亿元。

走进生态农业示范园,一盆盆造型各异的多肉植物让人眼花缭乱。育美森园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李平过去还和众多耿车人一样从事着收购废品塑料的行当。转型多肉植物种植后,一家人甚至直接从城里的大房子搬进了乡下的临时集装箱里。

短短两三年时间,1000-5000平方米不等的多肉植物种植大棚,李平已建起了19间。通过网红直播销售,每天网上的订单超过500单,带动了当地13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这盆宝石花,花如其名……”外头天色渐暗,生态示范园里的工作仿佛才刚刚开始,几位主播正端着多肉植物在镜头前给观众介绍。张平介绍,这些主播都是本地人,尝试直播销售后,销量稳步提升,做得好的主播每月提成超万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