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医疗垃圾都去哪儿了?
疫情期间 医疗垃圾都去哪儿了?新冠肺炎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至2月21日9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116例。这样庞大的数字不仅引起人们对接下来疫情防控的关心,还激起了大家对
新冠肺炎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截至2月21日9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116例。这样庞大的数字不仅引起人们对接下来疫情防控的关心,还激起了大家对超负荷治疗压力下医疗垃圾的追问。
以口罩为例,我国的口罩产能是每天2000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每天产能约60万只,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要去“抢口罩”。
这些数字背后,又隐藏了多少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可能携带的病毒呢?
还有医生的防护服、护目镜、病人的床单用具等等。疫情期间,人们关心到底产生了多少医疗垃圾?这些医疗垃圾又将去往何处?又会产生怎样的隐患?
医疗垃圾,是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疫情产生了多少医疗垃圾?
根据武汉某三甲医院后勤负责人透露,被列为定点医院后,该院日产医疗垃圾500公斤。一天一个科室的废弃防护服、手套、被服等加起来能达到上百套,一个科室就能有二三十袋垃圾。
从这一家医院我们可以预见整个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医疗垃圾的产量之大、处理难度之强。
更重要的是,这些垃圾和普通垃圾不同,它们是名副其实的“最密切接触者”,所含的致病细菌以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稍有不慎可能引发二次传染,后果不堪设想。
据统计,一名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时,需要戴上2层口罩、2层手套、1个护目镜,穿上2件隔离服、1件防护服,这些都是具有“感染性”的医疗废物。
而按照武汉市卫健委数据,武汉有10万名事业编制的执业医师和护理人员,我们按照他们每4到6个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口罩的频率计算,那么一天就需要使用60万只N95口罩和10万套防护服。
除此之外还包括确诊病人的床单、用具等等,这次也被一些地区划为医疗废物。
在2018年,全国200个城市的医废产量是82万吨,武汉当时的年产是1.7万吨,平均每天是47吨左右。
根据中国环境报的报道,疫情发生后,武汉全市医疗废物实际处置能力为100.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0.5吨。
整整一倍。
数据来源:《2014-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备注:历年发布信息的城市数量有所差别
那放眼全国呢?
有人算了一笔账,疫情期间(假设180天),全国将产生医废19.62万吨(测算过程详见表1、2)。
也就是说,让我们以2018年的87万吨为标准,那么疫情期间医废产量将占全年大中城市医废产量的24%。
同时,突然增长的医疗垃圾牵一发动全身,挑战着多个行业的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一线的环卫工人工作的危险性增强,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普通人扔掉的口罩。
其次,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车辆需求大。例如湖北省襄阳市,全市14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全部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其他医疗单位医疗废物做到48小时安全处置。
还有,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短缺、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和处置人员也同样有接触新冠病毒的风险。
医疗垃圾处置不当会怎么样?
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能掉以轻心。
近期,一些媒体已经报道了一些小作坊制造假冒伪劣口罩,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赚着黑心钱。
如果疫情的医疗废物没有被妥善处理,被遗弃流入到黑心产业链,后果远比大家想象得严重。
带血的玩具:医疗垃圾黑色产业链
去年的315晚会打响的第一枪,便是医疗垃圾的黑色产业-----
布满血液、病原体、分泌物的医疗废物,在不规范的黑色产业链里,重新加工,重新流入市场,转变成我们手中买菜的袋子,甚至孩子们手中的玩具.......
那如果接下来被利用的是疫情中的医疗垃圾呢?
非典中的医疗垃圾战
这个时候,不由让人联想起17年前的非典,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当时是怎么处理的?经验教训和后续建设对这次疫情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2003年春,“非典”爆发,北京市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大约从平时的41吨激增到150吨。但全北京只有4台简易的焚烧设备,只能烧掉10吨左右。
火烧眉毛了,北京市紧急从全国征购焚烧炉,新建了17个焚烧点,添置了46台焚烧炉,日夜不停地焚烧这些“SARS垃圾”。
2003年6月5日“环境日”,环保总局宣布,在“非典”防治期间,没有出现过由于医院废水和医疗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
但那一场争分夺秒的医废处理战成为我国医疗废弃物进入有序管理的一道分水岭。
2003年6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出台;8月,各部门制定了《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10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发布;12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发布;12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2004年6月开始实施《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法》,处罚违反医废管理规定的行为。
可以说,那一年多出台的政策和规划,比中国医废处理发展史的前十年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2014年1月,国家规划总投资149.2亿元,在全国投建300项医疗垃圾处置设施。
这一年年底,北京市的第一座医疗垃圾处理厂在大兴南宫建成,每天能处置医疗垃圾15吨,差不多是当时全市医疗垃圾日产生量的1/3。
到2018年,全国200个大中城市医疗垃圾的总处置量已经达到82万吨,每年都以5-10%的速度递增,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都有一家医疗垃圾处置机构,“大部分城市的医疗垃圾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置”。
目前疫情医疗垃圾的处理让人安心吗?
正因为有了非典的经验和这17年来的建设,这次疫情期间,虽然我们面对着诸多考验,但总体而言是“不慌了”。
政策:提前部署
1月21日,武汉封城前两天,生态环境部就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垃圾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对肺炎疫情的管理要求。1月28日,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垃圾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给出了技术指导。
2月4日,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带队在北京调研,考察医疗垃圾的处置情况。
而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新增了24吨/日的处置能力,其他定点医院新增10.9吨/日,再加上后备启动的应急处置能力22吨/日,总共新增了56.9吨/日,总处置能力翻了一番。
处理方式:无害化焚烧
对于收运处置管理,目前各省的要求是:收集废弃口罩前,应完全消毒并扎紧塑料袋口取出;由专用运输车辆密闭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工业炉窑等协同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
医疗垃圾新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的第二战场,这次的医疗垃圾处理还运用了新做法、新科技。
比如在深圳大学,欧阳晓平院士率领其技术团队,通过大量原创性试验,研制出垃圾气化子母炉和垃圾裂解炉在武汉部分医院投入使用。
目前,该团队已应急生产了12台套和10套左右十吨级新型医用废物处理装置,应急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大花山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和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医院和医疗卫生场所。
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处理医疗垃圾和一般垃圾的过程可以直接处理湿垃圾,不用先行烘干。没有任何烟雾,没有任何异味,也没有污水排放。
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医疗垃圾处理站正式运行图/科技日报
与此同时,各类环境类的企业也积极投入此次疫情的垃圾处理当中。
比如,楹仔的偶像——中国天楹已建成的等离子体医疗废物气化示范工程,日处理量达3吨/天,正在调试中,完全有能力专业处置医疗废弃物。
具有工艺调节灵活、无害化彻底、资源化效果好以及设备紧凑节省空间等优势,可以彻底摧毁二噁英类的物质,还能迅速有效地断裂有毒废物化学键,摧毁其毒性,确保环保效果优良。
-
填埋塑料垃圾做法可取吗? 污染土壤需要一千年才可分解2020-02-25
-
70元/吨!光大国际中标湖南省永州南部垃圾焚烧项目2020-02-25
-
宁波城管环卫作业全面实现常态化,复工餐饮企业需严格执行垃圾分类2020-02-25
-
廊坊市环卫小分队累计清运垃圾56吨、废弃口罩约0.61吨2020-02-25
-
华能、康恒联手开拓垃圾发电市场,竞争对手表示压力山大2020-02-25
-
环规院孙宁:医疗废物处置的挑战加大,短板如何补齐?2020-02-25
-
垃圾再利用太贵,西班牙要征“回收税”2020-02-25
-
城乡环卫一体化:生物质直燃与垃圾焚烧2020-02-25
-
实拍武汉方舱医院保洁员的“舱内六小时”:每晚处理50桶垃圾2020-02-25
-
合肥市庐阳区全力做好垃圾分类 助力疫情防控2020-02-24
-
91.15元/吨!瀚蓝环境中标广东饶平县生活垃圾转运项目2020-02-24
-
北京环保企业驰援武汉 助力医疗污水安全处理2020-02-24
-
浙江通报表彰2019年度垃圾分类工作突出集体和个人2020-02-24
-
西安市卫健委发布全市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信息2020-02-24
-
疫情期间未垃圾分类,广州市增城区一社区被开千元罚单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