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广西南宁垃圾分类的“互联网+”思维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7-14 10:03:43
热度:55

广西南宁垃圾分类的“互联网+”思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通过大力推进宣教基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等途径,为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增效。目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通过大力推进宣教基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等途径,为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增效。目前,全市1583个党政机关单位、1405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居民数约99.62万户,达标占比85.15%,市民正逐渐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宣教基地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宣教基地的建设运行摆脱了“重教化轻实践”的模式,讲求“知行合一教做并重”,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市民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青秀区津头街道在盛天茗城小区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总面积150平方米。该基地分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游戏区域、废品再利用手作区域、视频体验区域,使居民在家门口便可“边学边玩边做”。同时,津头街道以宣教基地带动示范小区建设,形成了“示范小区+示范商业街”学、住、玩、知、行一体化示范片区。

江南区富乐小学打造的宣教基地主要由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园地、乐乐回收站、变废为宝“乐秀园”三个区域组成。宣传教育园地划分为知识宣传区、互动游戏区、变废为宝展示区,还设置了飞行棋、连连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乐乐回收站由学生自主“经营”,由小队长对可回收物进行称量、记录、变卖,并将资金交由学校管理,学校在期末以班会费的形式返还各班。目前,回收站共收到各类可回收物2300公斤,回收资金1900元。变废为宝“乐秀园”的作品由师生设计、家长协助,学生从家里自带废旧的洗衣液瓶、水桶、铁锅等物品,结合各班文化特点,创造出新意十足的工艺品,并进行集中展示。这使宣教基地真正成为家校互动的平台,逐步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互联网+”初步实现,垃圾回收智能化

生活垃圾源于生活。基于这个认识,南宁市运用“互联网+”,吸引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良庆区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公众号,搭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平台,开通了线上预约功能,初步打造公共机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相关企业每月15日根据平台预约,逐一上门回收处置,该平台采取积分制,每月将收集可回收物的数据转换成积分,计入相应开户单位的账户中。据统计,良庆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平台目前有积分93751分,其中积分最高的部门约为16090分。自平台开通以来,良庆区预约收集可回收物84次,已回收旧报纸6155公斤、旧书籍杂志1342公斤、废纸纸箱1659公斤。

为提高垃圾分类智能化,江南区多次组织开展实地调研,积极协调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为住宅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场地、水电等方面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在前端,推行返现分类回收,激发居民自主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中端,通过自建的专业清运队伍,实现统一运输生活垃圾;在后端,清运队伍运来的生活垃圾被进一步分拣和再利用。

目前,江南区已在26个小区投放了30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累计注册用户逾3万人,超过7万次投递,日均处理可回收物2吨。江南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实现了“物联网+智能回收”模式。

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活水”

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南宁市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有效解决了垃圾分类工作中资金、人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活力,让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为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模式,兴宁区在联发尚筑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市场化服务,按照专业团队为主、物业保洁人员为辅的思路,推行实名制,为小区垃圾分类提供专业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服务。该小区共配备专业化服务团队8人,垃圾分类点位36个,智能发袋、兑换、回收设备7台,分类环保积分卡2000张。目前,联发尚筑小区已初步建立生活垃圾溯源体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80%、准确率达60%,共回收处置可回收垃圾18.2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