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2-14 10:02:05
热度:64
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本文对该行动计划进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对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本文对该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做好2020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印发实施了《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0〕8号)。
一、背景情况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冲刺之年。为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政府印发实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具体包含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程减排与管理减排并举、污染防治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措施细化、量化、具体化、责任化,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继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生产生活源治理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统筹推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聚焦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领域,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行动计划要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各区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实施严格的考核问责。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共治,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工作目标
一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全市、各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三年滑动平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
二是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达到24%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下降到28%以内。
三是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全市及各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创建城市精细化治理示范区。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区级“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机制,落实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精细治理,针对扬尘污染,执行道路清扫保洁一级标准,道路尘土残存量不高于10克/平方米。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疏堵结合,针对机动车污染,强化柴油车管控,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加大进京路口路检夜查、入户精准执法力度。规范提升,优化餐饮业空间规划,深化餐饮油烟整治。东城、西城、通州区,率先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是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继续聚焦重型柴油车,坚持“换、限、查、管”并举,力争实现全市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7年减少30%。换,新车全面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在用车加快电动化,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左右。限,严格执行国三标准柴油货车全市域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等政策。查,全年完成150万辆次以上重型柴油车检查,精准入户检查重型柴油车,强化自备油库油品质量执法并溯源查处。管,做好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宣贯实施工作;逐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规范化管理。
三是推进扬尘管控精细化。各区降尘量控制在6吨/平方公里·月左右。平台共享,建成统一的可视化、智能化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扩大信息共享范围。部门负责,严格落实扬尘管控工作意见,加强各行业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污染管控。执法规范,强化联合惩戒、闭环管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严厉整治渣土车违法违规运输行为。环保督查,开展扬尘管控专项督察。信息公开,定期通报乡镇(街道)TSP、道路尘负荷与尘土残存量等排名。
四是推进生产生活排放减量化。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重点,加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生产方面,聚焦排放大户,石化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排放量较2017年下降30%以上、特征污染物环境浓度较2018年下降10%以上。工业涂装、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治理。全市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90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生活方面,强化宣传引导,鼓励绿色出行;鼓励提前淘汰更新高排放车,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加强对建筑涂料和胶粘剂的抽检、曝光,汽修企业在用喷烤漆房完成标准化治理改造。
五是推进能源消费清洁化。巩固“无煤化”成果,确保群众清洁温暖过冬。煤炭消费总量保持在300万吨以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8%以上,清洁优质能源比重97%以上。新建建筑目标节能率达到80%以上,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六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落实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更新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分类、分级差异化管理,完善“一厂一策”减排措施,联合周边省市共同做好空气重污染应对。
七是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监测监管能力,开展精准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大气违法行为。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供水量在“万人千吨”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治。防止地下水污染。
二是深化水环境治理。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按照“查、测、溯、治、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动构建“水环境—排污口—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开展小微水体(含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启动治理试点。
三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比2015年下降15%以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
四是实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成300个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50%以上,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
五是开展水生态保护。河湖利用再生水达到9.7亿立方米以上。加强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启动水生态调查评估。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六是深化区域流域协作。推进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做好跨界断面水污染共治,与周边省市共同保护好密云水库,促进跨界联合执法、应急、污染治理合作。
七是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问题发现、移交、处置、反馈长效工作机制。实施覆盖到乡镇(街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详查监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计划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市控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
二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点企业方面,更新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农业面源方面,全市化肥与农药使用减少量、利用率提高量以及农膜回收率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固体废物方面,完成台账内全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加快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并完善收运网络。
三是严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建立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完善关停企业原址用地筛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后期管理等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监管重点,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更新污染地块名录、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善备案评审制度,优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机制,修复方案、效果评估报告备案管理机制;加强修复工程实施过程监管,防控二次污染、严格污染土壤转运。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完善信息共享、联动监管机制,有效防范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
四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调整更新分类清单,根据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与评价结果,调整更新农用地分类清单。因地施策保障安全,对优先保护类耕地严格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制定年度计划,加强协同监测与评价;对严格管控类耕地严格用途管理,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严格管理土地复垦,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需在开发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依法进行分类管理。
五是加强措施保障。完善法规标准,研究制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技术导则等。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土壤环境属地监管,制定监督检查年度计划,严厉打击土壤环境违法行为。
原标题: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
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做好2020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印发实施了《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0〕8号)。
一、背景情况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冲刺之年。为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政府印发实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具体包含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程减排与管理减排并举、污染防治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措施细化、量化、具体化、责任化,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继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生产生活源治理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统筹推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本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聚焦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领域,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行动计划要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各区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实施严格的考核问责。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共治,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工作目标
一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全市、各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三年滑动平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
二是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达到24%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下降到28%以内。
三是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全市及各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创建城市精细化治理示范区。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区级“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机制,落实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精细治理,针对扬尘污染,执行道路清扫保洁一级标准,道路尘土残存量不高于10克/平方米。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疏堵结合,针对机动车污染,强化柴油车管控,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加大进京路口路检夜查、入户精准执法力度。规范提升,优化餐饮业空间规划,深化餐饮油烟整治。东城、西城、通州区,率先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是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继续聚焦重型柴油车,坚持“换、限、查、管”并举,力争实现全市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7年减少30%。换,新车全面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在用车加快电动化,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左右。限,严格执行国三标准柴油货车全市域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等政策。查,全年完成150万辆次以上重型柴油车检查,精准入户检查重型柴油车,强化自备油库油品质量执法并溯源查处。管,做好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宣贯实施工作;逐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规范化管理。
三是推进扬尘管控精细化。各区降尘量控制在6吨/平方公里·月左右。平台共享,建成统一的可视化、智能化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扩大信息共享范围。部门负责,严格落实扬尘管控工作意见,加强各行业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污染管控。执法规范,强化联合惩戒、闭环管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严厉整治渣土车违法违规运输行为。环保督查,开展扬尘管控专项督察。信息公开,定期通报乡镇(街道)TSP、道路尘负荷与尘土残存量等排名。
四是推进生产生活排放减量化。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重点,加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生产方面,聚焦排放大户,石化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排放量较2017年下降30%以上、特征污染物环境浓度较2018年下降10%以上。工业涂装、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治理。全市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90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生活方面,强化宣传引导,鼓励绿色出行;鼓励提前淘汰更新高排放车,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加强对建筑涂料和胶粘剂的抽检、曝光,汽修企业在用喷烤漆房完成标准化治理改造。
五是推进能源消费清洁化。巩固“无煤化”成果,确保群众清洁温暖过冬。煤炭消费总量保持在300万吨以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8%以上,清洁优质能源比重97%以上。新建建筑目标节能率达到80%以上,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六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落实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更新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分类、分级差异化管理,完善“一厂一策”减排措施,联合周边省市共同做好空气重污染应对。
七是强化基础保障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监测监管能力,开展精准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大气违法行为。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供水量在“万人千吨”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治。防止地下水污染。
二是深化水环境治理。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按照“查、测、溯、治、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动构建“水环境—排污口—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开展小微水体(含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启动治理试点。
三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比2015年下降15%以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
四是实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成300个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50%以上,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
五是开展水生态保护。河湖利用再生水达到9.7亿立方米以上。加强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启动水生态调查评估。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六是深化区域流域协作。推进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做好跨界断面水污染共治,与周边省市共同保护好密云水库,促进跨界联合执法、应急、污染治理合作。
七是完善水环境管理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问题发现、移交、处置、反馈长效工作机制。实施覆盖到乡镇(街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详查监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计划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市控监测网土壤环境监测。
二是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点企业方面,更新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农业面源方面,全市化肥与农药使用减少量、利用率提高量以及农膜回收率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固体废物方面,完成台账内全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加快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并完善收运网络。
三是严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建立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完善关停企业原址用地筛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后期管理等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监管重点,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更新污染地块名录、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善备案评审制度,优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机制,修复方案、效果评估报告备案管理机制;加强修复工程实施过程监管,防控二次污染、严格污染土壤转运。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完善信息共享、联动监管机制,有效防范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
四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调整更新分类清单,根据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与评价结果,调整更新农用地分类清单。因地施策保障安全,对优先保护类耕地严格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制定年度计划,加强协同监测与评价;对严格管控类耕地严格用途管理,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严格管理土地复垦,拟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地、复垦土地等,需在开发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依法进行分类管理。
五是加强措施保障。完善法规标准,研究制定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组织编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技术导则等。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土壤环境属地监管,制定监督检查年度计划,严厉打击土壤环境违法行为。
原标题:市生态环境局解读《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
上一篇:冠状病毒在体外可以存活多久?
-
北京市印发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2020-02-13
-
宁夏高院等四部门联合发出通告 随意倾倒医废将按污染环境罪论处2020-02-13
-
当进入深耕期的环保产业迎来污染防治收官之年2020-02-13
-
防治疫情多条乡村道路被封 河南安阳垃圾清运成难题2020-02-1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再现重污染 五位专家集中解答污染成因2020-02-12
-
告别尘土飞扬 扬尘污染治理要突破这三大关2020-02-12
-
防止再次污染 广东惠州确保新冠医疗废物处置“不过夜”2020-02-12
-
北京治气验收之年:聚焦工业园区和移动源污染减排2020-02-12
-
农业农村部: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02-11
-
湖北省卫健委书记被免职 昨日还在参加防治工作会2020-02-11
-
徐州市严防疫情实行“4+1”垃圾分类模式,杜绝二次污染2020-02-11
-
京津冀正经历连续重污染 13日夜间起逐步改善2020-02-11
-
青岛西海岸新区设2000多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 避免二次污染2020-02-11
-
河北将57家防疫物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 重污染天也不停产2020-02-11
-
桃园一环保工厂回收厂深夜大火 空气污染严重被重罚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