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袭千里润北国 南水北调工程惠及逾1亿人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04:16:11
热度:55
奔袭千里润北国 南水北调工程惠及逾1亿人【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来自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公开消息称,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有22.8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目前北京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来自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公开消息称,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有22.8亿立方米南水进京,目前北京城区自来水中,南水占比已超七成。有了南水的加入,城区日供水能力提升至372万立方米,大大缓解了供水压力。
北京地下水水位又回升了!4月底监测显示,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同比回升0.36米,这是自2015年7月以来的持续回升,其背后离不开南水北调的功劳。
调南方水,解北方渴。截至6月4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99.2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北输送了690个西湖的水量。调水线成为供水“生命线”,受水区覆盖京津及冀豫苏鲁等省33个地级市,超过1亿人受益;调水线也成为绿色“生态线”,沿线治污提速,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南水北调,这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世界大输水渡槽、次隧洞穿越黄河……南水北调数十万建设者矢志创新,攻克一个个难题。保丹江口大坝强度,混凝土浇筑5年保持一个温度;通“咽喉”工程,3公里穿黄隧洞测量误差不到50毫米;治“工程癌症”膨胀土,泥坑里一实验就是3年……63项新材料、新工艺,110项国内,南水北调人用“中国智慧”筑起世界大的调水工程。
保供水,南水成为不少北方城市的“主力”水源。全面通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79.3亿立方米,在北京,南水占到自来水日供水量的73%,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主城区居民喝上南水,相当于新增一条供水“生命线”;在河南,11个地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在河北,用水范围覆盖7个地级市、96个水厂。东线工程让长江水受益93个区县,调入山东水量累计19.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胶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保水质,环保先行铁腕治污。从调水源头到沿线各地,治污环保不断加力,新建污水处理厂350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150座。东线治污方案确定的426个治污项目全部建成,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减少85%以上,全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中线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在Ⅱ类水以上,南水北调成为流域治污的典范。用上南水后,北京自来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120—130毫克,河北黑龙港地区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保生态,不合理用水结构在变。南水来了,多用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回补生态水,受水区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水源置换,累计压采地下水8亿多立方米。北京“喝存补”并举,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天津用南水置换出生态用水,变应急补水为常态补水,海河水生态有了保障;山东向东平湖、南四湖生态调水2亿立方米,干渴的湖泊重现生机。
保发展,节水优先促转型。沿线各地坚持“先节水、后调水”,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用水不再“任性”。北京量水而行,去年再生水用量超过1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占到近30%。天津精打细算用水,把水细分为5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实现差别定价、优水优用。河北今年在全国启动水资源税改革,“三高”行业用水税率从高设定,以税收杠杆促节水。加快转变用水方式,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一大批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经测算,东中线通水后,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保应急,抗旱减灾显效益。河南平顶山大旱,南水北调中线应急调水5011万立方米,缓解了城市“水荒”。应对去年苏北旱情,东线江苏段开足马力,几百公里抗旱调水,让4500多万亩农田有了灌溉保证。
原标题:近百亿方南水惠及1亿多人
北京地下水水位又回升了!4月底监测显示,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同比回升0.36米,这是自2015年7月以来的持续回升,其背后离不开南水北调的功劳。
调南方水,解北方渴。截至6月4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99.2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北输送了690个西湖的水量。调水线成为供水“生命线”,受水区覆盖京津及冀豫苏鲁等省33个地级市,超过1亿人受益;调水线也成为绿色“生态线”,沿线治污提速,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南水北调,这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世界大输水渡槽、次隧洞穿越黄河……南水北调数十万建设者矢志创新,攻克一个个难题。保丹江口大坝强度,混凝土浇筑5年保持一个温度;通“咽喉”工程,3公里穿黄隧洞测量误差不到50毫米;治“工程癌症”膨胀土,泥坑里一实验就是3年……63项新材料、新工艺,110项国内,南水北调人用“中国智慧”筑起世界大的调水工程。
保供水,南水成为不少北方城市的“主力”水源。全面通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79.3亿立方米,在北京,南水占到自来水日供水量的73%,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主城区居民喝上南水,相当于新增一条供水“生命线”;在河南,11个地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在河北,用水范围覆盖7个地级市、96个水厂。东线工程让长江水受益93个区县,调入山东水量累计19.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胶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保水质,环保先行铁腕治污。从调水源头到沿线各地,治污环保不断加力,新建污水处理厂350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150座。东线治污方案确定的426个治污项目全部建成,主要污染物入河总量减少85%以上,全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中线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在Ⅱ类水以上,南水北调成为流域治污的典范。用上南水后,北京自来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120—130毫克,河北黑龙港地区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保生态,不合理用水结构在变。南水来了,多用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回补生态水,受水区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水源置换,累计压采地下水8亿多立方米。北京“喝存补”并举,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天津用南水置换出生态用水,变应急补水为常态补水,海河水生态有了保障;山东向东平湖、南四湖生态调水2亿立方米,干渴的湖泊重现生机。
保发展,节水优先促转型。沿线各地坚持“先节水、后调水”,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用水不再“任性”。北京量水而行,去年再生水用量超过1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占到近30%。天津精打细算用水,把水细分为5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实现差别定价、优水优用。河北今年在全国启动水资源税改革,“三高”行业用水税率从高设定,以税收杠杆促节水。加快转变用水方式,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一大批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经测算,东中线通水后,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保应急,抗旱减灾显效益。河南平顶山大旱,南水北调中线应急调水5011万立方米,缓解了城市“水荒”。应对去年苏北旱情,东线江苏段开足马力,几百公里抗旱调水,让4500多万亩农田有了灌溉保证。
原标题:近百亿方南水惠及1亿多人
-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齐上阵 水污染治理迎投资高峰2019-09-18
-
环保部:年内投资3000亿 开展3300个水污染防治工程2019-09-18
-
逾25亿方南水奔流入京 南水北调成解渴“主力军”2019-09-18
-
南水北调东线盘活水资源 年度调水逾8亿方润泽山东2019-09-18
-
千里清泉润北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释放哪些积极信号2019-09-18
-
2018年水污染治理产业发展评述和2019年发展展望2019-09-18
-
水污染防治攻坚进入落地期 五大战役专啃“硬骨头”2019-09-18
-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入下半场 农村污水处理蓝海市场开启2019-09-18
-
5000亿资金缺口待填补 水污染防治获双轮驱动2019-09-18
-
大动作频频!管窥2019年水污染防治新风向2019-09-18
-
环境保护部启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2019-09-18
-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的意见2019-09-18
-
国家环境保护电力工业烟尘治理工程技术中心成立2019-09-18
-
环境保护税首个征期顺利结束 正向激励机制作用初步发挥2019-09-18
-
水利部:八成地下水不能饮用 地下水污染有什么危害吗?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