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后疫情时代 开启垃圾分类数治监管大变革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3-05 16:07:42
热度:93

后疫情时代 开启垃圾分类数治监管大变革当前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但也同时倒逼催生了一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业务的变革。垃圾分类领域也不例外,相关数字技术及应用通过赋能公共环

当前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但也同时倒逼催生了一批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业务的变革。垃圾分类领域也不例外,相关数字技术及应用通过赋能公共环卫服务,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经受了一次大考。

自疫情发生以来,家家户户成了宅家一族,生活垃圾成倍式增长,这对城市垃圾分类管理者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运营压力,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赵海涛指出:“疫情防控、垃圾分类一个都不能落下。”各地在垃圾分类管理上都根据疫情采取了相应举措,但受疫情影响,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城市的卫生环境。垃圾桶消杀、废弃口罩的处理等等,都是额外增加的卫生防疫工作,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保障垃圾分类的效果,关键还得靠源头端——居民的自觉。

疫情期间,大家能明显感受到的一个变化是:和政府端的“紧”相比,居民的自觉性仿佛一夜之间“有点松”了。没有了志愿者大妈的蹲点言传身教,没有了专业回收公司的上门服务,很多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又回到了以前一样,很多人认为,这个时候居民如果分不好,是因为素质低,对垃圾分类不认同,可真的是这样吗?相信疫情过后,志愿者大妈重新上岗登门“教育”,居民还是很认同垃圾分类的工作和意义,因此,垃圾分类分不好,归根结底,还是投放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居民不自觉,投放不规范,就得靠监管。疫情期间,不少城市通过数字化监管、无人化分拣、智能化分类等“非接触式”服务让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档、监管不缺失、服务不断线。我们都知道,监管是垃圾分类的老大难问题,有些管理者认为,人管比数治省钱、省力,见效还快,可人管的成本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此前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说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约3万名,据专业研报机构测算,仅上海督导员的聘用就要花掉11亿元。如果全国各地都按上海的标准执行,又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垃圾分类人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慢。人工统计垃圾重量、人工分拣干湿垃圾、人工监督垃圾分类,都会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在此次疫情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可见,在疫情之下,速度意味着一切,垃圾分类通过智能技术抗疫,本质上就是在和时间赛跑,通过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加快垃圾分类工作的分类和处理,当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效率比病毒蔓延的快,卫生防疫这条抗疫战线就算成功了。


“非接触式”智能垃圾分类服务

此外,垃圾分类靠人治理既不精确,也不卫生。比如干湿垃圾计量,如果靠人工计算报数,工作人员则必须和垃圾直接接触,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防控下,更增加了病菌感染的风险。对此,新冠疫情发生之前许多城市引入的“物联网”、“智能监控”等技术发挥了作用。在浙江湖州长兴,当地通过扫码溯源、桶车对应、实时定位、智能称重、视频监控等手段,将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等环节纳入平台监管,发挥线上监管“溯源到户、管理到户”的高效、精准优势,全数据化实时记录小区居民投放垃圾的重量,促使居民准确分类投放各类生活垃圾,特别是废弃口罩等特殊垃圾,实现了更精细的垃圾分类管理。


长兴垃圾分类监管平台

近日,新华社发表网评:《垃圾分类也是全民战“疫”应尽之责》,文章指出:“要以疫情为契机,让每个人在处理生活垃圾时都能自觉做好分类,积行成习,就会为下一步垃圾分类在全国施行奠定基础。”可见,垃圾分类成功实施基础的钥匙在居民手中。通过此次疫情,把政府在垃圾分类上的数治能力和经验积淀下来,从源头上帮助居民建立垃圾分类自觉意识,培养良好的投放习惯,短期来看,是在为战“疫”在做贡献,长远来看,是为将来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大事取得战略性成功奠定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