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务员面试热点:生活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框架
2020公务员面试热点:生活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框架热点背景早在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呼吁北京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垃圾分类
热点背景
早在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呼吁北京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就此问世。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区楼下的垃圾桶已经分类放置了很多年,真正分类投放的人却寥寥无几。而近日的上海通过立法手段将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行、全程监管、从源头减量、全程分类到资源化处理,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链条,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经达到100%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且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的比重越来越高。超额完成了《行动计划》中所定的多项目标。
模拟试题
2019年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5万元。有人觉得过于严苛难以达成。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题目解析
垃圾分类符合我国国情需求,是结合当前环境条件、资源压力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的合理之策,也是必然之举。虽任重道远,但定要勉力达成。对于过于严苛的说法我认为是缺少大局意识、对于我们的任务与责任了解不足的,必须要予以纠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物质的占有量增加,比如说我们小时候甚至父辈年轻时,每个人的衣服鞋子只要保暖舒适、够穿即可,而现在,衣物不再只是生活必需品,个性化和美观更加成为选择衣物的标准,衣柜也越来越大,越装越满。随之而来的人均垃圾制造和产出的数量也不断上升。
垃圾越来越多,当下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以焚烧和填埋为主,在学化学的时候我们知道,焚烧并不是消灭垃圾,只是将垃圾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在生活中存在。而填埋必要的两个条件:场地和时间,就场地而言,土地有限,而就时间而言,增长快于消灭,且长时间堆积会产生垃圾液,对土壤甚至地下水造成严重危害。
垃圾多,多到影响生活;资源则不然,部分资源形成周期长,但需求量大、使用速度快。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人们都说,垃圾是错置的资源,将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前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垃圾分类靠自觉、靠意识难以短时间生效,日本水俣病、痛痛病已经给我们敲响警钟,所以垃圾分类工作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向上的,就比如本题中所述的观点,在推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居民不够配合、生活垃圾种类繁多分类困难、商业区人口流动性强、旅游景点地区外来人口多,对于分类标准了解不足等实际困难。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更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首先,要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通过媒体、社区对于环境情况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让群众认识到垃圾分类的最终受益者是人民自身,调动积极性;
其次,借助社区和志愿者的力量,普及、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让群众的积极性落实到行动中不打折扣;再次,对于商业区、旅游区要将分类责任划分到人,以法治手段倒逼商家落实;
最后,垃圾分类不只是上海的事情,其他各个地市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严格落实,让九百六十万广袤大地风采长存。
-
四川德阳:硬件先行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01-08
-
推动排污许可全覆盖 管理分类更合理2020-01-08
-
垃圾发电行业释放退补信号: 新增项目拟“国补”变“地补”2020-01-08
-
环境部就《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等系列文件答记者问2020-01-08
-
上海垃圾分类半年成绩超预计,末端处理待加强2020-01-08
-
释放166.4 亿市场,浙江省发布垃圾焚烧发电专项规划2020-01-07
-
垃圾电厂锅炉的燃烧调整 非常实用!2020-01-07
-
垃圾焚烧发电超低排放烟气处理工艺分析2020-01-07
-
垃圾处理无节制?为防邻避 他们这样做2020-01-07
-
2019年港股环保板块:垃圾处理龙头分化,光大国际继续扩张2020-01-07
-
青岛72岁垃圾分类督导员从早忙到晚 手把手指导居民2020-01-07
-
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99.5% 杭州是怎么做到的?2020-01-07
-
浙江海盐县推进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绝招”2020-01-07
-
2019垃圾焚烧产业盘点:总投资逾600亿,“马太效应”明显2020-01-07
-
转运费117元/吨!三峰环境中标广东省陆河县生活垃圾压缩转运项目2020-01-07