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利好叠加开辟市场 百亿级海水淡化加速释放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04:09:26
热度:48
双重利好叠加开辟市场 百亿级海水淡化加速释放【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根据此前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指出,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总规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根据此前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指出,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20万吨/日以上。至此,明确了发展时间表的海水淡化将正式告别发展的慢车道,呈现出的黄金时代:一块发展契机逾200亿的市场蛋糕。
双重利好叠加开辟市场百亿级海水淡化加速释放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再次将海水淡化行业推到了公众的视野中。该提案提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以成本而言,国内海水淡化吨水平均成本达5至8元,明显高于海外先进项目成本3至4元。
事实上,从近15年的技术进步来看,中国的海水淡化综合成本已下降了近60%。即使今后下降速度变缓,其趋势依然足以使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保持乐观。尤其随着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海水淡化瞬间站上风口,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并实现规模化应用,产业链日趋完备。”这是《规划》对于未来四年海水淡化产业规模的明确定义,较2015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100多万吨/日翻了一番。具体来看,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1400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200万吨/小时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同时,作为海水利用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在沿海缺水城市、海岛、产业园区和西部苦咸水地区等重点领域和电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海水利用的规模化应用,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示范海岛、示范园区等的建设,推广可复制的海水利用典型模式,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比《规划》目标更显迫切的,是很多地方对用水的渴求。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我国水资源呈现出北方资源型缺水、南方水质型缺水,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严重的特点,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省人均水量低于重度缺水线,部分北方地区甚至低于低限,靠本地水已难维系生态需求。沿海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性缺水严重等问题,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急需寻找新的水资源增量。
而跨流域调水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30年,即使南水北调东线一、二、三期工程,中线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并考虑部分海水利用后,我国沿海地区年缺水量仍将达到214亿立方米。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向大海“要”水喝应运而生,并已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通用做法。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指出,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特点,能稳定供水、应急供水和战略性供水。“本质上,海水淡化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李琳梅进而指出,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只针对海水,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海水利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诚如天津临港经济区海水淡化、福建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青岛西海岸经济区海水淡化、大连红沿河核能海水淡化、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铁海水淡化、浙江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等在内的产业园已被重点提及。
不难看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业界普遍预测,未来海水淡化市场将呈现翻倍增长,若按照“十三五”期间海水淡化市场如期增至250-300万吨/日,则工程市场空间约为200—250亿左右。国内机构建议关注巴安水务、碧水源、南方汇通等行业巨头。
双重利好叠加开辟市场百亿级海水淡化加速释放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再次将海水淡化行业推到了公众的视野中。该提案提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以成本而言,国内海水淡化吨水平均成本达5至8元,明显高于海外先进项目成本3至4元。
事实上,从近15年的技术进步来看,中国的海水淡化综合成本已下降了近60%。即使今后下降速度变缓,其趋势依然足以使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保持乐观。尤其随着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海水淡化瞬间站上风口,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并实现规模化应用,产业链日趋完备。”这是《规划》对于未来四年海水淡化产业规模的明确定义,较2015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100多万吨/日翻了一番。具体来看,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1400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200万吨/小时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同时,作为海水利用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在沿海缺水城市、海岛、产业园区和西部苦咸水地区等重点领域和电力、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海水利用的规模化应用,开展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示范海岛、示范园区等的建设,推广可复制的海水利用典型模式,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比《规划》目标更显迫切的,是很多地方对用水的渴求。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我国水资源呈现出北方资源型缺水、南方水质型缺水,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严重的特点,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省人均水量低于重度缺水线,部分北方地区甚至低于低限,靠本地水已难维系生态需求。沿海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性缺水严重等问题,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急需寻找新的水资源增量。
而跨流域调水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30年,即使南水北调东线一、二、三期工程,中线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并考虑部分海水利用后,我国沿海地区年缺水量仍将达到214亿立方米。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向大海“要”水喝应运而生,并已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通用做法。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指出,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特点,能稳定供水、应急供水和战略性供水。“本质上,海水淡化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李琳梅进而指出,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只针对海水,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海水利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诚如天津临港经济区海水淡化、福建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海水淡化、青岛西海岸经济区海水淡化、大连红沿河核能海水淡化、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铁海水淡化、浙江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等在内的产业园已被重点提及。
不难看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业界普遍预测,未来海水淡化市场将呈现翻倍增长,若按照“十三五”期间海水淡化市场如期增至250-300万吨/日,则工程市场空间约为200—250亿左右。国内机构建议关注巴安水务、碧水源、南方汇通等行业巨头。
-
借“光”实现海水淡化?快来算一笔经济账2019-09-18
-
2018年水污染治理产业发展评述和2019年发展展望2019-09-18
-
水污染防治攻坚进入落地期 五大战役专啃“硬骨头”2019-09-18
-
海水淡化的三五年 这几个关键要素成重点2019-09-18
-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迈入下半场 农村污水处理蓝海市场开启2019-09-18
-
中国海水淡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规划2019-09-18
-
各路玩家竞相跑步入场 海水淡化进入深度博弈期2019-09-18
-
起飞中的海水淡化:产业背后不只是千亿体量2019-09-18
-
海水淡化呈现全球热 国内抢位战已然打响2019-09-18
-
50000吨/天海水淡化工程是怎么“炼”成的?2019-09-18
-
从利好普惠转向适者生存 海水淡化上演“三伏行情”2019-09-18
-
5000亿资金缺口待填补 水污染防治获双轮驱动2019-09-18
-
低温海水淡化如何实现? 武汉大学教授详解“毛细法”2019-09-18
-
海水淡化产业格局生变 本土化装备技术跑进赛道2019-09-18
-
持续冲击3500亿!2018工业废水处理行业规划大步加码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