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所说的“霜重见晴天”靠谱吗?
气象谚语所说的“霜重见晴天”靠谱吗?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气象谚语,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蜻蜓低飞要下雨”等,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气象谚语,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蜻蜓低飞要下雨”等,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多数气象谚语来源于观察当地天气现象的经验总结,仅适用于局地小范围,但也有一些像“霜重见晴天”这样的谚语广泛适用于大部分地区。
要想明白“霜重见晴天”,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霜”是什么。霜一般出现在寒冷季节的清晨,室外的草叶上、土块上看到的一层白色结晶就是“霜”,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下霜”。不过霜不是像雨滴一样从空中落下来的,它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中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霜会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形成,它的出现是一种凝华现象。当物体表面的温度低于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时,两者之间就会存在一个温度差。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空气就会冷却,一旦空气达到水汽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当此时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这些水汽就会变为覆盖在物体表面的霜。因此,霜的形成往往和夜间的天气状况息息相关。
霜大多出现在寒冷季节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降温强烈的情况。而云会妨碍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当天空中有密云时,地面温度不容易降低,也就不利于霜的形成。在霜的形成过程中,风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假如风力过大,空气的流动速度很快,那么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也会随之变短,而且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妨碍霜的形成。因此,微风环境是最适合霜的形成的,此时有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为霜的形成供应着充足的水汽。
所以说,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稳定。出现这样的夜间天气是因为有冷气团控制,在冷气团控制下,未来几天会持续这样的好天气。霜越重,说明冷气团的威力越大,出现晴天的可能性越高。所以说霜的行成正是晴天的征兆,“霜重见晴天”的说法便十分靠谱了。
-
江苏省滨海县城管局城市环境治理有温度更有力度2020-04-08
-
广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监管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2020-04-01
-
法国确诊人数每三到四天就会翻倍 已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2020-03-29
-
让复工复产有温度:十项举措精准服务企业2020-03-27
-
史上最温暖!莫斯科冬天气温比以往平均温度高8度2020-02-29
-
抗“疫”温度 民警救助圆群众回家梦2020-02-21
-
您不战胜病毒,病毒就会战胜您2020-02-09
-
2020年1月2日起公开 5项污染物和炉膛温度数据怎样算达标?2019-12-28
-
昆山推进“厕所革命” 让民生“小事”更有温度2019-12-27
-
过滤材料DE/G4材质具体是什么?耐温度范围或燃点是多少?2019-11-05
-
大家带泵过程中注意过泵的温度吗?2019-10-29
-
泵什么情况下在线监测温度、振动2019-10-28
-
泵的电机为什么温度高2019-10-25
-
为什么蒸馏法不能用于物体与液体的分离2019-10-04
-
污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控制参数:温度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