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碳达峰面临“ 多道坎”
城市碳达峰面临“ 多道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不一样,低碳发展的路径及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以试点推动低碳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有的城市提出具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不一样,低碳发展的路径及工作重点也不一样,以试点推动低碳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有的城市提出具体达峰目标并形成落实方案,有的城市积极推动地方低碳发展立法工作,还有很多城市积极探索碳排放达峰指标体系。下一步要进行系统梳理,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城市”对于碳达峰的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开展低碳试点以来,全国确定了3批、87个试点城市,率先开展碳达峰路径及绿色发展新模式的探索。经过近10年实践,这些城市积累了哪些经验?目前还有什么突出难题?面对碳中和愿景,城市又该如何贡献力量?
达峰时间大多早于全国目标
城市是碳减排的基础所在。“不同省市的低碳路径及措施各有特点,但实现碳达峰是必须完成的共同目标和导向。”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表示。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称,目前,试点省市几乎均已提出自己的碳减排规划,其中大部分达峰时间早于全国目标。“这些试点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达峰路径,尤其是在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基本走在全国前列。这也充分说明,建立一个有力度的达峰目标,非但不会阻碍城市发展,反而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例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家彬介绍,北京于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试点,计划2020年左右达峰。“目前,北京碳峰值已基本实现并呈稳定下降趋势,成为最早实现碳达峰的城市之一。实践证明,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是单位GDP能耗下降的重要因素,而后者又是驱动碳减排的主要因子。”
作为山东首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青岛也做了大量工作。该市生态环境局总量控制处副处长刘赞表示,青岛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力争今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13-2018年,对青岛碳减排贡献最大的是燃煤锅炉治理,其次是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青岛将在确保达峰的同时,重点控制碳排放总量稳定不增。”
能源结构调整面临不同挑战
经验有之,困惑同样存在。因多数试点定于2022-2025年实现达峰,全国将在两年后集中迎来一大批达峰省市。时间紧迫,不少地区面临现实难题。
对于已达峰城市,巩固成效是关键。“北京的工业比重已经很小,服务业比例达到83.1%,意味着能源消费服务型、都市型特征明显,点散面广、业态多元。而目前燃煤治理基本再无潜力,必须依靠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操操表示,“十四五”是北京稳定碳排放的关键期。
对于更多尚未达峰的地区,能源转型压力更大。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究员赵黛青举例称,粤港澳大湾区对高质量能源体系有着迫切需求。一方面,当地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已处全国领先水平,即便如此,化石能源占比仍超过70%,与世界先进湾区差距明显;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体量大、增长势头强劲,能源需求量和碳排放量仍有持续增长的势头。“若按现有政策,碳排放短期内难以达峰,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赵黛青称,广东等地光伏、风电资源潜力大,但技术和应用尚存挑战。“比如被寄予厚望的海上风电,技术开发难度依然较大。广东本地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不如珠三角,成为支撑利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又一挑战。”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已占到全市排放总量的90%以上,减排空间却越来越小。“长沙市内仅剩一座燃煤电厂,也不剩什么高耗能产业,工业减排余力很小。受制于资源禀赋,可再生能源比重又难大幅提高,能源结构调整空间有限,亟待解决眼前难题。”
算好直接与间接排放“两笔账”
尽管挑战重重,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半数以上省市仍应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达峰。“达峰越晚、峰值越高,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也就越大,部分经济、技术发达及资金实力较强的地区更要提前。能源供应和消费系统的根本性转型,时间十分紧迫。”
周大地进一步称,很多城市还缺乏对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正确认识,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碳减排的紧迫性。“尤其是到了地方一级,基本没有做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分析。包括决策层在内,形成了争取更大排放空间的惯性思维。实际上,在碳达峰过程中,谁干得早谁就夺得先机。此外,建议国家建立能源低碳转型基金,补贴和鼓励化石能源产业和地区的低碳化转型,防止出现低碳转型贫困化等社会问题。”
何建坤也称,“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及西南一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应研究和规划率先达峰,这样才能为全国范围的达峰创作有利条件。“尤其是要全面统筹,重点推进钢铁、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率先达峰,严控高耗能产业扩张。”
在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看来,城市达峰要同时算好“两笔账”,即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耗和终端产品使用的间接排放。“目前在大部分地区,碳排放主要根据能源生产、交通建设等直接排放来核定,峰值核定也是如此。城市基础设施密集、建设需求量大,耗能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同样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耗能产品的消费者也要承担部分责任。该部分排放虽暂未被纳入核算,但迟早会提上议程,低碳消费可能是达峰城市的下一个目标。”
-
发改委、能源局:公布2020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项目申报结果2020-11-25
-
15亿!发改委、能源局公布2020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项目2020-11-25
-
关于征求《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督核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意见的函2020-11-23
-
从能源和环保视角看生物质行业政策——对补贴退坡的建议2020-11-23
-
生活垃圾填埋场—被低估的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排放源2020-11-23
-
首个!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实施2020-11-23
-
钢铁超低排放任务验收倒计时 做好这2点成高质量完成“必答题”2020-11-20
-
官宣!浙江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2020-11-20
-
李新创:严格做好评估监测 高质量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20-11-20
-
建筑垃圾也限额排放 控制关键点是新建筑施工2020-11-20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北京VOCs排放量实现刚性降低2020-11-19
-
把握大势 做好小事——宇通重工布局新能源环卫作业车领域2020-11-19
-
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评价指标待完善 碳排放成“预备1号”2020-11-19
-
神华榆林化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行2020-11-18
-
江苏率先实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全联网监控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